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的教育”视角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8-05-14王莉丽
王莉丽
[摘 要]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群体特殊性的简要分析,结合国内外的以爱育人思想,提出建立爱的教育的育人理念的必要性,論述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层面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探索对策。
[关 键 词]校园文化;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1-0043-01
新一代学生群体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个性,如何培养他们形成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德育,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问题。爱的教育是高校思想和德育的突破口,本文主要简析在高校推行爱的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
一、国内外关于“爱的教育”的德育思想的提出
文艺复兴时期,韦杰里乌斯在《论绅士风度和博雅教育》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身心的良好发展。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到,只有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才会使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形成自尊和自信。19世纪裴斯泰洛齐曾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实施途径表现为爱母亲、爱亲人、爱邻人、爱全人类四部曲及实现学校教育家庭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宣扬仁爱论。《为政》曾提到教育的目的:“子曰:‘君子不器。”指的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学而》中写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提出学生在校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好好做人,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倡导“爱的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学生年龄层次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这一群体受到西方多元思潮和新媒体的冲击,价值取向和分辨能力较为模糊。这样的特殊性需要爱的教育的育人方针。
2.“爱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方面的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我们要把它推进到高等教育的实践中来。
3.“爱的教育”是思政教学实施的基础。2014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两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政教学要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的束缚,通过寓爱于教的方式,在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克己复礼等传统思想。
三、“爱的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
1.倡导爱的教育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任,学院领导层的决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导向作用,管理层要把办学理念作为爱的教育的载体,来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制度。
2.“以人为本”。教育应顺应人的禀赋和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和谐心灵,重视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健康教育、经济、心理教育等学科知识的教授,使之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
3.推行实践教学,提倡“工匠精神”。王守仁曾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主张,爱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也要教会学生做事。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学校在政策和硬件投入上应对此倚重,同时还应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4.“导师制”的推行与创新。导师制应将导学列入工作范畴。教师不仅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指导学生思想生活,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对选课、学科进展、学习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等进行指导。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与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5.丰富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与爱祖国、爱社会、爱父母、爱校、爱科学等相关,包括校园专业技能竞赛、创业园运作等。此外,还应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的管理,学校可完善相关体制,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系统性指导,如前期的调研、选题论证、问卷设计,过程中的平台搭建、问题跟踪,后期的分析交流与总结讨论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实施以爱育人,校内与校外的第二课堂活动同等重要。
总而言之,爱的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形态模式。以爱育人,是培养学生健康价值观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文明发展的要求,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只有在大学教育事业中凸显爱的价值取向,才能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士鹏.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张忠海.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 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1).
[4]王铁英,霍丹,吴优.大学生“三爱”教育有效方式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6(11).
[5]杨福家.博雅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6]陈莺.高职院校学生“爱的行为”教育模式实施的参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