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行 拾级向上
2018-05-14胡彬
胡彬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和践行“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面向人人”的艺术教育理念,努力发挥艺术在文化传承、人际交流、自我实现、达成幸福生活方面的重要价值。2014年以来,学校依据90% 以上为外来务工随迁人员子弟的校情,挖掘合唱艺术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元素,提出以合唱项目带动艺术教育,以艺术教育推进整体办学的思路。
通过探索实践,目前我校初步建构起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东湖小学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学校先后被评为吴中区中小学合唱联盟组长单位,苏州市艺术教育声乐项目学校,苏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校园心理剧创作示范学校。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踏歌而行,拾级向上。
建强多能型的艺教师资队伍
我校有31个教学班,1300名同学,配备有艺术老师共13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4%,生师比达到了100:1。数量上已经配齐配足,为了在质量上进一步配强配优,一方面,通过引进、招聘、交流等方式优化年龄和专业结构;另一方面,着力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提升团队素质。
作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苏州大学师生实习基地,中国致公党艺术家“春苗工程”基地,我校拥有了比较丰厚的专家资源。作为江苏省教师培训学会联盟学校,我校与南师附小、锡师附小、常州三井实验小学、扬州梅岭小学等名校有良好的合作。老师们除了参加市、区两级的专业培训,还到高校插班听课,到名校跟岗学习,到专业艺术团队观摩求教,积极参与省、市、区级教学研讨活动。每个学期都能接受最新的艺术教育理念与技能的培训。特别是音乐组的老师还参加了苏州吴侬女子合唱团、吴中教师合唱团等专业艺术团体,定期参与高强度的专业培训和演出,这较好地丰富了他们的艺术体验与教育感悟。
在苏州市教育局的号召下,我校还积极探索,柔性使用专家,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苏州大学的吴磊教授,是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顾问,他在学校开辟了“春苗工程”和“艺工联盟”基地;南京师范大学的张建成教授,是我们的特聘专家,他亲自给老师和孩子们做指导示范;苏州大学的李长松老师,是我们的编外教师,他每月定期地指导让合唱团的水准突飞猛进;还有市、区艺术教研员,更是对我们关怀备至,细致指导。近三年来,超过200人次的校外专家指导,促进了我校艺教师资团队艺术与教育专业素养的提升。五名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领着年轻的团队不断进步。他们能唱能演能画能教,逐步成长为多能型的艺术教师。
做优多元化的艺教美育课程
首先,我们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依照省、市课程设置方案,根据教师的艺教专长与特点,合理安排课务与课时。为了做好艺术教育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我们还牵头成立了“吴中区音乐学科课程校本化研究”基地。我校作为组长单位,多次策划、参与了全区的音乐合唱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和兄弟学校一道共同学习,共同探索,让艺术教育的探索和成果更多地辐射和扩展。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其次,以合唱项目主打,构建起“东湖新六艺”艺体特色课程。校本化实施、课内外结合、整体性推进。管乐团、手鼓、舞蹈、书画、独轮车、乐高等一系列艺体课程得以开设并发展起来,成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特色。根据吴地文化特点和学校合唱教育的积累,老师们还探索校本教材的开发。音乐组把合唱教育曲目、曲谱、训练教材进行整理,初步形成合唱教育的校本教材。我们还先后编制了两本《读行吴地》校本教材,引领孩子们画吴地,拍吴地,唱吴地。
随着艺术教育课堂和课程的推进,我们愈加紧迫地感觉到探索艺术教育与儿童成长的规律的重要。我们加入了省级课题《中小学课堂合唱教学梯度渐进式研究》的团队,我们还把艺术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申报了“十二五”省级课题“和畅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艺术教育带动和影响着班级以至全校的整体工作,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
丰富多样性的艺教实践活动
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不断梳理总结,提出“在鉴赏中熏陶, 在体验中感悟,在参与中提升”的艺术实践活动的思路。努力扩大学生的艺术接触面,让他们能够了解和感受更多的艺术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来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要求。为了实现点面结合的艺术教育,学校开设了近五十个校级兴趣小组或年级兴趣小组。各年级、班级根据老师的特长和孩子们的兴趣,确定项目,双向选择,为孩子们发展爱好与特长,增长艺术素养提供了多样化的机会。兴趣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滋养着儿童心灵。
