APP下载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5-14邓磊

北方音乐 2018年6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培养策略

【摘要】视唱练耳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实现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高度融合,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在视唱练耳的教学模式下,不断强化唱功和提升自我。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视唱练耳教学对音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培养策略,旨在明确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方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绝非易事,也绝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长期地积累与完善,在持续强化中得以实现。视唱练耳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情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然而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现,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能力和素养的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需要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只有完全掌握了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视唱、听辨能力,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能力。视唱练耳教学方法为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对音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音乐能力培养不仅包含了音乐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而且涉及到音乐综合素养和获取音乐的才能,音乐能力是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知识、运用音乐的基础和前提。通常而言,音乐能力具体包含了识谱、听音、视唱、欣赏、音律、写作、节奏等方面的基础能力,特别是听音、视唱是判断音乐能力和素养的主要依据。一个具有良好音乐素养和较高音乐能力的人,能够在利用听音、视唱等进行音乐类型的识别和音律的调整,并且可以通过声音来加以辨别,做出识别、了解、调试等行为[1]。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素质教育体制得以全面建立,要求音乐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人才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人才音乐潜能的发掘,切实提高人才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地提高。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有利于学生声乐学习技能的提高。

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视唱教学和听觉教学。其中视唱指的是对照乐谱歌唱,需要准确识别乐谱,了解谱号,熟悉音符等,并且要确保节奏准、音律准、音调准;练耳就是听觉的培养,通过对音乐音律、音调等进行仔细听辨,加深对音乐的记忆。视唱练耳是一种常见的音乐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者音乐学习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来讲,作用和意义重大[2]。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策略

视唱练耳作为声乐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化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与基础乐理。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研究表明,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音乐能力培养的基础手段。下面将重点研究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培养策略。

(一)和声感的培养

和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同音程根据既定的标准、规范、规律组合而成的音响,和声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音乐风格、音乐类型,对音乐主题的影响较大。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和声感的训练和培养,和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音乐层次感、立体感的体现[3]。笔者通过研究总结,认为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感的训练与培养需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第一,传统方式的和声感训练和培养。传统模式下,学生和声感的训练和培养主要依靠钢琴教学来完成。和声感训练和培养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听觉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掌握,并不断提高听觉能力,特别是要完全掌握小同和声的技巧。例如在C自然大调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边弹钢琴,一边让学生听、唱,听、唱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曲调来说出性质、色彩和效果。对于学生听不准的地方,教师要进行二次弹琴,学生进行二次听辨,直到学生的听音和辨别完全准确为止。接下来,教师需要重点训练学生C大调和弦链接的四部和声的听辨能力,严格按照小同的和弦色彩规则进行小同训练,采取对比的方式,将一个减三和弦融入到若干个非减三和弦当中,充分突显出小同和弦的小同属性。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构唱能力,这也是传统和声感训练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师需要按照和弦、调式等进行和弦构唱方式的设置,以此来增强学生和弦运用能力。在C自然大调听辨过程中,教师在弹奏钢琴的同时,让学生对每一个音进行有效识别,进而进行向上或向下的构唱,最终组合成三和弦音高。

第二,根据课程大纲和音乐作品,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声感训练和培养。传统的和声感训练过程中,教师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造成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只有结合音乐作品实际开展有針对性的训练,才能达到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目的。比如在《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插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声部构成,分别从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等层面出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低潮逐步到达高潮[4]。一方面要求学生唱好声部旋律,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各个声部之间的关系全面掌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作品中和声旋律有所了解,利用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和声感,逐步提高和声运用水平。

(二)节奏感的培养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节奏感。所谓的节奏感,就是在作品演奏过程中感受其节奏的能力,作为人们自身的一种本能,能够根据音乐作品的节拍,调节演奏的进度。因此,节奏感训练和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习者潜在的节奏把握和运用潜力,在自我调节和规范运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充实,最终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音乐能力,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创造、创新能力的基础手段之一[5]。对于任何一部音乐作品来讲,节奏感是与生俱来的,并且伴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是体现作品形象、表达作品内涵的一种手段。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听辨不同音乐作品来了解其休止符和音符,明确各音符、休止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根据音符的不同,总结和归纳出作品的节奏特点。学生在了解音乐作品节奏类型和掌握音乐作品基本规律的同时,通过仔细听辨和准确识别,把握作品的节奏时值,进而来掌握作品的节奏规律,不断提高学生音乐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音乐素养。

