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交导向发展模式(TOD)促进新型城镇精明增长

2018-05-14田伟阚馨童孙懿飞赵新越刘亚奇王晓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田伟 阚馨童 孙懿飞 赵新越 刘亚奇 王晓原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也是推动区域协调、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通过对我国新型城镇空间精明增长与公交系统的发展关系梳理,以典型组群城市淄博市高青县为例,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交引导中小城镇的空间精明增长策略。

[关键词]公交导向;精明增长;新型城镇化;组群城市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標识码]A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公交系统引导城市格局重构、再造,促进城镇空间的精明增长、紧凑发展与协同演进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青睐。倪鹏飞等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保障促进城镇内涵式增长。杨仪青等提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构建组团式联合开发建设模式,带动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黄慧明等提出将中国特有的工业化、城市化与精明增长理论相结合的设想。俞孔坚等研究了基于生态安全和生态基础设施的城镇增长格局,认为该格局是实现城市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有效途径。

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等城市规划理念,分析公交发展对新型城镇空间精明增长的促进和影响,以城市公共交通和土地利用一体化为主线,实现公交导向新型城镇发展循环经济和产城融合,进而达到安居乐业、经济繁荣、生态和谐的美好城市愿景。

1 公交发展对新型城镇空间精明增长的促进作用

1.1 新型城镇公交发展与空间精明增长关系分析

新型城镇土地开发利用离不开公共交通系统的引导与控制,公共交通系统影响城镇的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生态环境等精明增长要素,新型城镇公共交通与空间精明增长的实质关系是城市交通和土地开发的互馈循环作用,如图1所示。

1.2 公交发展导向新型城镇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理念倡导公交导向性开发同土地的混合利用相结合,提高城镇土地、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功能多样性,削弱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形成紧凑、生态、可持续的网络多核城镇空间形态,如图2所示。

2 新型城镇空间精明增长对公交系统的要求

2.1 新型城镇公交层级构想

城镇空间“精明增长”策略以土地高效、集约、紧凑利用为核心准则,将公交社区作为基本构成单元,公交的多方式性和协调性要求从规划、运营管理、系统设施多层面组织新型城镇公交系统,保证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连通性,引导公交站点形成综合多样用地为节点的网络多核城镇布局形式(如图3所示)。

2.2 网络多核城镇公交系统整合

新型城镇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网络多核城市,特别是组群城市。根据网络多核城镇的具体特点,从公交服务范围、服务人口、服务要求和服务方式的变化出发,推进网络多核城市公交系统整合,如图4所示。

3 公交引导新型城镇精明增长——以高青为例

3.1 高青县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高青县是淄博市北部的重要新型城镇,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工和城镇职能的东西片差异,将高青县划分为东部工贸城镇发展片和西部农贸城镇发展片,最终促成“一心一带,两片四级”的城镇空间结构,如图5所示。

3.2 公交引导高青县城镇精明增长策略

新型城镇高青县的城镇空间精明增长需强化其与周围区县间的公交出行,逐步实施“三步走”公交引导城镇空间精明增长策略:

第一步,常规公交主导商业、住宅综合一体开发的精明增长策略。

基于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等城市规划理念,建立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多层次道路系统,构建以道路为基础的常规公交网络。以常规公交引导城市格局重构、再造,采用精明增长的城市设计手法,构造商业街区与宜居住宅,考究街区设计与规划,打造有机疏散与功能多样的新型城镇。

第二步,绿色快速公共交通引领文化和旅游产业导向的精明增长策略。

高青县地理位置特殊,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古建筑遗存景观与自然资源。在注重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维护与保留前提下,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绿色快速公交系统(BRT)引领文化和旅游产业导向城镇精明增长,同时完善常规公交辅助和出租车为补充的城市交通体系。

第三步,协调一体化公交引导品牌塑造的精明增长策略。

构建公共交通、小汽车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等多方式协调发展城乡综合一体化交通系统,用知识和创意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进而实现城镇的精明增长。

4 总结

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我国城市需向重质量、集约化和生态化的精明型城镇转型。而作为城市“血脉”与“引擎”的公共交通系统则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血脉”与“引擎”的双重作用下,未来新型城镇将逐步走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土地精明利用的网络多核城镇形态。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2] 杨仪青.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4):385-389.

[3] 黄慧明.美国“精明增长”的策略、案例及在中国应用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7(5):19-28

[4]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等.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城市规划,2010,34(2):19-24.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