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2018-05-14刘国巾

课外语文·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刘国巾

【摘要】汉字是一种古典的表意文字,同时其也充当着社会交际工具的角色,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仍存在较多的缺陷和弊端,难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故急需对该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和优化。文章主要对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表意文字;文化视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很重要的环节,其可帮助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规范表达形式,从而为其今后的写作和阅读打下良好基础。但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发现仍存在较多问题,故在全新的文化视野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和能力。

一、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概述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的环节和过程,且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和阅读基础,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确保学生识字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如今的文化视野下,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挖掘汉字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将中华文化融入其中,如此可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在识字过程中,学生可与古人进行“对话”,深刻了解每一个词语背后的含义和背景,从而产生别样的学习感受,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从整体角度出发,善于联想

在制造中国汉字的过程中,人们一般习惯性地从整体进行把握,即只通过文字的大致轮廓,便可轻松地辨認出来,不去过分追究其细节。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各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均尚未形成,因此,还不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无无须过分强调文字笔画的重组和拆分,而是要学会从整体角度出发。汉字属于象形文字,若想让学生牢牢记住,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强化对相关文字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笑”和“哭”这类的文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文字的形态上入手,其中,“哭”可被看作是一个愁眉苦脸模样,而“笑”则是喜笑颜开的模样。通过该教学模式,可让学生恍然大悟,有效地区分开这两个文字。再例如雨伞的“伞”,这个文字看似通俗易懂,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牢记也并非易事,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将该文字看作是一把打开的雨伞,以此达到强化学生记忆的目的。上述教学模式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真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通过文字对比,提升推理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形声字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类汉字的结构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由声符和形符组成,因此,教学中,只要让学生掌握这两者的关系及其在构字中的作用,便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热了”的“热”字之后,教师便可告诉学生,只有是跟“火”相关的词语,一般都是以“灬”作为部首,之后再给学生列举出一些,如“蒸”“煮”“熟”“烹”等,这些词语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因此,更加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再例如,学生在学习“海洋”这一词汇的过程中,教师便可对学生讲,只要是与“水”相关的词语,通常都是以“氵”作为部首,例如“江”“河”“湖”“海”“沟”等,这些都是与水有关的文字。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课堂教学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识字能力。

(三)探寻造字规律,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掌握汉字拆分的技能,如此更加有助于其理解汉字的含义。但应切记的问题是,不要胡乱和盲目拆分,以免违背基本的造字规律。汉字拆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且涉及内容众多。在进行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选择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同时还应综合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语言发展能力等因素,深入浅出地开展识字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水平。

例如汉字在最初创造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政治权利、社会发展、宗教祭祀、古代战争等内容,但由于这些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为久远,故通常不适合直接传授给学生。如在学习“动物”“数字”等词语的过程中,其背后往往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含义。实践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不必将汉字背后所有的文化背景都详细地阐述给学生,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识字而并非了解文化,因此,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只作了解即可,以免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在小学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重点传授学生象形字的识别方式,从而帮助其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其可从心里开始接受文字,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文化视野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和优化,教师需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尝试将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其中,培养其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焦吉库.探讨文化视野下小学语文文字识别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

[2]李馨春.文化视野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74).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