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8-05-14王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相互关系有效策略人力资源管理

王娜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借助科学方法,合理开发、运用及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其管理对象涵盖了企业中所有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个体。从某个层面来讲,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及人力资源管理合理性与科学性的提升,其对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了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推动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在“科技就是力量”的新时期,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有经济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之间关系密切。具体来讲,充沛的人力资源可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推动高素质人才的持续再生,最终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需要探究的关键问题。

1 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经济可持续发展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要求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从传统的粗放型、速度型及数量型向集约型、效益型及质量型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在研究中发现,经济发展类型发生变化的实质,是社会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不同类型的资源管理当时就决定了个性化的经济发展特点。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市场中的主要资源涵盖有资本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四种。其中,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为核心的一种,这是因为各种资源的分配情况都受到人力资源的影响与制约,并且受到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从这里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与方式,对经济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的质量与效率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充沛的人力资源对经济是否具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实力产生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把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人力资本,以便更好地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需要的人才与市场供给的人才的总量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所以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应借助动态管理措施开展工作,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在宏观上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给经济可持续发展输送充足的高素质人才。

1.2 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力

在以往的经济模式中,主要的推动力是自然资源,但是在自然资源质量与数量不断降低的背景下,已经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推力作用,其地位势必会被其他资源所替代。这就使得人力资源迅速替代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推力价值。本文在研究中发现,提高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质量与总量,也可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时期,企业之间及国家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时因为科技在各个产业与行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要求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从某个角度来讲,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优劣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成正比关系。

2 经济可持续发展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要求

自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依赖,以往的分配就业方式逐渐成为新时期的求职就业模式,这就使得“铁饭碗”顺势被合同制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市场中的人力资源具有更大的流动性,社会在人才需求方面更具多元化与多样化,人才就业的动机日趋复杂,这均为人才自主流通的具体表现,其标志着我国人才市场更加成熟与开放,较好地契合于市场经济新时期的发展态势。

2.1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范性

在我国,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经济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悬殊,东部地区的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都优于西部地区。因此,大多数人才在自然流动的时候都偏向于东部发达地区,目的是可获得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及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是基于此,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的工序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特点。具体来讲,一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各类人才都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而西部地区各类人才相对较为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改变人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現象,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政府机构主动构建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借助有效的信息及政策优势,有目的性地引导各类人才向人才匮乏的地区流动,以确保全国所有地区的经济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以逐渐缩小地区差异。特别是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地方企业与政府应出台措施及调整政策,以确保本土人才能够尽可能多地在本地就业或创业,并吸引外来优秀人才投入到本地经济发展中,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构建健全的人力资源评价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要作用是确保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可以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上交易,从而可确保所有成功交易都是构建在市场公正价格的前提下,保证双刀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以便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都能实现各取所需。在新时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只有构建客观的、健全的人力资源评价体系,才能为人才在市场中的价值有更为合理的评价,从而为企业挑选人才及人才求知提供一定的指导与依据。这就需要积极构建健全的评价人力资源的客观体系,并确保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如果所构建的人力资源评价体系缺乏客观性与科学性的话,就会使得评价措施具有很高的不合理性,甚至有较大偏差,那么就极易导致人力资源市场出现较大混乱,从而引发企业与人才之间出现恶性竞争与不正常竞争,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大量失业问题的出现。

2.3 优化人才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

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控各种资源的主体,可借助法律、政治、经济等方式对我国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控,以推动其实现良性发展。比如,制定科学的宏观的市场经济管理政策、完善各种法规制度、借助新闻舆论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等。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可从市场角度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控制与引导,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管理目标。通常情况下,政府部分在对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式是制定与执行有关法规制度。本文在研究中发现,在大多数先进国家中,已经形成了很多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法规制度体系,并且在不断建群,覆盖范围涵盖到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福利等方面。然而,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这就阻碍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难以为各种管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政府机构应充分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其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主动调配充足的物力、人力尽可能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规法律,以便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据经济发展需求与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契机。

[参考文献]

[1] 陈全国.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9).

[2] 李治国.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7).

[3] 刘鹏.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贸,2016(02).

[4] 周蓉.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小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5(36).

猜你喜欢

相互关系有效策略人力资源管理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