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困境与破解
2018-05-14唐金权
唐金权
摘 要: “互联网+”时代,对学生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特点,深入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正视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破解之道,才能卓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8)01-0041-04
目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与教育融合和交汇,深刻影响着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网络信息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各种不同的思潮相互交流和碰撞,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等各方面发生显著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学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这些都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些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簿弱环节。因此,探索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结合“互联网+”发展,改造旧的德育手段与形式,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的空间和阵地。
一、“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担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同时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互联网+”时代对学校的知识学习和文化传播的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学校德育工作也相應地受到了冲击,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困境。
目前的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过程被动化、教学形式陈旧化、教学方法低效化等一系列问题,将德育课当作知识来传授,很难真正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很难引发学生的共鸣,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传统的德育课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较少地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践行能力,远远超越了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和道德水平,德育目标因为与现实社会的情况出现了相互背离的现象而成为“海市蜃楼”。“学校教育在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两种强势导向和控制中被功利化了,道德教育实际上被边缘化了,以致于学校德育患了两种病: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学校德育工作形式上依然进行,而实际上是为完成德育课本的教学任务而教,不是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而教。”[1]传统的德育课的灌输教育方法显得过于单调,德育课成为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课程,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难以产生发自内心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自觉,知行割裂的问题比较严重。
部分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互联网+”时代,德育教师即使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也不一定就能发挥显著的优势,时代要求德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德育观念,熟练地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妥善解决德育教师队伍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个别德育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与为人师表的标准差距较大,教育方法简单,简单训斥甚至讽刺挖苦学生,容易使得既具有开放思维、又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思想引导作用。
一些学生认为德育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对中国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了解,对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理性思考。面对同时兼备开放性、交互性特点的网络平台,许多不实和有害的网络信息在博取大众的眼球,真实与虚假的舆论交织在一起,多元价值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面对良莠莫辨的现实世界很难清晰辨别,对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近年来,不健康的文艺影视作品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对审美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一些学生产生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的误区,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中的美丑不能很好地分辨,长此以往,会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偏移,学生的思想品德难以真正得到提升,这种局面急需通过加强美育的方式来加以矫正。
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缺乏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把教育重点放在学习成绩方面,忽视了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关注,忽视了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个别家长甚至对孩子的问题包办代替,使孩子缺乏自我生活能力,造成孩子的不良习气和人格。
目前,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尚未完全形成。社会各界在德育工作方面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缺乏组织和协调。伴随着社会的经济成分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现象有所蔓延,一些丑恶现象和思想糟粕沉渣泛起,这些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被当作“救火车”和“消防队”来使用的学校德育工作只是在追求眼前的短期效果,实际上却很难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学生在学校接受正面的“高大上”的德育教育,很少涉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生活体验,等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接触到的却是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消极现象,思想上难免产生困惑和迷茫,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破解之道
(一)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它既包含人对日常化生活目标的辨析,也包括人对终极价值的追寻;既包括个体人格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包括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被社会认同和接纳以构建一个由无数品格优秀、个性完善的个体构成的和谐社会。”[2]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把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经常了解学校德育工作情况,经常研究学校德育工作问题,在人财物等方面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考核机制,把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考核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且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学校德育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做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德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选和表彰,不断激发学校德育工作的活力。
(二)提升德育教师的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德育教师更是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德育教师需要认识“互联网+”时代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电化教育、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的能力,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充实和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提高德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关键在于能否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生活体验和心理情感,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德育教师应当平等地对待学生,用人性关怀和亲情教育来感化学生,尊重学生发表的独立见解,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威自居拿话语霸权压服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教育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自我封闭,自我循环,把思想教育搞成脱离实际的概念堆砌,搞成照本宣科的刻板说教。要从实践破题,用实践立论,拿实践论证。实践最有说服力,事实是最硬的道理。要善于用客观事实说话,用典型案例说话,用切身感受说话,把抽象变形象,把概念变事实。”[3]
