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2018-05-14莫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城镇化

莫娇

[摘要]拆迁农户集中居住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拆迁农户生活质量的高低是城镇化成败的重要衡量指标。以苏州为例,对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存在固有生活方式难以改变、社区配套不完善、文娱活动单一、自治意识匮乏的问题。在分析调研的基础上,从推广城镇化低碳集约的生活方式、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加强各类社区文娱活动、提升拆迁农户自我管理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现状

[中图分类号]D922.3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浪费和城镇化对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政府在遵循“自愿、有偿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农民城镇化集中居住政策。而拆迁农户能否适应新的社区,展开新的生活、能否完成社会关系的重新整合,影响着拆迁农户的生活水平,对拆迁工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以苏州吴中拆迁农户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城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2 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现状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7年7~8月,调查地点主要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某一拆迁小区。在对当地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现状作初步了解后,通过访谈式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实际收回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100%。在这100户农户中,男女比例为13:12;年龄在50~51的占25%,年龄在61岁以上的农户占比高达72%,可见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大都为中老年人;农户家庭人数在3~4人的占比45%,5人以上的比重最大,占51%。

2.2 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现状

2.2.1 多数拆迁农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减小。本次调查中多数拆迁农户分到3~4套房产,自住的仅1~2套,其余用于出租或转卖,因此59%的拆迁农户反映人均居住面积减少;仅有24%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增多,多为拆迁前的困难家庭,房屋租赁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拆迁农户家庭的生活环境较以前明显改善,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改变。

2.2.2 搬迁前后家庭收入、工作变化不大。调查显示,38%的拆迁农户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工作状况、家庭收入不变。因地区因素,原先农业收入也只是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随着拆迁后社会保障的完善和拆迁补偿的发放,尽管失去了农业收入,48%的拆迁农户家庭总收入变化不大。家庭主要劳动力辞职在家的仅占16%,且其中大部分也是在寻找新工作的间隙。

2.2.3 拆迁农户对城镇化生活、小区现状的满意度較高。有83%的拆迁农户对新小区的生活比较满意。因拆迁后农户不再像往常一样忙于劳作,还要担心恶劣气象灾害影响作物生长,而是有了更多时间享受生活。在轻松的家务之后,拆迁农户更多地选择与同小区的亲友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外出旅游饱览大好河山等。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 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拆迁农户固有生活方式难以改变

调查发现,24%的拆迁农户楼下存在破坏绿化、养殖家禽的行为;93%的拆迁农户或多或少会在楼道内堆放杂物,占用公共空间,未能做到垃圾分类处理等。大多数拆迁农户搬迁后生活方式能适应改变,但因长久以来的习惯影响,在院落住宅内堆放杂物、垃圾积压在一起处理等固有的做法仍难以改正。这些行为不符合低碳集约的新型生活方式。

3.2 拆迁社区配套服务有待完善

根据调查所得,拆迁农户中有41%对社区安保比较满意;有55%对物业基础服务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因子女教育,老人就医等方面的不便,少数拆迁农户会选择搬离。在自主回答阶段,很大一部分拆迁农户反映门口车辆违规停放行为严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小区内车辆拥堵日益加剧。大家都希望停车难问题能得到解决,物业服务能更细致贴心。

3.3 拆迁社区文娱活动单一

拆迁农户对社区文娱活动参与意愿明显不强,仅有17%的拆迁农户表示一定参与社区文娱活动。据调查,因为社区工作人员组织活动场次较少、形式单一,未能有效开展拆迁农户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而且这些活动主要面向寒暑假期间的儿童,不曾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要;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不能广泛召集社区居民参与,传承优良乡风民俗。

3.4 拆迁农户自我管理意识匮乏

针对拆迁农户社区开展的自我管理,志愿活动这一方面,只有16%的拆迁农户表示肯定参加,普遍表现出对社区自治和志愿服务的不了解、不重视。同时还有65%的拆迁农户表示不会参加业委会,这足以体现拆迁农户对社区自我管理认识的缺乏。原因主要是拆迁农户对外在的、有关自身利益的事物比较关注,而更高层次的自治和服务他人意识则有待加强。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简要结论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对江苏省苏州市100户拆迁农户的问卷调查。在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的现状调查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多数拆迁农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减少;搬迁前后家庭收入、主要劳动力的工作情况变化不大;生活环境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拆迁农户对城镇化生活,拆迁小区的满意度较高。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如拆迁农户固有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在低碳集约、公共场所界定等意识方面了解不深;拆迁社区配套服务仍有待完善;文娱活动数量有待增加、质量也需要提高;拆迁农户自我管理意识薄弱。

4.2 政策建议

4.2.1 推广城镇化低碳集约的生活方式。自从低碳集约的生活方式推广以来,城镇社区污染浪费问题已得到有效改善。大部分社区居民仍按照以往的生活模式,在楼道内堆放杂物,不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增加了安全隐患。因此向社区居民推广集约低碳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更是贯彻落实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方针。本次调查发现,拆迁农户们在城镇化生活已改变了部分生活习惯,但在低碳集约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由此可见,在拆迁社区推广低碳集约的生活方式有着广阔的前景。这既能帮助拆迁农户适应新型城镇化生活,又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落到了实处。所以政府要加大对拆迁农户的教育,提高农户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转变拆迁农户固有思维,推广城镇化低碳集约的生活方式,并帮助农户掌握资源节约型生活设备的使用方法。

4.2.2 加强对拆迁社区配套服务的完善。本次调查显示,少数拆迁农户会因周边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不便等诸多因素搬離小区。为留住这一部分拆迁农户,政府应加大力度,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等,方便居民生活。与此同时,很大一部分拆迁农户希望社区停车难问题能得以解决。政府既要留住小区的公共空间,给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又要改善停车难问题。政府可以合理规划停车位,对门口乱停的车辆进行集中处理;在小区停车位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外部疏导,如把小区外的公共空地规划为停车位。

4.2.3 开展各类拆迁社区文化交流活动。各类晚会活动的开展对拆迁农户了解社区生活,与邻里沟通有很大的益处,比如邀请小朋友和家长做手抄报,听安全知识、文明讲座,与附近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合作。小朋友玩得开心,大人们也在边上交流学习,可谓一举多得。还可以与周边的小区合作,寻得赞助支持,广泛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响应了文明城市建设、“六个一”工程的号召;还了解了本社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有助于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以便将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繁荣社区文化,促进拆迁农户间交往与合作、增强农户集体归属感、建立社区身份认同。

4.2.4 提升拆迁农户自我管理意识。社区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和相关人员为拆迁农户进行讲座培训,给农户更多机会参与社区自我管理。这一方面有助于拆迁社区管理,使社区的各项配套设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拆迁农户城镇化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拆迁农户各项自我管理工作的开展能使其尽快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在与邻里互动交流的同时互相了解;交流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同村熟识的拆迁农户,还能更多地与从未沟通了解的居民建立友谊、互帮互助。从而帮助拆迁农户摆脱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提高自身素质,找到新生活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宋喆.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结构变迁及其机制研究—以南京市S新村社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03).

[2] 俞可平.更加重视社会自治[J].人民论坛,2012(2):8-9.

[3]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与文化适应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11(19).

[4] 张东红.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幸福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任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探索
“逆城镇化”值得关注但切莫误判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