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共同体”:推进家校合作的新策略

2018-05-14邱彩萍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义工书香家校

邱彩萍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互相合作,合理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逐步形成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社会化。家校合作的核心是形成合力,学校是教育影响的制度化机构,因而家校合作仍应以学校为主导。学校通过构建“家长成长共同体”,构建有影响力的共育平台:让学生成长,让教师成长,让家长成长,人人成长;让学校发展,让家庭发展,形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以“课程研发”在平台打造“专业共同体”,实现“人人懂家教,家家善家教”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无论是科学探索、学业发展的求真,还是道德品质的崇善以及艺术与生活的尚美都离不开好的习惯养成,叶圣陶先生说:“一切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为了达成培育孩子的目标,学校紧紧抓住孩子的习惯养成这一成长抓手,通过认知、思维与行为习惯的细节落实好习惯培育不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单单靠学校是无法完成培育人这一伟大的工程。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启示我们,孩子成长的有效性与持久性需要系统地组织教育资源。生命是系统的,人的成长需要系统的环境,需要家庭、学校与社区携手形成合力,以发挥每个领域的教育特点,以确保育人环境的一致性。

为此,学校努力发掘家庭和社区资源,积极利用家庭力量,以“一家一课程”为学生品格提升主抓手,形成家校合作的育人氛围,共育习惯,实现目标。父母需要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儿童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的价值,客观看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各自特征,并正确定位自己的教育角色;同时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學会与孩子沟通,学会建设温馨和睦适合孩子生长的家庭氛围,学会和学校一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以“书香载体”打造“学习共同体”,努力实现“人人学习,浸润书香”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尚美,见美思从”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建筑特点,精心布局规划,打造优雅大气的书香氛围,全方位多角度地体现了学校的书香教育理念,使得校园瀚墨萦绕,书香缕缕,真正成为学生读书的乐园。教学楼打造了不同主题的开放式阅读区:低年级重点推荐绘本和童诗;中年级重点推荐《三字经》《声律启蒙》等蒙学经典,让学生走进前辈的书斋;高年级则重点推荐中国四大名著和外国名著。学生在校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书香,潜心阅读。学校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开展“悦读越精彩”系列活动,营造“书声朗朗,书香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为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让书香从校园飘进家庭,学校鼓励家长陪孩子静静地打开一本本书,与知识为友,让最静心的阅读成为家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向家庭推行“阅读百千万”计划——低年级家庭成员100本阅读、中年级家庭成员1000本阅读、;高年级家庭成员10000本阅读计划。

学校特此向广大学生家长倡议:

购置一个书柜。每个家庭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建立温馨、舒适的读书角。建议在家庭购置书柜或者图书架,其中有一定的藏书量,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制定一份计划。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拟定家庭读书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低年级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中年级不少于1小时,高年级1—2小时,每晚进行亲子共读。

创设一种氛围。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和书店买书。经常到书店读书、购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休闲时尚。家长可以书代物奖励孩子,让书籍成为孩子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做好一个榜样。家长要积极加入到“亲子共读”活动中,做好孩子读书的榜样。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阅读方式灵活多样,家长、学生可一起读,边读边交流,也可分别自主阅读,然后进行亲子之间的好书推荐。

提倡一份笔记。要培养孩子养成边看、边想、边写的学习习惯,哪怕是写个简单的书名总比不作笔记好,因为作笔记能够从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也可尝试与孩子共同建立读书笔记本,分别记录和孩子的读书感悟,也可以美术、手工制作、编辑小报等方式进行形式多样的创意表达——这样孩子会更喜欢阅读。

通过校内“最美图书角”“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评选到家庭“最美书房”“书香爸爸”“书香妈妈”“书香家庭”等书香氛围的营造,推行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家庭的建设,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来打造丰厚的人生底色。阅读点亮人生,在翰墨书香中,家长、老师、学生都能遇见最美的自己。

以“义工载体”建立“文明共同体”,努力实现“人人参与,各尽其才”

通过组建班级教师合作体、年级管理合作体、学科管理合作体、家长义工队、家校协作体等等,开展各种发展共同体的建设,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各项主题活动中来。

家长义工护学岗,风雨无阻。每天清晨,家长义工或给学生开车门,或带领着学生横穿马路,或招手示意阻碍交通的车辆及时驶离……橘黄色的制服,在人群中格外耀眼;忙碌的身影,令人肃然起敬,为保障学生的平安健康创造了有利条件。

义工妈妈志愿者,有求必应。根据学校德育处以活动为契机,邀请家长志愿者担任活动的志愿者,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和老师、学生一起定方案、排节目、布置环境、做道具、摄影……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发挥了家长支持学校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从而有效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同时还融洽了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组建安全护学岗组、健康护餐组、七彩活动组、智慧阅读组、摄影宣传组、尚美讲堂组、爱心伴读组、重大活动等,开展各种发展共同体的建设,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主题活动。

我校的家长志愿者有近四百多名,凡遇到学校有大型活动,就会志愿前来配合工作,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家长志愿活动者”为我校的教育管理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为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丰富了教育元素。

义工家长指导师,各施所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健康教育等。学校每年的艺术节、体育节、阅读节等。我校还聘请一些有特长的义工家长参加我校的“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项目等活动,到校指导孩子们学习各类才艺,让家校合作更加融洽、灵动。此外,家长们还参与学校每年的艺术节、体育节、阅读节等,多维度,多层次,多资源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家长的支援再多,都是协助性质,教师本身一定要有完整的教学规划,不能袖手旁观。

以“论坛载体”构建“智慧共同体”,实现“人人畅谈,个个得法”

通过“互联网+”家庭教育,体现多主体互动交流。通过网上家长学校,推进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开展;通过智慧云平台开发、丰富网上学习内容,确保实现家庭教育线上学习、线上交流、线上评价功能。为家长学校提供信息化学习、交流和研讨平台重视发挥网上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公众号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作用,从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实施等方面改进工作,实现网上家长教育活动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

德育处组织学校骨干班主任制作家庭教育讲座微视频在班级QQ群进行资源共享;包括请优秀家长将自己家庭教育的经验拍成微视频共享等。除了组织家教沙龙,解决家教困惑,学校开展了“寻找新镇好家长”活动,将他们的家教心得做成展板进行经验分享。着力拓宽工作渠道, 特色联动, 创新合力。

学校引导家长关注子女的成长与发展,见证孩子成长。在合作活动中,交流互补,携手共赢。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才。

家校合作不是难事,而是需要用心做的事;不是增加工作,而是工作本身!

(江苏省昆山新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义工书香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墨韵书香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墨韵书香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书香海报
带上孙子做义工
当义工,好处多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连慈善义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