德育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停留于简单化、随意化和平庸化的生活化德育,漠视道德所应有的超越性,它在回避现时代精神生活矛盾的同时,也回避了学生个体内在的精神性矛盾,这不但无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道德意识,更是德育在其理应坚守的精神阵地的溃退。”[4]“德育工作应回归世俗化,生活德育、活动德育、体验德育毫无疑问应摆上德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并以此改变德育工作的说教化倾向。”[5]德育教师要打破强制灌输、以知代行的传统德育教学模式,结合日常生活,构建知行合一的德育体系,有意识地给学生多创设道德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实践德育目标和德育要求,引导学生对已有的道德观念进行梳理和反思,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改革、探究人生的意义、领悟道德的深意,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地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教师要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正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不为社会上纷乱的现象所迷惑,帮助学生增强判断是非观念的能力,正确认识社會的发展规律,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德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主导作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人格的建构,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道德免疫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德育教师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变德育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局面,比如经常播放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和纪录片,可以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朴素情感,这样做比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的效果更好。
(三)创新学校德育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学校德育工作也应当增加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络道德、海洋资源保护意识、低碳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新的内容,使德育教学的内容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和了解社会,纠正学生对社会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和思考国家的前途命运。组织学生开展文化节、艺术节、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以劳动节、国庆节、五四运动等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等为契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阅读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读物,使学生既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又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努力改善和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探究班级建设和社团建设的新方式,在校园内开辟政治学习、法制宣传、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专栏,引导学生参与健康向上的课余生活,创设和谐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今,许多学生学习压力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偏执焦虑之类的心理障碍。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聊天室建设,对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妥善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通过加强美育来促进德育。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将饱含道德内涵的事物通过审美形象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启迪和深化。美育能给人们带来正确的价值判断原则和标准。学校通过开设美育课程,运用美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对学生中的不良审美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修养,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四)构建“互联网+德育”的德育工作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关起门来搞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不能适时而变,照抄照搬过去的手段和方法,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网络传媒技术的发展特征相融通,顺应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建立网络与德育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探究学校德育工作新的模式。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发挥德育课对学生行为养成和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德育教师要以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为中心,不断增强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絡信息资源,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动向,帮助学生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分析鉴别能力,使德育教育内容更加生动,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互联网+”时代,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传统的德育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通过共享的网络资源方式,以慕课、微课、精品课程等形式呈现出来,在网络上反复使用和传播,让学生摆脱单调呆板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加德育课的信息量和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聆听外校知名专家的授课、请教学习问题,从而最大化地实现优质德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校德育工作要了解网络的特点和网络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抵制各种不良网络信息,使学生能在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保持辨别能力。学校德育工作要善于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络进行学生道德文化的重组与建设,开辟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网络德育渠道,通过咨询答疑、在线讨论等方式,通过设立德育工作网页,建立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通过网络热点事件与德育教育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就德育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德育工作协作体系
学校德育工作的功能和作用是有边界的,也不是学校独家所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协调一致,紧密配合,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共青团、妇联、街道社区等组织密切配合,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德育辅导员、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应当积极助力学校德育工作。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职责,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正确导向,坚决净化文化市场和取缔非法出版物,多出版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
坚持家长会制度和家访制度。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巨大,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应当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应当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学校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和交流,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和学生,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开办家长学校,给家长当好家庭教育的参谋,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系统地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与家长一起探讨教育方法,帮助家长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使家长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另外,可以对家长进行网络知识技能的培训,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上网,这一方面可以了解和监督孩子使用电脑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微信群,利用网络新媒体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喻学林. 从德育功能看学校德育的有限性[J]. 教育科学,2006(3):32.
[2] 邱吉. 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再审视[J]. 教学与研究,2013(4):100-101.
[3] 倪鹏飞,田建国. 创新思想教育话语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 思想教育研究,2013(8):56.
[4] 钟晓琳,朱小蔓. 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 课程·教材·教法,2012(5):98.
[5] 杜萍. 德育工作细微品性刍论[J]. 教育研究,200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