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

2018-05-14陈志明王宙王文娜陈江辉刘春静

山西农经 2018年3期
关键词:背景校企合作一带一路

陈志明 王宙 王文娜 陈江辉 刘春静

摘 要:“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出的重要倡议,进一步深化了我国的改革开放,扩大了开放范围和路径,使得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国际贸易市场空间,同时也对外贸类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为严格的标准。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承担着为企业输送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面对当前外贸人才不足的发展现况,高校需要积极探究如何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来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以及人才的整体质量,更好的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校企合作;外贸类人才培养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3-012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713.36-4;H319.3 文献标志码:A

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中,中国和沿线各国互相包容和共同发展,极大程度上拓展了国际市场,促进了国家经济升级转型,也让我国企业拥有了更大的 “走出去”实力。确保“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贯彻落实必须将人才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特别是积极培养满足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外贸型人才,更好的保证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之下的创新改革以及外贸市场开发拓展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工作当中的主力军,必须承担起培养外贸人才的重要责任,有效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更多的人才充实到“一带一路”倡议实践队伍当中,为企业搭建国际化发展的平台。

1 “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的意义

1.1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当中,我国进一步深化了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和贸易往来,对于高素质外贸类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的迫切,需要更多拥有国际化技能以及具备强大外贸实践能力的人才深入到对外贸易往来当中,从而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实施。利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外贸类人才可以充当国家之间交流的使者,除了在对外贸易交流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之外,还能够在文化等多个方面建立友好关系,切实实现民心相通,更好的彰显“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

1.2 增强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

“一带一路”拓宽了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沟通交流空间,提高了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也让我国的企业开始进入到国际市场。要想让企业在国际市场当中占领优势,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快外贸类人才的建设,使得企业能够具备充足的外贸人才,为企业走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力度逐步增强,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和资源互通的实现,让企业拥有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储备,同时还能够培养出大量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专门型人才。例如,高校联合玻璃生产销售企业培养外贸人才,可以为玻璃企业的现代化改革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1.3 拉动沿线国家经济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很多沿线国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人才缺口,人才的缺失让这些国家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受到了一定影响。高校和企业通过紧密合作的方式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可以为沿线国家经济建设以及我国企业的对外发展输送更多国际化外贸人才,那不仅仅可以实现国家间的互联互通,还能够在辐射带动作用的影响之下实现国家共同发展。

1.4 满足高校国际化建设需要

在当前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以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优秀人才成为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高校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根本举措。高校需要充分分析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当中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加强和外向型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培养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国际化外贸人才,也让高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具体实践当中,高校需要努力抓住倡议机遇,有效展现高校在校企合作以及外贸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特色,整合校企的综合性资源,让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更加宽广。

2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贸类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

2.1 语言沟通能力

“一带一路”是影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更是为中国以及沿线各国带来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事业,必须搭建起国与国之间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在这其中语言沟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合作交流会大大增强,那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外贸类人才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素质和极高的英语综合能力,能够在对外贸易活动当中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等,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贸类人才就可以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以及宣传大使。

2.2 专业技术能力

“一带一路”倡议在全面推进实施的进程当中,必须积极完善有关配套设施,特别是要加强基础工程建设,完善各项工程设施,因此对于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外贸类人才除了要通晓经济贸易类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极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商务谈判以及对外贸易往来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相关材料的生产制造当中,完善专业技术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例如,玻璃生产制造和销售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的外贸类人才除了要熟悉和精通對外贸易领域之外,还需要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玻璃生产制造等专业领域,实现综合专业技术水平的发展。

2.3 广阔国际视野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过程中,一个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特征就是要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可以说这是人才培养时代性的体现,也是保障“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效果的关键。外贸类人才需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善于从多元化的视角来分析和看待世界,除了要具备中国情怀之外,还需要让自己的国际视野更加的开阔。从整体上看,国际视野属于思维习惯的范畴,其重点在于对世界以及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把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的策略

