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感知觉规律的钢琴教学法研究

2018-05-14丁传杰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

丁传杰

摘 要:演奏乐器尤其是弹奏钢琴绝不是单纯手指运动,而是集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于一体的综合心理活动与体验,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和强化感知觉联动,把耳、眼、手等诸多感官功能有效调动起来,将大大提高钢琴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剖析了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引入各种感知觉后的钢琴练习效果进行了探索研究,开拓了钢琴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感知觉规律;感知觉联动;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8)02-0023-03

钢琴教学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除了常规的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还有一些非常规的方法。现在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把心理学感知觉理论引入到钢琴教学中来,有助于开拓钢琴教学法的新思路。

一、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声音不清晰、不均匀

在钢琴弹奏中声音不均匀、不清晰,个别音因琴键按不到底一溜而过而模糊不清;手指粘指,不能做到手指下键快起键快导致声音浑浊不清。十六分或三十二分音符时值不平均而导致时值不均匀;或因手指发力力度参差不齐而导致力度不均匀。

(二)主调织体旋律不突出,伴奏音量控制不好

主调作品弹奏力量分配不当,伴奏音量过大,以至于盖过主旋律,从而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大下降。

(三)复调织体声部不均衡,中声部易埋没

在弹奏复调作品时,学生不能或不懂得如何监听手指弹奏的每一个声部,使得声部不清晰、不均衡,尤其是三声部以上的作品,中声部很容易被埋没。

(四)不合适的踏板使声音变得浑浊

在钢琴弹奏过程中不恰当使用踏板也会使声音变得较浑浊。踏板踩着不放,或踏板放得不干净,以及换和弦不换踏板等等都会使声音浑浊不清

以上列举的四个方面问题,总的来说都跟学生的感知觉意识不强有关。比如,声音不均匀、不清晰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声音的知觉不到位,感受不到声音的缺陷,不认为或听不出声音不均匀、不清晰。主调作品旋律不突出,控制不好左右手,除因学生先天感统失调以外,还在于学生的运动知觉不到位,对手指的运动速度力度缺乏全方位的感知;复调作品弹奏声部不均衡,中声部时常被埋没等,主要因为学生对知觉的选择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因为学生不懂得运用知觉的选择性来监听每个声部的存在。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学生没有积极有效地运用感知觉规律而引起的,如果学生能够尊重感知规律,形成感知觉联动意识,上述问题就会大大改观。

二、感知觉规律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总体的认识,由于两者联系密切,以下笔者将感觉和知觉放在一起表达,即感知觉。

(一)视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在练习钢琴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个致命的问题,眼睛的视觉功能仅仅用来观察琴键的位置,这就大大折损了视感知觉资源。用眼睛瞄准琴键的位置,在钢琴学习中是最初级和低级的方法,而且是在慢速弹奏下。快速大跨度弹奏又能准确击键靠的是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练习钢琴时,人们的视感知觉应该用来感知乐谱的高低音谱号、调号、拍好;感知音符的时值,音符的高低位置以及音符附带的强弱、重音等各种记号。视感知觉同时感知手指、手臂运动的空间和方向,这样手和眼通过大脑平台进行最大化、最有效的协调配合,就可以大大提高练琴的效率。

(二)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本身就是听觉的艺术,没有听感知觉参与的钢琴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听感知觉参与的程度直接影响钢琴教学效果的优劣和钢琴练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强化学生听感知觉意识,加强学生听知觉能力训练是解决学生钢琴弹奏声音不清晰、不均匀、声部不均衡的有效途径。

(三)肤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在鋼琴教学中强化学生肤觉意识,加强学生触压觉训练是帮助学生控制声音清晰度、坚实度的有力保障。触感知觉是全方位的,要感知手指下键的力度和琴键的反作用力。手指的作用力要感知柔和触键与快速击键区别等,柔和触键手指下键慢而深,适合弹奏歌唱性的作品,快速击键适合弹奏古典巴洛克等颗粒性较强的音乐作品。

(四)空间感知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空间感知觉是对物体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定向以及速度的知觉,其中,距离、方位定向与钢琴教学较为密切。距离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相隔,对于弹奏钢琴来说,就是身体与钢琴之间,琴键与琴键之间,手指、手臂与琴键之间的时空关系。方位定向是人们关于物体的位置、空间关系与人的位置、空间关系方面的知觉。有了距离和方位的知觉才能更准确、更有效地弹奏钢琴。

(1)音程距离与空间距离信息转换

视觉在大跨度慢速弹奏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却在大跨度快速弹奏时跟不上,这时要靠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来完成,不要试图用眼睛来瞄准琴键,要靠空间知觉即距离及方位知觉与运动知觉协同完成,盲人的准确弹奏就是这样的。弹奏中的距离知觉是由听知觉转换而来的,即演奏者通过无数次对音程距离进行信息编码进而把音程距离转换成一种固定的空间距离,如对各种大小音程的距离、各种纯增减音程的距离、各种复音程的距离等进行信息编码,从而使弹奏规律化、程式化。

(2)听觉方位定向与感觉编码固定琴键位置

琴键是固定的,演奏者与每一个琴键形成一个夹角,即便是演奏者坐得离钢琴远近有所不同或者身体左右适当的倾斜都不影响手指触键的准确性以及方位定向的精度,这是因为人的感觉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和分析,并对每一次的坐姿以及距离琴键的远近进行信息感觉编码。所谓感觉编码,即一种能量或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能量或符号。正确理解运用这一原理,将改变演奏者的观念,进而改变演奏者的行为。

