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审美特征

2018-05-14朱芳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客家文化审美特征文化传承

【摘要】客家民间音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尝试着从民俗、民性两个层面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审美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就如何提升客家音乐文化的审美趣味性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客家文化;传统民间音乐;审美特征;艺术分析;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间音乐在客家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完美融合。在客家民间传统音乐中,山歌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绝大部分的山歌都是用当地客家语言来吟唱的,因而具有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民敦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俗民性。客家语言通俗、生动,吟唱起来朗朗上口,相对而言,初学者能够较好地把握其中的內涵和诀窍。

一、客家民间音乐在民俗方面的审美特征分析

民俗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情感价值观等,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中,成为后辈子民日常生活中所恪守的行为准则之一。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是随着人们社会生活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承载着客家人民质朴的民俗风情,其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情好客、友爱互助

客家人素来以热情好客、友爱互助著称,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从小给子女灌注这方面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形成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客家妇女们平时喜欢吟唱的一些歌谣中也大多渗透了这种精神,如儿歌《擂茶谣》《蚂蚁扛蜻蜓》,以纯真、质朴的歌词从小教育孩子们要友善待人,学会与他人分享美好的事物,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等良好品质。这些客家民谣既充满了生活气息又十分富有哲理,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在分析客家传统民间音乐审美特征时,应注重从中提炼出这类有价值的信息,以更好地应用于当代文化事业的建设。

(二)自律自强、看重名节

客家人民在漫长的迁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郁的中原文化特色,并不断地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生长,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客家文化体系。因此,在客家民间音乐文化中,还包含了客家人自律自强、看重名节的精神内涵。在绝大多数客家人的心目中,个人名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面临什么样恶劣的困境,都会时刻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自强不息。客家人还将这种精神通过山歌、民谣等音乐形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给子孙后代,告诫他们:遇到困难挫折,不要轻易放弃,唯有勤奋和克服才能战胜眼前的困境。除此之外,客家人民还创作了一些反面题材的音乐内容,用来讽刺那些不思进取的人,强调自律自强、重视名节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客家人要自觉承担起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职责。

(三)重视礼节、尊敬祖宗

客家音乐文化主要来源于当地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歌词中包含了许多原汁原味的方言,这些内容没有经过太多的雕琢和修饰,整体的音乐风格显得清新又活泼。客家人对于祖宗文化和传统民俗十分重视,在社交场合和日常生活中时刻不忘祖训,这一点也体现在他们的民间音乐文化中。在客家山歌中,很多题材都是关于尊老爱幼、夫妻和谐的,如《十劝郎》《孝敬父母歌》《善与恶》等,均提倡人们要自觉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此外,客家人还拥有较为强烈的宗族观念,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有千年的家族,没有百年的亲戚”,可见他们对于祖宗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尤其是在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音乐题材中,这种宗族意识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客家民间音乐在民性方面的审美特征分析

所谓的民性是指一个民族或种群所特有的群体性格,区别于其他的族群部落。客家传统民间音乐除了蕴含着鲜明的民俗特色外,还集中体现了客家人的民族性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仁爱、勤俭奋斗

在客家教育文化中,诚实守信、善良仁爱是永恒的主题,许多民谣中都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客家人特有的迁徙文化,赋予了他们勤俭节约、仁爱善良的良好品格,也使得客家人的民性具有鲜明的变异性、包容性以及传承性等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经历,使得绝大部分的客家人都拥有吃苦耐劳、团结、真诚、敢于拼搏的优良品质,他们还将这种美好的信念融入到民间音乐的创作中,通过山歌、民谣传唱等方式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音乐作品《拖木号子》中,描绘了客家人在山区树林中辛苦劳作的场景,歌词“山上路滑要小心呀!咳嗬,嗨嗬!”强调了当时环境的恶劣,体现了客家人迁徙他乡、谋求生存的艰苦与不易,而后面歌词中紧接着有一句:“同吃同住同扛木罗!咳嗬,嗨嗬!金脚银肩齐出力呀!咳嗬,嗨嗬!”则可以看出在当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客家人民团结合作、相互扶持、共同前进的美好品质。通过对这首当地民间再寻常不过的劳动号子的赏析,我们不难看出客家人民勤俭奋斗、团结仁爱的民族性格。客家人民热爱劳动、歌颂劳动,并且将他们的这种文化审美充分融入到山歌等民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在这些以劳动为主题的山歌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客家人对于朴实无华生活的追求,而这一品质恰恰是我们现代音乐作品创作中所缺失的。

