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梆子研究综述

2018-05-14王瑛琳

北方音乐 2018年6期
关键词:音乐史综述

【摘 要】山东梆子作为山东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曲种,著述颇丰。其中不乏硕士论文、核心期刊、普通期刊等学者发表的文论。他们从历史、分类、创作、来源等各个方面对山东梆子进行了研究。本文谨从山东梆子的历史介绍与研究,山东梆子代表人物介绍与研究,山东梆子唱腔的分析研究,山东梆子传承意义、作用的研究及评价四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山东梆子;音乐史;综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一、山东梆子的历史研究

明末清初兴起“当当土梆”,流传至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并以地域命名,即山东梆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等。山东梆子是山东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带有山东地域的特色,主要运用山东本土方言,花腔、甩腔要比其他梆子种类更突出一些,甩腔最后的归韵音一般为“啊”音。在不断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对两夹弦、四平调等地方剧种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原在“大舞台”中发表了《梆子腔在山东流布发展现状及启示——以山东梆子为例》[1],文章阐述了两千多年前,山东名为齐国、鲁国时期孕育了戏剧艺术,在金末元初,山东流传过来北方盛行演唱北曲的元杂剧,经历了长时间地流传与发展,及至明清两代,成为山东梆子。安啸梅在“大舞台”发表《梆子腔系音乐创新的思考——以山东梆子腔系音乐为例》一文,提出大约在明末清初,山陕一带具有高亢、激越风格的民歌首先形成山陕梆子,后发展为为秦腔、陕西梆子,再流传至山东,融入山东特有的方言、风格之后,又经过多年演变,成为现如今的山东梆子。姚艳华,屈衍仁在“大舞台”发表《山东梆子的艺术特色分析》,文中写到山东梆子又称“高调”或高梆”,主要流行于鲁西南一带。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山东梆子代表人物研究

演员行当分工细致。大生行当分红脸、老生;小生行当分文生、武生、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帅生、官生、娃娃生等;旦角行当分老旦、青衣、花旦、小旦、闺门旦、帅旦、刀马旦、彩旦等;丑角行当分文丑、武丑、官丑、小丑等;黑脸行当分黑脸、花脸等。

张文明,屈衍仁在“中国戏剧”发表了《杨圣军 山东梆子一颗璀璨的明星》一文,描述了杨圣军这位“明星”在”十艺节”舞台上的演出盛况。他的戏迷们有很多都是从外地赶来看演出的,不顾舟车劳顿,只为欣赏杨圣军所演绎的山东梆子。在戏迷们的心中,杨圣军就是山东梆子的代表,是山东梆子戏的明星代言人。张文明,屈衍仁在“中国戏剧”发表《泰山脚下的巾帼英雄——记泰安市山东梆子剧院演员宋其美》,文中概括了国家一级演员宋其美的艺术生涯,她主演了三十多个大型现代戏和传统戏,在多个省市的乡村、学校等地进行演出、宣传,为山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屈衍仁,姚艳华在“中国戏剧”发表《梅花发新枝——记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山东梆子演员李新花》,文中主要写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演的《圣水河的月亮》主人公老耿的扮演者李新花,并介绍了她的艺术生平、所拿奖项。屈衍仁,姚艳华在“中国戏剧”发表《志当玉树发珍枝——访国家一级演员、山东梆子传承人杜玉珍》,文中主要介绍了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杜玉珍的学艺生涯与山东梆子艺术的渊源。

三、山东梆子唱腔研究

山东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系,结构严谨。黑、紅脸采用真声(本嗓)和假声(二本嗓)或真假混合声(夹本嗓)演唱;生、旦唱腔则清新明快,俏丽挺拔。常用的唱腔板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四大类。每个板又各自包含多种唱腔板式。另有大钜缸、大令子、笛戏等,共80余种。山东梆子唱腔大多激昂高亢,所用板式复杂而又灵活多变,演员演绎出的身段工架,精犷健壮,展示出山东人热情豪放的性格和浓郁的山东风味。

