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开方:让阅读充满童趣
2018-05-14孙雪华
孙雪华
绘本故事以其鲜明而富有灵动的画面吸引孩子们去品味、阅读。绘本教育也不同于讲故事。绘本不仅能透过生动的文字来了解故事,更能在多姿多彩的图画中加深读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绘本故事《咕噜牛》是一个来自外国的经典绘本,它有点类似中国的“狐假虎威”故事,这是一个适合全世界儿童阅读的绘本故事,富有生存教育的价值。
活动中,我以咕噜牛的特征为切入点,以引导幼儿学会描述小老鼠口中的咕噜牛和体会寓意为目的。为此,我从第一个图画小老鼠遇到咕噜牛的场景入手,意在引导幼儿观察的同时学会描述语。在出示小老鼠遇到狐狸时,我便问:“狐狸遇到老鼠想做什么?”幼儿:“想吃掉老鼠,想和老鼠做朋友。”师:“狐狸想吃掉老鼠,那老鼠会怎样?”幼:“快点逃走。”问了几个幼儿都表示快点逃跑,我只好说,那我们看看小老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才引出对咕噜牛的描述。此时再观察图片特征,引导幼儿跟着教师说一说,幼儿越说声音越轻,显得很是无聊。进入第二段欣赏时,我出示猫头鹰图片,让幼儿观察,这是怎样一只猫头鹰?“有很凶的瞪得很大的眼睛”“爪子又大又锋利”“翅膀大大的,飞起来很快”。接着我又问:“那猫头鹰和老鼠相遇会怎样?”幼儿有了对猫头鹰的观察认识,没有人说要和小老鼠做朋友了,都说要吃掉小老鼠。接下来都纷纷给小老鼠想办法描述出了一个更可怕的动物形象,也就自然地引出了我的圖片。
回看教学现场,在第一个片段的讲述和第二个片段的讲述时,由于教师的一个小小的调整,让直入主题的观察讲述变为第二次的引导幼儿预设性的观察,使幼儿再描述上和对故事的猜测和理解上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也由被动地单一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故事的讲述中,积极性也全然得到了提升。为此我反思本次教学,有了几点思考。
闻脉:洞悉源头,激发探索欲望
趣味本是一切学习的源始,在咕噜牛教学中,我刚开始从一些重点的图片入手,试图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绘本的趣味性,可却事与愿违,幼儿显得乏力,让讲述艰难地进行着。进入第二段小老鼠遇到第二个小动物猫头鹰时,我有意识地让幼儿注重观察动物的特征,使幼儿很快便想到这次出现的动物会有什么特征。幼儿看到形象的猫头鹰,争先恐后地表述其有趣的特征,使幼儿在无形中了解了这些奇特的形象特征,也便愿意去表达自己的猜测,说出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很好地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识脉:对症下药,诱发思辨热情
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当孩子发现了猫头鹰、蛇这些动物的特征时,老师要及时发现孩子们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点,然后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让老师的“教”更有意义,也让孩子的“学”更有价值。如上所说,在后面的对咕噜牛的阐述中,孩子们自然地能捕捉到小老鼠口中的咕噜牛的特征,进而自己思考,描述他们脑海中的咕噜牛形象,自然也能自由、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们的阐述,教师及时地发现孩子所示问题,并及时追问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觉得?那样我想会带给幼儿不一样的趣味性,孩子们会出现很多遐想的空间,越是与众不同的回答越能激起孩子的思辨。
思脉:深度把控,回归观察本源
课堂中主人始终是我们的幼儿,只有幼儿能全身心投入课堂,才能发挥出一节成功的课的真正魅力。第一次绘本教学时,我由于没有深度了解绘本会带给幼儿的启示,让幼儿在讨论思维中没了方向,自然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也越发的偏远,更不知道到底该说什么,只有教师唱独角戏的份。而第二次的绘本解读时,在了解了幼儿对于绘本所透射的信息的理解力,做出正确的把控,把幼儿引导到对于奇特物体的表达和想象上,带入本节课的讨论重点,回归本源,更使幼儿能够对于重点描述得心应手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所欲言。
做一个优秀的调剂师,只有做到从师说到生说的转变,把控得当,方能让绘本教学趣味横生,游刃有余。
怀抱一颗童心,像儿童那样阅读绘本,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思索,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对症下药,让幼儿体会到了绘本的内涵和绘本告诉我们的真谛,我认为这正是绘本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意义,让我们共同在绘本教学的路上努力着!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