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壮族百鸟衣故事的现代保护传承
2018-05-14黎炼
黎炼
[摘 要]壮族百鸟衣故事广泛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在南宁市横县校椅一带尤为盛行,具有原生本土性,地域特色明显,是壮族先民崇鸟习俗的反映,承载着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经验及道德审美价值观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扬好壮族百鸟衣故事,需把民间自发性传承与政府有计划的保护、扶持、引导有机结合,发挥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壮族百鸟衣故事;鸟图腾;保护传承
壮族百鸟衣故事流传于南宁市横县校椅一带,与壮族远古时期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是壮族先民崇鸟习俗的反映,反映了壮族早期社会的原始宗教、婚恋观等,其传说故事富有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壮族人民渴望爱情、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生活的民族精神以及多姿多彩的壮民族风情,在壮族民众中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壮族百鸟衣反映的崇鸟习俗
壮族地区多鹭鸟,常聚集在稻田里觅食。《交州外域记》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雒”在壮语中是鸟的意思,“雒田”即壮语的“那麓”(鸟田),意为鹭鸟指引开垦出来的田。在环大明山地区,流传着一个关于“鸟田”传说:因洪水泛滥,壮族的先祖从郁江边向大明山地区迁移,然而这里林木葱郁,古木参天,神秘莫测,很难找到适合定居耕种的田地,于是在鹭鸟的叫声指引下,壮族祖先找到了靠近水泉边适合耕种的田地,从此世代的壮族人在此繁衍生息、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从“鸟田”的传说可推断环大明山地区是骆越先祖最早的家园之一。 至今在广西、广东等古越人居住的珠江流域,仍保留着大量含“麓”(雒、六、禄、渌、绿、鹿、罗)的地名。
另据壮族民间经典《麽经》记载,鹭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在创造万物时造出来的一种动物,极具灵性,可预测天气变化,对于从事原始农业的壮族先民而言,掌握季节的变更和天气的变化甚为重要,人们希望得到鹭鸟的护佑,求得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鹭鸟被人们视为神物,尊为图腾。
在壮族地区出土的古代铜鼓上,铸有许多翔鹭或翔鹭衔鱼的形像,鹭嘴长善渔,壮族先民以鹭饰鼓,表明了对鹭的喜爱、崇拜以及鹭在先民渔猎生产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清人陈矩说:“以鹭饰鼓,是因为鸟鹭能排阵,似战士之有序,若鸟鹭也。”这句话突出了鹭鸟与铜鼓的契合点,他们都能排阵集众,震慑四方。在古代,铜鼓象征着权力与财富,被当成重器、礼器、乐器使用,在祭祀、征战等场合使用最多,在战争中,掳得铜鼓的一方则获得胜利。因此,在鹭鸟的装饰下,铜鼓的权威、神圣、通灵等特点展现无遗。
今天,壮族地区仍保留有许多鹭鸟标志的文化遗存。在壮族人的传统建筑物如房屋顶梁、屋檐、门窗、墙壁等和传统家具上常雕刻或画有鸟的精美图案,在织锦、刺绣、剪纸等工艺品中,也常见有色彩绚丽的鸟图案。
二、壮族百鸟衣传递的艺术之美
传说很久以前,壮族青年古卡在山上打柴时救下一只受伤的黄鸟,黄鸟感其恩德化身成多情、聪慧的少女,与之结为夫妻,男耕女织建立了美好的家园。恶霸土司垂涎古卡妻子的美貌,强抢为妾。古卡受妻子所嘱,历尽千辛万苦,采集百鸟羽毛,利用百鸟的灵气,杀死土司救出妻子,奔向远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55年,壮族著名作家韦其麟根据壮族百鸟衣故事创作了叙事长诗《百鸟衣》,全诗1253行,共7404字,发表于当年6月号的《长江文艺》上,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先后被翻译成英法意俄等十三种文字出版,此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陆续转载并一版再版。长诗《百鸟衣》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出现就引起了文坛的重视,其和民间故事“百鸟衣”相互辉映,两者相得益彰。
其中“绿绿山坡下,清清溪水旁,长棵大榕树,象把大罗伞。山坡好地方,树林密麻麻,鹧鸪在这儿住下,斑鸠在这儿安家。溪水清莹莹,饮着甜又香,鹧鸪在这儿饮水,斑鸠在这儿喝茶”,将壮民族山区的山水风情呈现出来,散发着浓郁的地域芳香,显现迷人的民族色彩,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活环境。“八角算最香,菠萝算最甜,听依娌的歌呀,比吃八角还香,比吃菠萝还甜。依娌绣的蝴蝶,差点儿就飞起来,依娌绣的花朵,连蜜蜂也停在上面。露珠最晶莹了,和依娌一起就干了。星星最玲珑了,和依娌一起就暗了。木棉花最映眼了,和依娌一比就失色了。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了,和依娌一比就收敛了。”八角、菠萝、木棉花等是广西壮族地区常见的风物,极具地方韵味和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浪漫的诗歌情怀。此外,诗人用类比等手法将依娌的聪明伶俐和如花美貌美妙地烘托出来。