高志娟在“中国戏剧”中发表《山东梆子概况》[2]一文,讲述了山东梆子是我国梆子腔系统中独具风格的古老剧种。在菏泽、济宁、等鲁西南地区流传甚广。剧种板式灵活多变,曲牌多种多样,唱腔大都高亢激昂,又讲究真假嗓结合的科学唱法,使山东梆子韵味十足。高鼎铸在“中国戏剧”中发表了《山东梆子声腔艺术琐谈》[3],文中讲述了山东梆子是受本土方言及吸取其他艺术形式精华而演变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山东地方戏曲剧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梆子也展示出山东地方传统戏曲艺术的基本风格和特征。周景春在菏泽学院学报发表《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典——山东梆子传承人刘桂松唱腔美学特征研究》[4],主要讲述刘桂松的演唱展示出嘹亮、豪放的唱腔,音色优美,具有独特的山东韵味。从演唱方法、情感把握、韵味处理这三个方面表述了刘桂松的唱腔特点。林灵珠的硕士论文《论山东梆子的客腔对主腔表现力的重大拓展》[5]写到山东梆子吸收和借鉴外来声腔,山东梆子主腔也被其他剧种吸收和运用,促进了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重点研究了山东梆子的客腔对主腔表现力的影响及发展,探究山东梆子的发展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文章着重突出山东梆子客腔与主腔音乐特征的对比及山东梆子客腔对主腔表现力的发展。王峰在硕士论文《梆声鲁韵--鲁西南地区山东梆子唱腔探究》文章对山东梆子唱腔特点、流传演变过程、基本样式进行分析论证,并展望了山东梆子唱腔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式。

四、山东梆子的传承研究

安葵在“中国戏剧”中发表的《山东梆子,在创造中传承发展》,讲述了只有各个戏曲剧种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整个戏曲艺术才能得到保护和繁荣。山东梆子不仅要传承,更要向前发展。王蕴明在“中国戏剧”发表《振兴山东梆子的里程碑》,主要描写为庆祝新中国六十五华诞,四台山东梆子优秀剧目进京展演使人想到20个世纪80年代初,山东省梆子剧团进京演出一台叫作《程咬金招亲》的戏,演出结束没过多久此剧团就解散消失了……由此作者对山东梆子的传承发展展开深思。李思露在“音乐传播”发表了《从“大兴班”的兴衰看山东梆子的传承与保护》,主要讲述了“大兴班”从兴盛到衰落的事件,结合山东梆子的历史与现状,对济南地区山东梆子的传承与保护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杨鑫的硕士论文《山东梆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主要从所用声腔、演出剧目、服装造型、所用器乐以及表演装扮等方面对泰安市的山东梆子剧团进行分析。文中呈现山东梆子的传承谱系,对山东梆子的精品剧目与优秀传承人进行归纳分析;从艺术家、政府工作者、学者以及平民百姓等角度出发,从多种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梆子的保护方案进行探讨。

五、结语

山东梆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戏曲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对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山东地方戏曲等方向都有借鉴作用。山东梆子流传至今,证明它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现代人的认同与喜爱,但在传承中仍需多做努力,多进行宣传,不要让戏曲文化遗产变为文字记载的遗产。山东梆子的剧目、表演、题材数百年来都有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剧目内容大多体现扶正惩恶、精忠报国、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正义感。接触、欣赏传统戏剧文化,可以丰富大众文化生活,弘扬道德规范,塑造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高原.梆子腔在山东流布发展现状及启示——以山东梆子为例[J].大舞台,2016(08).

[2]高志娟.山东梆子概况[J].中国戏剧,2014(11).

[3]高鼎铸.山东梆子声腔艺术琐谈[J].中国戏剧,2014(11).

[4]周景春.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典——山东梆子传承人刘桂松唱腔美学特征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2,34(06).

[5]林灵珠.论山东梆子的客腔对主腔表现力的重大拓展[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5.

作者简介:王瑛琳,女,山东菏泽人,济南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音乐”领域艺术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史综述
浅析钢琴奏鸣曲历史变革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中西比较视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