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习作系统编制研究

2018-05-14蔡雨昕

课外语文·上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教版习作知识点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能实施至今,说明其编写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特点的,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编者对教材体系的研究和体系之间的设计与联系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教材编写系统中,习作系统的编制也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和特点。三年级上册是学生初步接触写作的阶段,因此我将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系统的编制作一个详细的研究,从习作系统中的习作板块内部内容与习作板块和其他学习板块的关系分析本教材习作系统编制的系统性特点、序列性不足特点和知识点能力点缺失的特点。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习作系统;编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信息统计分析

(一)横向分析

横向分析主要从习作练习的设计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习作内容、主题、题材的研究。

这套习作系统具有系统性。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共有八个单元习作,其中,习作内容、主题、题材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系统性。习作内容有写活动,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写秋天的景色,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介绍一个地方,编童话故事和自由写。首先,习作的内容都是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作文题材均可以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习作素材,潜移默化地落实新课标中对第二学段学生习作要求第二条——能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其次,在习作主题上,主要是以写事、写人和写景为主,三年级上册是学生刚刚接触写作的一学期,从简单地写人、写事、写景主题过渡去让学生开始接触写作,就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建立对习作喜爱情绪的基础;在习作题材上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还安排了日记和童话题材写作,三年级的学生从说话到写话转变到写作,表达的最主要内容就是生活中的事情和人物,因此题材上学生以记叙文写作为主具有一定科学性,同时还丰富了学生写作的题材面。在第八单元的时候,特意安排的是让学生自由写,主题不限,题材不限,目的主要是对本学期习作知识的一个回顾,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想写的,擅长写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喜欢写作同时又起到了对三年级习作系统的巩固,因此,教材习作系统十分系统化。但是在教材编写还有不足。

1.习作内容、主题、题材序列安排上还稍有不足。第一单元主题为写事,第二单元既可以写事又可以写人,第三单元主写景,第四单元寫人、写事、写景都可以,到了第五单元又主要写事,第六单元主要写景,第七单元既可以写事又可以写人,第八单元主题不限,这样顺序的编排缺失一种序列性,太过于冗杂,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太利于学生对每一种主题的深刻学习。

2.每个单元的习作要求不清晰导致主题安排不明确。例如二单元的习作题目写熟悉的人物的一件事情,主要是要求学生写事还是主要写人物呢?目标指示不明确,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初步学习习作的时候不清楚题意,解题不清,也许就导致学习习作兴趣的降低。

3.语文知识点、能力点的缺失。在日记体和童话的写作练习之前,人教版一二年级教材中,没有一处有日记体的课文,或者对日记体的格式的展示,那么缺失的这一部分就需要老师去补充介绍讲解,在课文中没有明确的编写的话,学生对这一部分的语文基础知识就比较薄弱。童话虽然在低段常常出现,但对于格式的要求都没有编写出来,因此教材编写在知识点上比较缺失。

(二)纵向分析

纵向分析主要从单元主题,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板块与习作板块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纵向看本教材的习作系统,可分为单元提示部分、综合性学习部分、口语交际部分和习作部分,系统非常有结构、有层次。

根据这样由单元主题学习,到综合性学习,到口语交际学习最后到习作这样的编排教学过程老师就可以根据这样的编写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环节。下表反映了学生首先从单元课文的学习,学习和积累优美的好词佳句和写法。其次创设环境,通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感受,让学生的习作真实。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说一说,想一想,最后才动手写一写,这样编排非常有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让听、说、读、写充分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系统性、序列性的编写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教会孩子有步骤地写作,真情实感地写作。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本教材的分享形式非常丰富,其分享的形式难度和分享对象也随着学习情况层层递增。分享的形式有读,有贴在教室,有做习作集,有评一评和修改。三年上册的学生从低段刚刚进入中段,在低段的写作主要为写话,写话训练的主要方法就是说话,因此进入三年的习作首先用读的方式进行过渡,然后再将习作和图画贴出来让同学之间相互欣赏,分享的形式由读转换到了贴出来展示,还有做习作集,要求学生成册地收集起来,由篇的展示增加到集的展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习惯和分享习惯。

分享对象也非常丰富,首先就是读给爸爸妈妈听,然后是读给熟悉的人听,由个人再转向集体,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以此扩大学生习作分享的人群,比较科学合理,让学生渐渐喜欢写作,渐渐喜欢分享,从而落实《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第一条——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这一部分的教材编写序列性也不够强。例如第四单元写一篇观察日记,教材在编写这一体裁写作的基础是要建立在学生有良好的写日记习惯,根据自己写的日记,写一则观察日记,这就需要老师在上本单元习作之前就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他们乐于观察生活并记录生活,但往往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此,此处老师就需要有整体意识,从三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且提前讲解日记体的格式,做到教学循序渐进。

3.知识点与能力点的缺失同样存在。在分享作文过程中有让学生评一评,改一改作文,修改作文的标准和要求也没有在教材中具体呈现,需要老师去补充完成,根据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分析,到了四年级上册才有了修改文章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详情参见教材第130页,它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一篇修改文章的稿子,那么在三年级上册习作修改部分的教学,就需要老师去补充相关修改习作的规则然后完成教学,因为老师个体的差异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此处就需要老师结合前后教材,综合运用教材资源。

二、编写建议

1.调整局部编写顺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习作主题安排更加有序。例如将写事类主题安排为一二单元,将写人主题安排在三四单元,将写景主题安排在五六单元,将日记类等其他类主题安排在七八单元,这样一步步训练,将多给学生学习一种习作主题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了解某一类习作主题之后再安排下一类习作主题。

2.在编写时,写作要求指向要更加准确。针对某一习作主题选择的材料来说明习作要求和主题就非常重要,因此要选择目标指示更加准确的材料,这样才有助于老师和学生的理解。

3.补充知识点与能力点。补充日记体格式与修改文章格式的知识点,或者添加日记体选文和对修改文章规则的选文,将知识点和能力点具体、统一地展示出来,只有在基础性语文知识上的统一,做到权威性,才会提高教学质量,使语文基础知识不被淡化,能更好地让老师知道具体教什么,能帮助学生扎实语文基础知识,具有真正的语文知识能力,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崔晨.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分析 [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秋笑红.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陈敏.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4]陈红专.小学三年级习作课程实施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蔡雨昕,女,1997年生,重庆涪陵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人教版习作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