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及培养策略

2018-05-14周环宇彭晔

山西农经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需求新常态

周环宇 彭晔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状况及培养策略,对于学生国际商务能力的有效培养是一种促进。

关键词:新常态;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能力;需求;培养;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2-0109-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740-4;G642 文献标志码:A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状况

为了了解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需求状况,我们做了一项调查,对50家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企业对毕业生的国际商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很高的期待,但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能力要求不是很高,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的现实差距。多数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中,偏重学生进出口环节的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在教育中,不是很重视学生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国际商务拓展能力培养不是很理想。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国际商务能力培养的策略

2.1 创新课程内容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能力,必须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能够针对进出口业务的需要,积极拓展实务课程教育内容,积极融入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训练内容。具体而言,在国际贸易事务课程中,要能够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融入出口产品管理和产品品牌开发管理相关方面的内容,要能够融入出口产品定价原理及技巧等内容。在国际结算课程中,要能够加强国际贸易融资内容的融入,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中,要能够积极融入出口品质和出口信用等方面的内容,能够突出相关风险及管理手段创新等内容。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要能够积极融入出口交易相关渠道、平台、流程和相关交易技巧等内容,能够积极融入出口纠纷和处理技巧等内容,通过完善相关课程内容,保障学生国际商务能力的有效培养。

2.2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能力,高校必须要能够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实现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并能够建立校内外完善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支持。学校要能够与企业合作,统一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活动,能够积极落实专业+公司的实践模式,落实校中厂的实践模式,要能够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课程的建设,能够对相关模拟实训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完善实训课程体系。能够基于学生国际商务能力的培养需要,对实训基地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能够设计出综合性强的实训活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训活动,以保障学生的国际商务能力的有效培养。

2.3 加强双语教学

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能力,必须要重视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中,要能够积极落实双语教学,能够提升国际经济与专业教育的教育水平。要保障双语教学的落实,学校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培训工作,要加强相关教师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制定双语教学规划设计,能够在教育过程中,落实双语教学。针对学生英语能力不强的情况,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中,要能够建立双语教育实践平台,能够引导学生在平台上用英语进行国际业务的处理,并能够引导学生用英语对相关国际问题进行讨论,对相关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必要的时候,要设置双语教学课程,保障这种课程的常规化发展,保障学生外语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2.4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要保障学生国际商务能力的有效培养,对教师的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学校要能够落实人才培养的帮扶制度,能够组织老教师多带青年教师,以保障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另外,学校要完善相关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能够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促进教师能够实现有效的发展。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要能够通过培训,培养教师国际商务能力培养的意识和能力,通過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国际商务能力培养素养,以保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J]. 余茂辉,胡中应,王哲.池州学院学报.2012(03).

[2]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及能力研究[J].左光宇.现代国企研究.2016(12).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与贸易需求新常态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理财类课程的开设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