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2018-05-14陈媛

好日子(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是双创人才培养关键,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教育部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人才来源,其作用不可忽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创新创业时代对高职院校核心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是否具有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当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把握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双创教育核心是对创新“人”的全面教育。随着双创教育逐步推进,我们越来越明确双创教育核心是有创造性的“人”的全面教育,而非纯粹“项目”的教育。其关键在于教授学生事业和企业创建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对事业的领导力和不确定环境下把握机会的能力;训练其问题导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我们将上述思维、能力和知识培养维度理解为双创核心素养。上述三个维度密切相联。能力培养以知识获取为基础,思维培养以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为基础,同时又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养成。这种双创核心素养有别于常见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往往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其职业技能和任务完成能力,训练其确定性思维。在快速迭代和日益竞争的时代环境下,具有双创核心素养的人才因其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往往更能敏锐发现市场动向,勇于创新并敢为行业先。正因如此,大学应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一样,也努力让每个学生具备双创核心素养。

二、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是内涵支撑。双创教育一定要附着在一个学科中。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专业背景,不可能带出一批富有专业特色的双创人才。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学科专业的支撑,也不会有一支稳定的双创师资队伍来支撑我们把双创教育持续做下去。教师的晋升考核和职业发展往往依托于学科和专业的背景。

因此,基于学科特色是当前深化双创教育关键。工科院校基于技术,而财经院校学科的最大特色就是管理。依托工商管理学科,做强做精创新创业管理、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等学科,以此来推动新兴产业等经济学科的发展。通过这些学科培育,我们完全能建设好属于财经特色的一流创业学科,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和一流人才的培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双创教育和“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是完全融合的。

三、创业学院是深化平台和抓手。双创教育无论从师资、课程、培养对象或是资源都是分散在全校的不同部门和院系,如何整合上述内容需要一个平台型组织。创业学院就是连接校内外和社会资源的最佳栈桥。

创业学院如何更好地成为人才培养的载体、双创研究的智库及深化双创教育的窗口?一方面,要贯彻双创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细化对不同层次人才培育的重点,从点线面结合立体化推进双创人才培养。面上部分以通识教育为主要培养内容,让学生了解企业创建的知识、多点批判性的思维。点上部分要着重培养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把握机会和实践能力。对于中间的那部分既有想法但还未付出实践的学生而言,要培养他们不确定性应对能力和领导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建设双创精品课程和教材,要善于利用各种在线课程和新型教学手段。要做大做专双创相关学科,成为智库建设的有力抓手。

四、将大赛、实践基地和双创实验室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点,引导学生“学用结合”。依托众创空间实现大学创新项目孵化,依托大学科技园实现大学生初创企业的快速成长。此外,紧密结合校友和社会资源以补充高校资源,并加强校外导师队伍建设作为双创师资的有效补充,充分利用天使资金和校友捐赠资金助力学生创新行为的落地。

参考文献

[1]樊明丽.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2]刘涛,张庆祝.关于新时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J].中国高教研究,2016(21).

[3]肖润花,李珊珊.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J].教育与职业,2018(10).

[4]张应强,张洋磊.从科技发展新趋势看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

作者简介:

陈媛(1986-),女,讲师,山东淄博人,现为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核心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