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
2018-05-14王丽娟
【摘要】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为本”是对教育最终的目的指向的两种不同的认识,中外教育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文着重分析“以文化为本”的教育观,通过分析斯普朗格、陈寅恪、梁漱溟、晏阳初等人的观点,本文认为应当辩证看待“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文化为本 ; 教育目的 ;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以文化为本”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应当指向文化的发展,教育、社会、人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又反作用于教育,人的发展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对于人的作用近乎思想启蒙作用,在教育的作用下,人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发展自我,完成自我提升,从而创造新的文化。
一、西方“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西方,“文化为本”的教育观念是在文化教育学产生的背景下提出的。文化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斯普朗格是其代表人物。
文化教育学认为,一切文化都必须有价值,“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除了社会意识形态,还包括与文化价值相关的客观事实。社会历史财富的创造是通过文化实现的,文化的价值显现在其所创造的财富中。斯普朗格的文化教育观认为,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个人的存在,文化的发展、创新,是通过个体活动实现的,特别是精神、意识层面的创造活动。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活动,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使社会个体的人格精神得到发展,教育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而是有益的文化、优秀文化,是由社会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培养个体意识,使其具有崇高的文化价值追求,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创造新的文化,使得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中国近现代“以文化为本”教育理念
近代以来,明确提出“文化本位论”的是陈寅恪,他认为教育应该围绕文化进行。陈寅恪把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作为教育发展的归宿,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
中国现代教育家在教育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出了文化本位的教育改革,主要代表教育家有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具体体现在乡村教育改革中。梁漱溟把现代中国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文化失调,具体体现在伦理本位与职业分类的社会破坏。中国的文化秩序遭到了破坏,文化问题的解决的关键途径在于乡村建设,而乡村建设的途径在于乡村教育。解决当时社会的文化失调问题主要依赖教育,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学习现代西方先进文明,以他国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寻求自身文明的进步与创新。
晏阳初的观点与梁漱溟大同小异,他认为中国的乡村问题,从根本上是因為文化性和国民性出现了问题,解决的唯一途径是文化建设,即“文艺教育治其愚,生计教育治其穷,公民教育治其私,卫生教育治其弱”。相比社会变革,乡村教育学者更加认同文化改造观,即一个合适的、完备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只能依赖文化。
三、辩证看待“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
不论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其要点不外乎人、教育、文化。将文化作为教育的目的,无异于把认识作为实践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不应仅仅局限于文化一方面。所以,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片面的,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德海认为:“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把文化传递到人的身上去的手段与工具。”教育是沟通人与文化之间的桥梁,教育通过其特有的功能将文化赋予人,从而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又会促使文化创新。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应当是社会对人的要求,在教育目的之下的教学活动也应从社会建设的需要出发。人是社会的根本构成,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包括文化在内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正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发展的生命个体,众多不同的个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也正是由于人的需要,文化才得以产生发展。总之,历史发展已经证明,教育应当也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但是,“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存在,其内部必然包含着合理的因素。之所以认为教育以文化为本,是因为人不是单纯的自然生命,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文化对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再从文化自身的角度来看,人是文化存在的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人的存在即是文化的存在。一方面,教育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教育具有交流、传承、创造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文化也在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涉及教育内容、教育发展水平等方方面面。
总之,教育、文化、人三者互相联系,教育处在人与文化之间,并且最终指向人。从本质上讲,教育是把文化传递给人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存在既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把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社会个体,文化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胡德海.论教育的两个“为本”[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作者简介:王丽娟,女,1993年生,山西省朔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7级在校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