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乃民间乐队的构成与音乐传承
2018-05-14何普瓦
何普瓦
【摘要】临沧孟定滚乃村存在着一支古老的民间乐队,其主要以bom duang(“钢片琴”)、mang viang(“铓”)、guang(“双面鼓”)、jiduo(“咚锵锵”)、duo yo(“提琴”)等傣族传统乐器配合组成乐队进行表演。这种表演形式的乐队活跃于傣德族群所聚居的缅甸清水河、云南西南边境的孟连、滚乃等地。近几年来该乐队曾多次参与云南各地的交流与演出,逐渐受到了媒体与学者们的关注。其演奏的“岗傣邦告”是当地较有影响力的音乐,“岗傣”为傣语,意为傣族的歌谣;“邦告”则是古老之意,是傣族古老传统的民间音乐。本文以孟定滚乃古乐队作为一个研究案例,通过对古乐队的文化背景、乐队的构成、乐器的使用情况及功能进行描述,试图阐释该乐队在当地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傣族;音乐;民间乐队;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乐队的文化背景
2016年10月及2017年3月笔者曾两次在孟定镇滚乃进行田野调查。第一次主要是对该乐队在当地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解,第二次主要是演奏的师父学习,了解乐队内部系统,也曾多次跟随其团队在当地以及省上的演出。通过考察可以看出,演奏“岗傣邦告”乐队中的乐器配置、曲调、乐队组织规模几乎都保持一致,只是由于条件或各方面原因在乐器、成员上有些会有所缺少,所以本文主要是以滚乃村“岗傣邦告”的民间乐队作为个案研究。从个案中看其乐队构成、生存的状态等。
(一)乐队的组织规模
滚乃村民间乐队成员大约有14名左右,主要有乐手、歌手、舞者三个部分组成。乐手主要有5~6位,其中包括1位bom duang(“钢片琴”)演奏者、1位mang viang(“铓”)演奏者、1位guang(“双面鼓”)演奏者、1位jiduo(“咚锵锵”)演奏者、duo yo(“提琴”)演奏者、以及1位“筚”的演奏者;歌手有男女各一位(对唱),或者独唱歌手;舞者有4~12个,都为双数。
(二)表演成员的背景介绍
乐队的核心人物主要有:依板、陆良、尚赛俸、南娥等。依板,男,出生于1958年7月14日,是一位“缅甸人”,6岁随父母来到中国并定居在孟定,从小学习乐器“筚”,是乐队成员中最为年长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歌手。陆良,男,1962年11月16日出生,也是该乐队的核心人物之一。16岁跟随缅甸的师父学习“铓”和“钢片琴”,他精通 “铓” (mang viang)和“钢片琴”(bom duang)两种乐器。尚赛俸,男,出生于1975年5月10日,是該乐队中乐器“基哆”的演奏者,同时也是乐队的男歌手。南娥,女,出生于1995年12月03日,是该乐队的舞者以及女歌手。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小学文化,且都是滚乃村的村民,乐队成员的年纪相差较大,有超过50岁的,也有20出头的。该乐队成立于时间并不长,是自发而成的乐队,乐队中的乐手几乎已经固定,因为会演奏这些乐器的人并不多。队员要加入乐队,并没有严格的挑选制度,几乎都是亲戚、好友、或同村人口耳相传介绍的。所以成员加入乐队的时间也是长短不一。虽然乐队成立时间并不长,但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曾多次参加耿马、临沧市、云南民族村等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展演活动的演出和比赛。
二、乐器的组成模式
(一)乐器的使用情况
该乐队中固定的乐器一般有5种,即乐器 “Mang viang”(铓)、钢片琴(“Bom duang”)、提琴“哆哟”、“guang”(双面鼓、音阶鼓)、木鼓“基哆”(俗称咚锵锵),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筚”或者其他乐器,但固定的乐器配置一般为上述几种。
乐器“Mang viang”(铓),缅甸地区称“mong gang ,是由17个大大小小的铓锣组成的,每个铓锣就是一个音,故该乐器有17个音高(如图1)。
钢片琴(傣语称“Bom duang”),在缅甸叫“bulana,它是由长短不一的钢片组合而成,在形制上有点类似于西方的钢琴,而钢片的长短也决定琴的音高(如图3)。
“guang”( 双面鼓、音阶鼓),缅甸称“guang buai 或beai”,“光”的鼓面是用牛皮做的(如图2)它原本有7个音,大大小小的鼓也决定了它的音色,越小的鼓音就越高。它在演奏前,必须涂上“轧光”,“轧光”是用树浆和糯米混合搅拌而成的一种用于调节鼓的音色的一种材质,可以改变鼓的音质和音高。在每次用完以后也会在鼓面上撒上一些水,作为日常的保养。
“基哆”,(俗称咚锵锵)。是木鼓结合cha一起演奏的,是整个乐舞中不可缺少的节奏乐器,控制着整个乐队的节奏。
(二)乐器中的功能作用
在“岗傣邦告”演奏中每一种乐器都至关重要,也都必不可少,每一种乐器都发挥着它各自应有的功能。乐器“基哆”是整个乐队合作的核心乐器之一,属于节奏型乐器,掌控着整个乐队其他乐手以及歌手、舞者的节奏,而它必须结合“cha”一起演奏,是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除此以外,“mang viang”(铓)和“bom duang”(钢片琴)都属于打击乐器,这两大乐器都有音程,丰富了其音乐性。乐器“哆哟”(提琴)也是该乐队重要的乐器之一,其主要是旋律,解决了歌手的音高和音准的问题。特别体现在“岗傣邦告”中的“岗提能”“岗隆库”及“岗塄当”的演唱中。乐器“guang”(双面鼓),它以复杂多变的节奏在乐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的传承与传播
滚乃古乐队近些年来的的活动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有时会接受县上文化局、文工团的邀请参加临沧市的民族民间音乐展演的比赛或演出,有时为了完成政府的指令性任务临时组织在当地进行表演。由于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来保护当地的民间乐队,年轻的村民们有的忙于耕作,有的已外出打工,没有稳定的人继承。目前孟定当地会演奏这些乐器的人少之又少,随着老一辈艺人逐渐年迈或去世,古乐在当地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值得去深思的问题。
除此以外,乐器配置较多,音乐内容繁杂多变,所以很难在当地普遍传开,在传播过程中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结语
本文对滚乃民间的古乐队的构成,对乐队中乐器的配置、使用情况等进行描述,并探讨该乐队在当地的生存现状的问题。通过调查得知,这样的音乐现象,在当地社会中虽不普遍存在,但也颇有影响力,起到了社会构建功能和情感表达、沟通的功能。除此之外,任何音乐形式都是活的,都是在传承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被新的传承人注入新的认识和在此创造。这样乐队的存在,延续了傣族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载体。代表着傣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音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