(二)乐观善良、幽默机智

即便是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客家人始终都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一点与他们幽默机智、善良乐观的民族性格有关,在他们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中也多有体现,尤其是一些情歌作品。客家情感的歌词内容往往既简单凝练,又风趣生动,经常会利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人物内心炽烈的情感,充分展示了客家青年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受早期环境因素影响,客家人整日在山间劳作,大山自然而然地成为孕育爱情的摇篮,见证了一对又一对年轻人的美好情感,也因此,客家的青年男女们喜欢通过山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例如山歌《有心恋郎莫讲钱》《新绣荷包两面红》《心上没树变荒心》等,均体现了客家青年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音乐作品《藤树歌》是客家情歌的典型代表作之一,歌词用树与藤之间相互缠绕、紧紧相依的关系来描述两个人至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恋人之间相互扶持、甘苦同行、生死相依的坚定决心,将整首歌曲的情感推向高潮,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歌词画面久久回荡在脑海中。此外,在革命战争时期,客家人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来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如《韭菜花开》《鸡心岭上金灿灿》《十送红军》等。

三、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我们要想实现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需做好高度重视保护和挖掘工作,一方面,要将客家音乐文化中包含的民俗、民性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则应当在继续保留这类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艺术审美特性的基础上,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为其传承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动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深入民间群体,收集优秀的客家传统音乐作品

客家民间音乐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题材涉及的内容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以娱乐类、劳动类、革命类和情感类最为常见。山歌是客家人民普遍青睐的一种音乐形式,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或多次山歌比赛,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竞技性。许多优秀的客家山歌歌手在长期的比赛、表演生涯中会将一些山歌的歌词进行提炼修改,摸索不同声韵的规律性组合,从而创作出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词话”,充分保留了客家民间音乐的精华。因此,现代艺术工作者要想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客家民间音乐作品,就必须要回归民间,深入当地民众群体中,与他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用最原始的纸跟笔随时记录下劳动人民口中吟唱的小调、旋律,不断积累素材,从而为现代音乐艺术的创作提供足够宽阔的空间。此外,当地的中小学也应当将山歌教学纳入音乐课程体系当中,让学生们从小便充分体会到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职责。

(二)拓宽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渠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歌、民谣等传统的音乐形式已然不吸引当代年轻人的兴趣,不利于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新时期背景下,我们应积极拓宽传统客家音乐的传承渠道,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不同方式的改造包装,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我国著名的词作家闫肃认为,客家山歌意境含蓄、曲調丰富,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开发潜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客家山歌的音乐旋律,来创作与时代发展相兼容的全新音乐作品,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发扬光大。例如,上世纪40年代由广东梅州文工团创作的《回心转意》《花轿临门》等舞台剧作品便是在客家山歌曲调的基础上改编而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客家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改变了音乐文化的传播媒介,我们在传承和发展客家音乐文化时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成立专门的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客家音乐文化的艺术特色。同时,还可以举办各种演唱比赛,鼓励有才华的年轻人以客家传统音乐为主题来创作出新形式的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传承与发展客家音乐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认为研究客家音乐文化时,应当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客家民间音乐的意境当中,体会当地人民热情淳朴、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民俗文化以及善良诚信、乐观机智、勤俭朴素的民性,深入了解音乐背后所包含的文化特质,从而准确把握不同形态客家音乐文化的多元化艺术审美特征,并积极思考在当今社会新时代背景下,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增强客家传统民间文化的趣味性,使其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华丽.浅析广西博白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0).

作者简介:朱芳(1975—),女,江西永新,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客家文化审美特征文化传承
唐开大庾岭路、赣水交通与石固神信仰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闽学四贤”理学思想与闽西北客家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