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实用性研究
2018-05-14何倩
[摘 要]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基础写作课程,但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很理想。针对此,分析了课程开设原因及教学难点,并从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各种教学手法综合运用等角度进行了实用性阐述研究。
[关 键 词]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1-0071-01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原因
(一)社会的需求性
应用文也称“实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处理事务、传递信息、沟通关系时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的总称。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时代到来,社会交往丰富多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愈加精细,人类社会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而完成这项工作的工具就是应用文写作,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具体事务而写,其实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应用文体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二)写作的重要性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关于写作的基础技能训练课,是写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应用写作知识,提高应用写作水平,是当代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必备条件,是当代公民必备素质之一,更是大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技能知识。
(三)交际的实用性
应用文写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是关于实际应用的写作,是为某种具体实用目的而写的文章的文体,是完成具体工作或办事的一种工具,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用于上传下达、办理公务,普通人用于交流信息和思想。交际与沟通是当前社会重要的生存方式,随着社会市场化和契约化的不断发展,应用文写作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其重要性也逐渐为社会所认识,因此学习应用文写作技巧对于自身和社会的交际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难点
(一)教学方法程式化
应用文教学体系清晰,针对性强,但同时呈现格式化。由于应用文书有具体的格式要求,因此应用文教学方式固定,程式化较强。
(二)内容枯燥单调
写作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应用文写作基于应用文体的特点更是枯燥单一。应用文写作课程一般意义上隶属文学基础类课程,但其授课内容不如文学作品讲授充满故事性,也不如文学理论讲授可有大量范例补充而具有趣味性,就是从“文体”到“格式”到“练习”,所以相对单调。因此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时,最开始具备兴趣,到了后面学习就越来越乏味单调。加之当代社会信息化发达,学生较为容易在网络上搜索到大量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本,故而对授课内容更是失去兴趣。
三、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用性教学
(一)和當前社会需求结合
大学阶段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应当建立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基础上和社会需求接轨,切不可脱离社会实际。应用文教学包含各种应用文体,涉及面广,涵盖行政、礼仪、事务、经济、宣传、法律、科技等方面,可以说是与社会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课程教学虽然程式化,但是内容应当满足社会需求并与时俱进。比如不少应用文书在职场很有用处,通知、公告、请示、函、声明、简报、计划、总结、会议纪要等,教师一方面教授学生如何写作如何运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际职场情景导入练习,学生应该会产生兴趣进而愿意学习掌握。
(二)和学生自身实际结合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学生视野越来越开阔,资料搜集越来越方便,但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愈加依赖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认为课堂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只需“百度”一下即可,因此关注度不高。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课堂中的很多内容是网络所不能查询的,网络可以查询到某种文体的范例和格式,但是对于相似文体的区别和写作、不同场景的选择写作、文体的运用技巧等网络上是没有的。
(三)各种教学手法综合使用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程式化和单一化造成了学生兴趣匮乏,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是这门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文教学最传统的方法便是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然后教师评改、学生巩固,此种方式效果明显,但是长期使用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可以多让学生参与,加入其他一些教学手法,从而使课程教学事半功倍。比如选择一些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应用文体让学生上讲台来讲,并且尽可能覆盖面广,这样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因讲授主体发生变化,作为“听众”的其他学生兴趣更大。还比如除了教师评改练习外,也可以让学生互改,学生交叉改作业并让学生进行点评,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加深印象,也往往从别人的作业中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熟练掌握知识点。同时,每次课堂单一讲授某种文体写作也会让学生乏味,因此教师可以多搜集资料,多动脑思考,创设一些场景,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情景中去思考如何选择如何写作,也是提升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高雅杰.应用文写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
[2]孙秀秋,吴锡山. 应用文写作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
作者简介:何倩,女,四川传媒学院新闻与网络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文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