以壮族文化为背景的百鸟衣故事见证了壮族的历史文明,记录着壮族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等信息,彰显了壮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生哲学,成為人们喜爱的艺术精品。
三、壮族百鸟衣的现代保护传承
壮族百鸟衣故事起源于土司统治时期,土司制度只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而以壮族地区最为典型。壮族百鸟衣故事历经了宋代萌芽期到民国的盛传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和繁荣期。1959年至1962年间,南宁市分别排演了粤、邕剧两个版本的《百鸟衣》,影响广泛,使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大放异彩。“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充斥中国文坛,壮族百鸟衣故事随之进入了冷落期。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开始对壮族百鸟衣故事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壮族百鸟衣故事又进入划时代的复苏期。2013年,南宁市策划排演的大型歌舞剧《百鸟衣》,以时代精神重新诠释了这个优美传说故事,该剧根据民间题材,融入壮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古老故事与现代情感交融,抒发对勇敢、牺牲、奉献、人间大爱的热情歌颂,向世人展现广西壮族的特色文化以及热烈追求、积极向上的民族风貌,传递了中国梦和谐、团结、奉献的正能量,使传统故事更具有当代意义。此外,壮族百鸟衣故事的题材还以电影、杂技等多种表达方式呈现。
近几年来,广西各级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壮族百鸟衣故事的保护,作出大量的保护行动,如横县校椅镇中心学校建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百鸟衣故事文化长廊,激发青年学子对民间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有效推动壮族百鸟衣等民间本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族百鸟衣故事赖以生存的生态土壤已发生变异,以及传承断层等问题突出,壮族百鸟衣故事的保护传承面临困境。
壮族百鸟衣故事不仅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特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与源泉,它承载着世代壮族民众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以及风俗习惯,是人们根据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而形成的标准行为模式,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好壮族百鸟衣故事,需把民间自发性传承与政府有计划的保护、扶持、引导有机结合:一要建立壮族百鸟衣故事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库,在广西范围内对壮族百鸟衣故事的民族民间艺术人才和相关艺术品类进行普查,开展相关的人才和艺术品类评选,设立专项基金和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成果结集出版。二要完善壮族百鸟衣故事民间艺术文化教育传承机制,如在南宁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以壮族百鸟衣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增设民间艺术学及其相关专业,加强人才培训,鼓励支持壮族百鸟衣故事等民间艺术文化进校园。三要大力推进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如设计制作百鸟衣旅游工艺品、百鸟衣雕塑群等,打造壮族百鸟衣故事艺术文化品牌,推动壮族百鸟衣故事艺术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四要创新壮族百鸟衣故事宣传保护机制,构建“互联网+”平台,推动壮族百鸟衣故事走出博物馆,回归大众百姓生活,焕发新生活力;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壮族百鸟衣故事的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