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优化设计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8-05-14卢春梅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优化设计教学效率古诗词

【摘要】优化设计,指古诗词教学设计中,读不能少,要重视知人论世,在设计中找准突破口,赏析语言是关键。应尊重古诗词鉴赏的规律,尊重中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巧妙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内容,体味古诗词的情感,进而掌握诗词欣赏的常用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词;优化设计;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是较难的内容,在“中招”指挥棒下,一些语文老师急功近利,紧盯考试,长期以技术性训练为主导,老师们更注重鉴赏技巧的灌输,教学中机械地套用经验,甚至舍弃了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广泛阅读和积累,目光所及就是课标内的三十四首诗词。逼迫学生套用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模式、背老师总结出来的做题“宝典”,繁重的作业训练使学生疲于应付,既违背诗词鉴赏的规律,又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剥夺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快乐,降低了诗词的美育功能,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长此以往,何谈传承经典?

我也曾是这个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教学模式单一,一般都是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自己读或全班齐读几遍,检查会背了就翻译诗句了解大意,然后赏析个别重点诗句,最后归纳诗歌主旨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做大量的练习来记住老师总结出来的东西,因为没有自己的领悟,学生的练习也是漏洞百出,效果极差。研究这个课题使我迷途知返,深深领会了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还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诗词画卷,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人文素质。

古诗词优化教学设计中,读不能少。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很多教师用繁琐的讲解代替了朗读,从字词句节、篇章结构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得头头是道,往往把韵味足、意境美、情感真的诗词分析的索然无味,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学生少了朗读。也有许多教师以练代读,不去引领学生欣赏感悟,而是钻进题海,让学生做大量的机械性的默写和赏析性的练习题,学生少了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头脑里尽是文字符号和标签,得到的也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没有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记忆既感到累也不久远,对学习厌烦对老师怨声载道。古诗词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古诗词的美妙所在,朗读包含诸多美的因素,反复吟诵方能品味诗的韵味。

传统教学中,老师范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只是读的重复性动作,白白浪费时间,没有读出层次和感情来,读的没有意义和效果。掌握朗读技巧固然重要,但培养朗读的兴趣,读出个性化的体验尤为重要。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自行处理朗读的节奏、语速的快慢、感情的基调,第二遍朗读提示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脑海里展现诗歌所呈现的画面,学生来了兴趣。比如学《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想象曲中的画面:几根枯藤缠绕着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在荒凉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在深沉苍茫的暮色中不知归途的踽踽前行。潺潺的流水、袅袅的炊烟,更勾起了游子心切的思乡情。此情此景,怎能不肝肠寸断,怎能不撕心裂肺!羁旅他乡的游子的心已痛彻心扉、鲜血淋漓。经老师启发,学生沉下心来,读出了韵味。第三遍我又播放了一段游子骑马走在荒道上的视频,配乐诵读,学生兴趣高涨,争先恐后地举手示意老师让自己读。第四遍,我让学生有创意地诵读,有的学生根据熟悉的歌曲旋律填词,有的即兴编曲,有的表演诵读,热情空前高涨,但“悲伤”却笼罩在教室上空。当然,不同风格的作品,朗读时的设计也不尽相同。

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重视朗读,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整首诗词的熟悉程度,还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语感,更有鉴赏能力的培养。古诗词的优化教学设计,不能轻视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原因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查作品的内容。

传统教学中,我也在学习开始就讲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研究课题后发现,我只是在履行课堂程序,走过场,并没有对理解作品有多大帮助,学生听了以后也没有深刻印象,甚至左耳进右耳出。李白有七首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分别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渡荆门送别》《行路难》《月下独酌》。李白年少时好游侠,喜纵横,是飘逸洒脱气质的形成时期;青年仗剑远游,可视为李白气度和诗文风格的发展时期;后来带着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理想来到长安,没有机会出任就此沮丧,不免苦闷发发牢骚,但李白一生意气风发,充满自信,昂扬奋发。了解了李白,知道是他什么时期的作品,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得细细品味咀嚼。“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驰骋的想象、豪放的风格、超凡脱俗的神奇境界都得益于他的游历。“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多歧路,今安在”的彷徨苦闷以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乐观,无不与李白的为人处世息息相关。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对更透彻、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诗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改下,我们既要传承好这一传统方法,又要有所创新和改进。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运用好这一方法,既不能喧宾夺主,浪费教学时间,还要为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建构文学史框架。

古诗词的优化教学设计,要找准突破口。在同课异构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词中,我改变以前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先抓住词眼“愁”,然后抓意象,问学生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是什么,学生很快找到“愁”,又问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愁,学生能很快进入文本,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有的学生从关键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效果来分析;有的学生从“无言”“独”“锁”“寂寞”等炼字角度来回答;更有学生从词中的意象入手分析:“梧桐”“西楼”“钩月”“清秋”。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看不见,摸不着,对它做具体描写很难,而在这首词中,李煜这个“千古词帝”把这亡国之愁写得经典永恒,唯有细细品味,方得其中各种滋味。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设计,学生都积极动脑动口,既提高了課堂学习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要搞好教学设计,找准契合点,提高契合度,师生愉悦的语文之旅才能走得更远。

古诗词的优化教学设计,赏析语言运用是关键。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王维的清新典雅,陶渊明的清淡自然,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了解作者的风格有助于理解整首诗词的感情基调。语言赏析一般侧重从含义、炼字、修辞入手。含义丰富的诗句要注意理解,往往是言简义丰,立片言以居要。要么运用了典故,要么蕴含言外之意,要么运用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要挖掘含义深刻的诗句,非得结合写作背景不可。“怀旧空吟思旧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思旧赋”“烂柯人”,唯有把其中的典故搞清楚,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刘禹锡思念旧友,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思想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知道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就理解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炼字上把握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词。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使陶渊明悠然自在、物我两忘的生活深入人心。“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钟”“割”,使泰山秀美高大的形象入情入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描写中,“直”和“圆”似乎用绝,再也找不到替换的词了。修辞手法上常用的对偶、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互文,告诉学生不同修辞的具体作用,结合诗句都能领会到妙处,因为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赏析修辞手法的妙处。

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对处于審美意识、审美观念初步形成的学生,教师应是一桶常流常新的活水,要加强专业技能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增强厚实的诗词艺术功底和驾驭诗词的理论厚度。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尊重诗词鉴赏的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巧妙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掌握诗词创作的常见手法,掌握诗词欣赏的常用技巧。初中古诗词的优化教学设计的研究,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古诗词永远焕发青春活力,在文学殿堂上熠熠生辉。

附 注

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的研究; 课题编号: JCJYB16011509)。

作者简介:卢春梅,女,1974年生,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研究。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优化设计教学效率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