(四)运动感知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对周围物质世界的移动与变化的感知,即运动知觉。运动知觉大体上分为真正运动与似动,这里我們只探讨真正运动。所谓真正运动就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笔者现以几种常见手指运动为例进行分析:(1)五指固定位置的运动弹奏。这种弹奏,手指不需要左右横向运动,只需要手指纵向弹奏,弹奏较为简单却极为重要,是缩指、扩指弹奏的基础。根据每个人手的大小不同,高抬指手指离琴键高度一般为1—3厘米左右,低指1厘米左右,当然功夫深了也可贴键弹奏。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弹奏都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感知弹奏的高度,为无意识而又准确弹奏打下基础或进行信息编码。(2)音阶、琶音弹奏。这是纵向与横向上的两种距离关系,对各种音阶、琶音反复不计遍数练习,有意识地感知手指手臂运动的方向、速度和键盘的空间感,实现各种纵向横向的距离感知信息全覆盖,从而获得可靠的信息编码。(3)断奏,尤其是大跨度快速弹奏,像弹奏肖邦、李斯特的练习曲是钢琴技术的一道难关,也是手指手臂运动在速度、力度、准确度、方向、空间上最具挑战性的运动。如果说五指固定位置的弹奏与音阶、琶音的弹奏还算有规律可循,那么大跨度快速弹奏将是对运动方向、速度、力度、准确度、空间感的最好诠释。但是,因为难度大,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也不愿意弹,这就造成技术的缺失。

针对各种连、断、音阶、琶音技术要领的教学,教师要正确示范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强调动作要领,要分解动作、慢练体会肌肉发力和准确度感知,要用不同力度、速度进行训练,实现各种运动信息全覆盖,以便形成正确、完整的信息编码。

三、注重感知觉联动练习,加强感知觉能力培养

(一)感知觉联动练习

感知觉联动,即将听觉、视觉、触觉、本体觉、运动觉等各种感知觉有效调动起来,激发弹奏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1.感知觉自由搭配要有侧重

无论是钢琴教学还是钢琴练习,听知觉都应放在钢琴教学的首位,在此基础上,可以是听觉与视觉的搭配,即视奏为主的练习,从钢琴启蒙之初就应培养学生视谱弹奏能力。

感知觉自由搭配,可以是听觉与触觉的搭配。这里的触觉主要是指手指的触觉,手指对琴键的触压以及琴键对手指的反作用力。在弹奏中要充分感受这种反作用力,体会声音与力度是否吻合,如果手指使不上劲,或者用力别扭,那么,弹奏的声音就是虚的、不结实的,或者僵硬的、尖锐的。

感知觉自由搭配,还可以是听觉与本体觉的搭配,所谓本体觉即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时的感觉,如速度、位置、空间等状态的变化等。在弹奏时深刻感受速度变化,感受手臂、手指的位置变化。反之,盲目、没有感觉地弹奏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2.感知觉全面联动,整体把控声音质量

感知觉全面联动就是把所有与钢琴弹奏相关的一切感知觉应用到弹奏中来。比如:(1)听觉系统感知声音的音色、速度、力度、柔和度、清晰度、坚实度等。(2)触觉系统感知手臂、手指的发力强度,琴键反作用力在渐强、渐弱中的细微变化等。(3)视觉系统感知乐谱中的时值、各种表情记号,以及乐谱中的音高与弹奏者心中的音高是否对应一致等。(4)本体觉感知弹奏速度、手臂、手指运动的方向,以及手臂手指包括身体空间距离变化等。感知觉全面联动弹奏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弹奏下来会觉得很累,这需要弹奏者精力充沛而且注意力集中。因此,可以将某一感知觉抽出来进行弹奏练习,这样感知觉会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减轻感知觉全面联动带来的疲劳,当精力、体力得到缓解之后再次启动感知觉全面联动,这样反复交替进行将大大提高练习钢琴的效率。

(二)感知觉能力培养

首先,加强视唱练耳学习,训练听觉能力。听准声音的震动频率是视唱练耳的一个方面,人脑对物体振动频率的知觉,是人有关外界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的体验,是输入的过程。唱出乐谱是视唱练耳的另一个方面,是知觉音频的表象,是输出的过程,视唱与练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但又各自独立,不能相互替代,另外,加强听觉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对物体增幅的认知,即对音量大小以及音色细微变化的认知。只有加强对音量、音高、音值、音色的全面认知,才能形成声音的知觉。

其次,尝试各种运动,增强统合能力。不要唯弹琴而弹琴,要尝试游泳、唱歌、踢球、拼图、搭积木等各种游戏运动,维护感觉统合协调,避免感觉统合失调。

第三,用不同力度、速度弹奏练习,增强本体知觉能力。准确、全面、系统地感知钢琴弹奏时的力度、速度是钢琴教学和钢琴技能的硬指标,只有加强不同速度、力度以及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的训练,才能增强本体知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54-187.

[2]周铭孙.全国钢琴考级作品合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194.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25-330.

[4]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1.

[5]王瑞年.基础和声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2.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
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大学钢琴教学中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钢琴教学中手指能力的培养分析
因材施教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