学校每年举行文化艺术节或项目主题周活动。孩子们参与到校级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中,得到展示和锻炼。为了更好地传承中華美育精神,我校每年还举办吴文化传承活动,邀请吴地非遗文化传承人和工艺美术专家进校介绍吴地艺术,开展活动。孩子们通过课内外的学习,目前绝大多数都能掌握一到两项艺术技能。我校的每一个孩子,他们的书包里都有一支竖笛,课余时候,还能听到悠扬的笛声,目的就是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练习,做到曲不离口。
我们还走出校门,广泛深入地参与各级各类艺术交流活动。区级、市级、省级活动,经常活跃着我校孩子们的身影。我们与吴中区教师合唱团、苏州市吴侬女子合唱团等专业合唱团密切合作,共同献唱于吴中区教师节庆祝大会,苏州市繁星杯合唱比赛等大型演出。大团带小团,大手拉小手,促进了合唱团训练演出水平的提升。学校合唱团还出访日本和韩国,与外国小朋友同台演唱。2017年,师生们还在保利大剧院和世界知名的美国亚利桑那男童合唱团一起演出,师生良好的歌唱素养得到了美国指挥家斯坦博格先生的赞赏,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们将近年来合唱团演唱的经典曲目,刻录成CD,送给全校的家长和同学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孩子们还广泛参与校园环境和艺术氛围的创设。校门外的石墩,是师生家长共同认养并画美的。教学楼的中央通道,是孩子们与毕加索、梵高等大师“对话”后,通过临摹大师作品扮靓的。
健全多点位的艺教条件保障
我校建校之初,设计是24个班级的容量。随着生源的增加,目前已经有三十一个班,这就使得教学和活动的空间受到了挤压。如何保障艺术教育和活动的空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于是,一系列因地制宜,因势得导的拓展、改造、新建工作展开。
音乐教室面积不够,我们把多个相邻的两间小教室打通,做成了全区第一个拥有数字化音乐教室的音乐教学空间,引进了数字版的课程和教材,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多功能厅边上有一个面积较大的平台,以前利用率并不高,我们用钢结构搭建,做成了一个宽敞明亮,功能丰富的美术教学与活动室。美术教室的功能不全,我们安装了远程录播设备,把美术课放送到贵州山区的学校。三个楼层过宽的通道,改造成了少先队鼓号室、艺术课程展示廊、师生阅览室、多功能民乐室……就连玻璃幕墙后面的不到三个平方的小空间,也被开辟为明亮的艺术微展厅。
目前学校有高标准配置的音乐教室三个,美术教室三个,另外还有陶艺室、国画室、书法室、民乐室、鼓号室等十六个专用场室或准备室。较好地解决了生源增长与艺教需求之间的矛盾,每个场室也根据标准进行了教学活动设备设施的配置。所有专用教室、场所,正常向学生开放,保证了艺术教育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
收获多层级的艺教建设成果
艺术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成效。我们以赛促演、以演促研、以研促教。在课堂教学、演出项目、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
在吴中区校园艺术节合唱比赛中,合唱团屡创辉煌,勇夺吴中区校园文化艺术节“八连冠”,获得“吴中区百灵鸟合唱团”称号。还获苏州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展演一等奖,苏州市“童心向党 歌声飞扬”合唱大赛特等奖。合唱团在苏州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分别于第一届获优秀奖,第二届获二等奖,第三届获一等奖。多次在苏州市中小学生录音比赛、优秀童谣传唱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还获得了“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苏州市未成年人十佳文艺团队”“苏州市阳光团队”等荣誉称号。在合唱团的带动下,近几年里,其他艺术项目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创造佳绩。欢乐鼓队获区艺术节器乐比赛金奖,并连续三年获苏州市乐助慈善年度汇演冠军。少先队鼓号队获区少先队鼓号大赛一等奖。戏剧社创作表演的课本剧,获区艺术节第一名。学校书法、绘画、摄影团队的学生作品,屡屡在省、市、区级获一、二等奖。啦啦操队在近三年的吴中区啦啦操技能比赛中,连创佳绩,摘取了两金一银。乐高团队喜获“吴中区十佳社团”称号。特别是我校心理剧团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三部校园心理剧《成长之歌》《隐形的翅膀》《足球绿茵》,连续三年在江苏省中小学校心理剧评比中获特等奖,并赴南京艺术学院现场展演,学校因此被评为“江苏省校园心理剧创作示范学校”。学校两次获得江苏省中小學生艺术展演三等奖。
更令我们欣喜的是,学生进一步确立起积极的艺术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整体艺术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校园的歌声更新更亮,班级的文化更新更美,师生的精神更新更足。《中国教育报》还以《合唱教育之歌,和畅发展之路》为题,对我校努力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实现学校文化崛起的历程进行了专题报道。
对照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考评标准,我们感觉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细化,深化;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梳理,改进。我们期待领导专家对我们的关怀,更希望得到领导专家给予我们指导。我们一定会向着“面向人人的优质艺术教育”而继续努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