第二,通过以经典音乐作品解析为例,注意听辨和识别,了解作品的节奏、韵律,让学生根据音乐节拍掌握音乐节奏,在一定的训练过程和环境下,对作品节奏行间的发展趋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的节奏都有所了解。学生只有对音乐作品的拍子、节奏有一定的掌握,才能通过听辨、识别、记忆的方法熟悉作品。研究发现,音乐节奏记忆过程的教学方法有背诵、改错、听写作品、填充曲谱等[6]。

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打拍法为基础,明确打拍的节点与打拍力度,在反复地练习过程中掌握打拍节奏、速度,深刻感知节奏值,为形成科学的打拍方法奠定基础。另外,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实际作品进行节奏联系,完全了解和掌握各类作品的不同节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节奏感能力的目的。

(三)旋律感的培养

由于音乐作品类型、风格及内容不同,所以所表现出的旋律存在一定差别。旋律是所有音乐作品的共性表现,是音乐作品形象、主题、特征等的集中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音乐作品旋律感知能力是衡量一个人音乐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就是说,只有准确感知音乐旋律,才能充分了解音乐,才能对音乐作品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和方法来表达作品。研究表明,视唱练耳教学中,旋律感是音乐能力培养的重点之一,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本文笔者通过深入部分院校,对视唱练耳课堂教学进行了现场听课,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旋律感能力过程中,以讲解音乐节奏、作品音高为主,忽视了音乐作品旋律结构、旋律规则等主要内容的具体讲解,直接影响到学生旋律感能力的培养[7]。在归纳前人学者研究成果和实际调研、访谈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学生音乐旋律感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突出方式和方法的科学、可行性。唯有此,才能为学生旋律感能力的培养提供前提保障。为此,笔者结合实际调研结果,提出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旋律感能力培养的策略有以下两个:

第一,模唱训练法。所谓的模唱训练法,就是在既定的最短时间内对音乐作品的旋律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完整的记下来、正确地唱出来,这是作为学生音乐能力和素养的主要评判标准之一。一方面,教师要建立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意识,从宏观层面出发,向学生讲述音乐作品的规则、属性,从微观层面来讲述音乐作品的旋律变化、强弱,结合肢体语言加深记忆,学生自然会对音乐作品的旋律有一个具体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听音来记忆下来,并进行准确演唱,从中来发现和总结问题。比如当音乐作品演奏结束后,学生根据聆听和记忆的结果,进行模拟演唱,教师根据学生演唱的效果,做出客观评价,提出模拟演唱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帮助学生制定改进计划。此外,音乐作品的旋律要不断重复,在反复出现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记忆得更加深刻,模拟演唱的效果也会不断增强,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演唱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旋律感的训练和培养。

第二,填充训练法。音乐旋律填充训练方法就是根据作品的旋律节奏进行补充性的弹奏、演唱,也就是在作品原有旋律、节奏、韵律的基础上,补充进去一些必要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内容风格要与音乐作品原有风格保持一致,否则,会影响到作品固有的旋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和声感、节奏感和旋律感。通过运用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习者音乐基本知识能力、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视唱练耳对于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达古拉.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心音乐听觉”的培养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7(07):248.

[2]张乐.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研究[J].音乐时空,2016(08):167,166.

[3]刘艳林.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培养“内心音乐听觉”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下),2016(05):217.

[4]王霞.基于乐理知识的视唱练耳教学探究—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23):2.

[5]赵楠.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音乐记忆能力培养策略[J].戏剧之家,2015(22):213.

[6]杨晓晴.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音乐能力的综合方法[J].音乐时空,2015(01):150.

[7]王琰.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簡介:邓磊(1984—),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视唱练耳、钢琴教学、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培养策略
论视唱练耳对于节奏的训练
浅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融合应用策略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