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阴县惠农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究

2018-05-14吉翠梅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施农户

吉翠梅

[摘 要]我国惠农政策种类繁多,山阴县的惠农政策严格按照我国惠农政策文件实施。发现山阴县在惠农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中存在以下问题:地方政府贯彻惠农政策滞后,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户满意度不高,农民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低,惠农资金损耗严重,惠农政策宣传途径贫乏,农业生产风险补偿机制缺失,最后提出优化惠农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的政策建议,以确保农民收益。

[关键词]农户;惠农政策;实施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1 山阴县惠农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情况分析

为了大力发展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惠农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农户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但是由于山阴县位于山西省的北部,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惠农政策经党中央贯彻到各个地方政府再到基层农户,惠农政策在实施最后“一公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山阴县以种植粮食、甜菜为主,畜牧业以奶牛、羊、猪和家禽为主。在山阴县的惠农政策中不仅有国家颁布的惠农政策,还有具有当地特色的惠农政策,惠农政策不仅种类繁多,所涉及的范围更是广泛。主要惠农政策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征地补助、农村拆迁补偿、农村助学贷款补贴等等。

2 山阴县惠农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地方政府贯彻惠农政策滞后

每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涉及较多的惠农政策,惠农政策由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传播速度较慢。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政策宣传不到位,力度不强,时间过长,严重影响惠农政策的实施效率。经过层层向下转发,再到向上项目申报、汇报、拨付费用,惠农政策的贯彻执行出现了时间延误。

2.2 惠农政策实施效果中农户满意度不高

农户作为惠农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对其实施效果最有发言权。普遍而言,我国农户对惠农政策期望非常大且迫切希望可以加大对惠农政策的补贴力度。虽目前惠农政策补贴每年均有上涨,但年年攀升的农资价格就已经抵消了上述补贴资金,到手的补贴有限,对农业生产帮助不大,也无法激起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此外,在惠农政策的执行上,存在截留与挪用、骗取与冒领、渠道单一、不公平等违法违规现象,导致农户满意度不高。

2.3 农民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低

一是惠农政策多、范围广,即便是政府工作人员也不能完全熟悉,農民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对于惠农政策知晓率比较低,有些惠农政策甚至从未听过。二是山阴县青年多数外出务工,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且很多耕地已流转出去,因此对国家和政府颁发的惠农政策并不关心,也不想过多地了解政策的相关内容。三是即便知道存在惠农政策,但具体有哪些政策、哪种补贴、具体补贴金额、申领程序并不清楚。

2.4 惠农资金损耗严重

其一,近年来国家对惠农政策非常重视,补贴力度大且涉及面广,工作量非常繁重。在具体的执行中,由于对惠农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及对惠农政策的资金在处理上容易产生错误,会导致惠农资金的损耗。其二,有些干部利用职权来骗取惠农资金,还有一些特别关照自己的亲属、朋友等,导致部分惠农资金出现流失、损耗。其三,在某些惠农政策补贴中比如种粮直补、农机补贴等补贴政策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真正获利的是“倒爷”,农民并未实际享受到。

2.5 惠农政策宣传途径贫乏

一是山阴县惠农政策宣传途径比较单一,农户主要通过电视广播、亲朋邻居、报刊和村委宣传知晓惠农政策。二是宣传途径极为有限,缺乏有效的宣传途径和传播平台。主要手段为各级政府部门层层转发文件、电视、报纸、广播宣传等,这些传播手段,无法使农民及时、有效、全面掌握惠农政策。有的地方村委在宣传惠农政策的过程仅采用张贴公告的方式进行,宣传时效性和效果无法到达每一个农民。

2.6 农业生产风险补偿机制缺失

农业属于高风险的行业,既有自然风险也有市场风险。近年来,政府努力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防范自然灾害,但自然灾害无法完全防控,对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较大打击。同时,山阴县没有建立专门的农民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机制,农业保险推广面不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比较少。市场风险方面,粮食受市场行情的波动非常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虽有最低保护价,但与生产成本相比,最低保护价并未给农民带来多大的收益。

3 山阴县惠农政策实施最后“一公里”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惠农政策传达、实施速度

山阴县政府在接到国家和省级政府的惠农政策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分析相关惠农政策,做到第一时间正确解读惠农政策,并根据山阴县的基本情况研究和制定适合本县传播和实施的具体惠农政策、实施细则。要提升惠农政策推广和宣传的速度,加快惠农政策传达到农户手中的速度,做到让惠农政策真正地为农户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早日为农户带来资金上的补贴和技术上的支持。

3.2 优化惠农政策实施方法,提升农户满意度

第一是要加大惠农政策的执行力度。山阴县政府应当在惠农政策的引导下积极拓展实施惠农政策的有效方法,加大对山阴县的惠农配套资金投入。第二要建有效实施惠农政策的机制。政府要以农户的需求作为调节惠农政策的参考,调节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的统一性。第三要培养基层干部对惠农政策的执行能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提升对惠农政策的执行能力,提升农户的满意度。第四要对实施惠农政策效果建立健全的评估制度,对惠农政策的实施建立全面的监督和监测,追踪执行惠农政策结果,出现问题及时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解决进行解决问题。第五要构建有效的惠农政策农户需求表达机制。山阴县政府在制定惠农政策时,要根据农民的需求为农民量身定做有需求的惠农政策,让惠农政策可以真正地帮到农民。

3.3 提升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知度

提升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知度和正确解读惠农政策,这需要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政府要鼓励农户多学习,在学习农业生产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惠农政策进行学习。设立农业讲堂,定期为农民讲解、普及惠农政策。

3.4 减少惠农资金损耗

要对惠农资金管理的分配制度进行优化和规范,减少惠农资金流通环节的损耗。对各级政府分配惠农资金过程进行公开,资金在分配制定和使用过程中要接受公众的监督。中央到区县的资金分配和区县到各农业企业或农民的资金分配过程中应当制定具体实施标准,在整个惠农资金分配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3.5 扩充惠农政策宣传途径

山阴县应当加大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扩展宣传途径,增加宣传渠道。一是政府要对村委干部进行培训,让领导干部理解惠农政策及对农民利益的意义,强化村委干部对惠农政策的认识,领导干部在制定和实施惠农政策的宣传方案的时候可以更加准确,使惠农政策更具可操作性。二是要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惠农政策培训,可以让农技推广人员在走访下乡、为农户进行科技推广的时候增加惠农政策的推广和宣传。三是政府要在技术、资金上对惠农政策的宣传予以支持,保障宣传途径的畅通。四是在对惠农政策进行有效的宣传后,要对农民对惠农政策认识的程度进行积极的反馈,与农民进行有效的沟通。

3.6 完善農业生产风险补偿机制

要完善农业风险的补偿机制,当农民遇到自然灾害后要对农业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估算出遭受农业风险的损失。还需建立农业风险补偿等级,根据农业损失的情况来划分农业风险的等级,再根据每个级别分别设立补偿金额。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中设立专门的受理部门,可以及时地为农民进行风险的补偿。

[参考文献]

[1] 毛丽平.国家惠农政策在乡村贯彻落实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 李惟芳.执行、反馈与优化:我国惠农政策的运作实践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3] 黄春华.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山西省山阴县为例[J].商业经济,2012(16).

[4] 谢梅,赵颀.惠农政策的传播效果评估及策略思考——以河北省承德市两家乡调查为例[J].农村经济,2016(07).

猜你喜欢

实施农户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品三口而知味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