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朴素教育公平理念对新时代实现教育公平的启示
2018-05-14冯文全何小凤
冯文全 何小凤
[摘要]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基本实现了教育起点公平,并呈现出以教育过程公平为重心,以教育结果公平为引领的特征。从历史来看,我国教育公平理念的形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众多传统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影响深远,且蕴含着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教育者可以挖掘并利用这些优秀的教育公平理念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进而推进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实现。
[关键词]教育公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0-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0-0022-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0.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近年来,教育公平理念在理论层面不断深化,在实践层面不断丰富,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思想体系。先秦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形成了以有教无类为教育方针、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以教学相长为师生关系、以平等的同伴关系为择友观等教育思想,这些思想蕴含着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对这些教育思想的深入挖掘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朴素教育公平理念
关于教育公平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以儒家学派为主要代表。儒家学派由孔子首创,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首次提出教育不分贫富贵贱。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发展了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朴素教育公平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有教无类即无论是谁都可以接受教育。子曰:“有教无类。”[2]即无论是谁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指出对学生的教育不能看身份而应该一视同仁。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3]孔子认为对前来求学的人都应不分贫富贵贱进行教诲。前来向孔子求教的人只要带一点见面薄礼,他都会对这些人进行教诲。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一是不以社会地位分贵贱。部分学生如孟難子和南宫敬叔出身于贵族家庭,也有众多学生出身于贫民家庭,如出生低贱家庭,人称犁牛氏的冉雍;二是不以家境贫富论差距。在孔子的学生中有富致千金的子贡,但大部分学生家境贫穷,如子夏、子张、颜回等;三是不分地域、各国皆有。孔子的学生遍布鲁、齐、卫、燕、晋等各个国家,也有学生来自于当时认为是夷狄的秦、楚之地;四是不分年龄阶段,老少皆有。其中有和孔子年纪相仿的,如子路、仲由,也有比孔子小的公孫龙。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当时“有教无类”这一教育方针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对全部的人实施,但是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更多的人接受了教育,扩大了受教育面,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教无类”这一教育方针体现了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为新时代下的教育公平理念提供了参考范本。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别差异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尽情发挥潜能,强调教育结果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因材施教”由孔子率先提出,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4]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常常能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给予不同的教导方式。冉求做事较退缩,因此孔子要鼓励他给他增加勇气;而仲由的胆量过大,因此对仲由则要进行克制。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不一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深浅程度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因材施教”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5]指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传授他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能传授他高深的学问。由此可见,“因材施教”是以平等对待学生为前提,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教学相长”由《学记》一文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6]学生经过学习才能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才能发现还有困惑之处,明白自身的不足便能自我反思而加紧学习,发现有困惑才能不断鞭策自己以提高水平,这就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以师生间的人格平等为基础。学生的学习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反过来又推动学生不断加深学习,提高知识水平,这有助于建立和谐而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旨在强调指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韩愈在《师说》中进一步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指出学生不一定比教师弱,教师不一定就比学生更具贤德。在他看来,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这一师生关系的提出对我国古代传统教育影响颇深,对新时代下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合作学习的同伴关系
《学记》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以短小精炼的文字阐述了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7]这句话强调了良好同伴关系的作用,表明没有同伴朋友的辅助,自己一个人无法学习到更多知识。同损友交往则沉迷于邪恶之事,会忤逆教师,荒废学业。同时,《学记》还指出同伴之间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并把它作为良好教育的标准之一。“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8]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应相互观摩,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学生博闻强识,有利于学生发展平等的人际关系,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群体的发展,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
二、新时代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指出教育公平需要从人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人人能享受全面教育两个方面来理解。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即要保证受教育者都有享受教育的合理权利,这种权利具有普及性,不受种族、经济、性别、地域等差异的影响;全面教育即要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发展,能接受到最基本的教育。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以及教育实践的不断丰富,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3个层面。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坚定不移的基本政策,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公平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教育起点公平基本实现
教育起点公平即是指所有适龄儿童平等地享有接受与选择教育途径的权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解决了人民热切关注的教育问题,教育事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986年我国开始实行义务教育,这使得更多的人接受了教育,扩大了受教育机会,提高了国民素质。2016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7.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9]。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教育普及化,为更多的受教育者提供了入学机会。同时,我国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并制定了相关教育行政法规如《教师资格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从法律及规章制度层面保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已基本实现教育起点公平,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并保障了均等的入学机会与受教育权力。
(二)以教育过程公平为重心
教育过程公平是指学生在入学以后,不区分身份、性别、贫富等差异,都能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并获得同等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从本质上讲,教育是培育人性的事业,指向于人性解放和人的发展。而人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追求是人的幸福,其中,幸福的本质是人的自由与平等[10]。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以培养人为最终目的,育人的关键在于保障教育过程公平。实现教育过程公平首先要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资源。如师资力量配备、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资源投入等。其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差异性平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得到了缓解,中西部差距、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在教学中也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实现学生的差异性发展为教育目标。