3.1 改进外贸人才培养方法

按照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外贸人才,首先就需要站在企业需求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方法的创新,革新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宗旨的互动型教学模式,最大化的挖掘外贸人才的潜能。高校在培养外贸人才时,可以有效选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第一,情境教学法。比如在外贸单证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可以充分担当起外贸单证员的角色在企业的贸易往来当中有效承担起缮制单证、传递单证等多种操作的岗位职责,丰富学生的实践参与体验,也让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展现自身的能力与才干,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案例教学法。高校在外贸专业教学当中可以为学生引入企业的真实案例,比如将玻璃企业与国际企业贸易交流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案例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第三,组织创业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外贸人才创新创业素质,有效弥补外贸人才在实践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例如,玻璃企业可以和高校联手举办玻璃材料对外贸易模拟交易实践活动,确保高校教学能够与玻璃产业外贸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让人才培养更加适合对路。

3.2 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外贸类人才除了要在提高人才质量方面下功夫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效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得教师除了具备外贸专业素质之外,还懂得企业当中的外贸实践操作,具备一定的外贸实务经验,這样才能够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培养外贸类人才的综合素质。第一,高校要根据外贸人才培养需求强化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教育培训主要把侧重点放在教师的业务能力、教育教学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方面,保障教师可以充分承担起外贸教学的责任,提高爱岗敬业精神,为人才培养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高校要激励教师走出去,有效利用进修、假期等深入到企业到相关岗位当中进行学习深造,积累实践经验,培养教师实践和创新能力,更好的为外贸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第三,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邀请企业当中经验丰富和专业素质过硬的外贸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努力打造双师型以及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3.3 健全外贸人才培养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呼吁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高素质外贸人才,进而带领企业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占据优势。高校需要积极联合有关企业共同建设外贸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步完善相关设施和软件条件。第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外贸业务的发展需求和人才需要积极参与到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教材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将高校和企业的各项优势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一带一路”倡议学习等内容融合到人才培养当中。例如,从事玻璃对外贸易的企业需要将企业岗位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融入到人才培养倡议当中,提高外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第二,高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度联合,利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对学生的对外贸易业务培训,并为他们提供企业实习、对外交流等多种学习平台,加快外贸人才成长速度。第三,高校要积极推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训室的软硬件条件,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模拟操作实践能力。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拓宽人才培养的路径,为外贸人才提供成长发展的良好平台。

3.4 构建校企合作的理事会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伟大构想,也是在全新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形势之下提出的具有国家乃至于全球发展战略意义的倡议,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优秀外贸人才,就必须要彻底变革传统合作模式,积极成立专业化和科学性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为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展开提供机构保障。校企合作理事会需要承担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搭建高校与企业以及全行业的桥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探究如何更好的让高校教育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探究如何将企业发展与外贸人才培养联系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开拓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路径。第二,负责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校企合作培养外贸人才展开科学引导以及大力宣传,有效增强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的意识和观念,让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深度合作以及协同共进的友好关系。当然,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和职能的落实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制度、资金以及机构保障,以便可以简化相关手续,拉近合作关系。

3.5 完善校企合作激励政策

毋庸置疑,企业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主体所在,同时也是有着强烈和巨大外贸类人才需求的主体。校企合作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推动倡议实施的必由之路,所以打造校企合作的外贸人才培养之路是一项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大事,其层次和地位也得到了升华。为了加快人才建设步伐,保障校企合作的实施,政府方面要给予更多的助力,特别是在政策以及制度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也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第一,鼓励企业参股院校建设,通过校企共同创办高等院校的方式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紧密性,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注入活力。第二,构建学生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政府可以与企业分担企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成本,并给予实习企业合理补偿以及优惠政策支持,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外贸人才培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可以涉及到减免税收,提供贴息贷款服务,给予合理财政补贴等多个方面。

结束语

“一带一路”倡议为校企合作培养外贸类人才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高校和企业能够用发展以及合作的思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根据企业对外贸易往来的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现实需要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外贸人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打造高素质的外贸人才队伍。具体而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校企合作需要从改进外贸人才培养方法,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外贸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着手,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外贸人才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王文军.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2015,(1):41-42.

[2]马永辉.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8):95-96.

[3]蒋先玲,辛月旗.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11):47-48.

[4]张云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16,(7):56-58.

[5]莫蕾钰,洪成文.“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国高等教育使命需及时调整[N].光明日报,2015-06-18.

猜你喜欢

背景校企合作一带一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