(三)以教育结果公平为引领
教育结果公平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学生都应获得应有的教育成就,也就是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其应有的教育,实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1]马克思认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包括智力、身体、劳动的发展。教育部長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毫不偏移地将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政策来实施,要继续推进教育纵深改革,要注重教育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由此可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要求,以实现教育结果公平为导向的。
三、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教师、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教师是学生除家庭成员外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教师这一角色在学生心目中有较高的权威性,尤其是在小学生眼里,他们认为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甚至是完美的,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他们会全力以赴,并可能会把老师这一角色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教师能否公平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是影响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因素。
(一)有教无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日益增强,这种利益本位的思想意识对教师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对家庭条件富裕且家庭社会地位较高的孩子关注度更高,教师的期望效应也更多倾向于这些孩子;另一方面,教师也易因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区别对待,对差等生关心甚微,甚至有部分教师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这些不公的教育态度、不良的教育方式没能做到“有教无类”,更是不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阻碍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教师教育振兴计划(2018—2022年)》将师德建设细化到教师教育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将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到其生活、学习、教育、思想等各个方面,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统领教师成长发展,细化、落实到教师教育课程之中,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1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教育公平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与新时代结合起来,借鉴传统教育思想,做到“有教无类”,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深化教师的道德修养;其次,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为准则,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13]昔日,孔子拜项橐为师,不耻下问,勤于学习。当代教师必须学习先贤的高尚道德情操,以严格的道德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14]。教育公平,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平等,而是有区别的平等,有差异的平等。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家庭环境、已有知识水平以及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首先,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公平意识。教育公平不是要求学生接受统一模式、同一方法的教育,也不是以达到相似或相同的学业成果为教育目的,真正的教育公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个性特征的充分发展。因此,学生得到应有的全部发展才是优质且公平的教育。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提升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针对不同学生学业成就预设并不断调节教师的期望,激励学生发展。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其优势特征,实现学生应有的充分发展,才是教育公平的目的。
(三)教学相长——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明确指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作为“人”要实现双向理解。教学要以维护、尊重人的利益为前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即是教与学的互动交往,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学相长”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专制型师生关系为新型的民主型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即要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来看,明确学生作为人应该具有人所具备的一切特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同学生沟通的技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师生合力,共同进步;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特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四)以友辅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5]孔子认为有益的朋友是正直的,是诚信的,是见闻广博的,同这三者交朋友有众多益处。而同谄媚奉承之人、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之人、夸夸其谈之人交友则是有害的。孔子十分重视学生择善益友,鼓励学生“以友辅仁”,以朋友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品德,教育学生以广交贤友為乐。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社会经验与心理发展水平不足,无法形成正确的系统的择友观;加之受朋友或同伴的不良影响,极易形成不良群体,这不利于形成和谐平等的同伴关系。如小群体的排外情绪,对其他群体的轻视、藐视态度等都是不平等同伴关系的具体体现。作为教育者,其引导作用则尤为重要。首先,作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提供交友的经验。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与形式如交友游戏、故事讨论、课后活动等使学生认识到交友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要处理解决好学生之间的矛盾分歧。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及心智发展不成熟等原因,在中小学阶段常出现争吵、打架斗殴等情况,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可以采取谈话等方式分析学生间的矛盾,引导学生通过平等的沟通解决冲突,增进学生相互理解,引导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同伴关系。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除学校与家庭交往外的社会交往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社会交往中的不良影响因素,帮助学生改善同伴间的不良关系。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择友观的过程中,要把握适度的原则,鼓励学生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并形成友谊,但不宜过度干预,否则会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6]。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借鉴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对推动教育公平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柳斌.发展素质教育的五条建议[N].中国教育报, 2018-5-2(14).
[2][3][4][5][1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76,192,133,69,15.
[6][7][8]高时良.学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7,126,121.
[9]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8-02-06)[2018-0516].http://www.moe.edu.cn/jyb_xwfb/moe_176/201802/t20180206_326931.html.
[10]吴永军.教育公平: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2(18):1-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12.
[12]教育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331063.html.
[13]陈君慧.蒙学大全[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20.
[1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
[16]潘旭涛.“习近平谈核心价值观”——民族的根与魂[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4-07/31/content_1459668.html.
(责任编辑: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