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手法探析

2018-05-14周爱菊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设计手法复合型

周爱菊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向集约化、多元化发展转变,复合型商业景观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并成为一种对环境、空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景观设计手段。基于此,以上海市金山工商联大厦为例,结合实际项目本身的城市规划设计,分析了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手法,形成对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较为深刻的认识。现代城市复合型商业景观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并与建筑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地标、工作生活的环境载体,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设计手法;上海金山工商联大厦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7.031

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飞速发展,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已经从纯粹的观赏功能向服务功能延伸,并在城市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现代商业空间内部功能开始向多元复合方向发展,与城市衔接的边界空间也越发外向化,外部的景观空间与环境设计因而也呈现多元化复合的状态。因此,在平衡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和维持空间秩序方面,要求设计师能合理组合空间秩序,充分利用边界空间。然而,目前在复合型商业景观的空间设计实现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们往往容易忽略每个建筑的个性以及建筑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从而容易导致景观空间设计过于平庸、人性化缺失及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从复合型商业景观的特点及原则出发,提出了复合型商业景观的设计手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抓住复合型商业景观在设计中的要点。

1 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1.1 公共性设计策略

与一般商业景观空间相比,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应体现更多的公共服务性。设计师在组织复合型商业景观时,既需要考虑景观空间场地内建筑的各种需求,又要考虑景观空间设计对周边的辐射影响和未来的潜在需求,如人行道、车行道、停车位、公共休憩空间等。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在规划前期如不考虑给周边交通带来的压力,在后期运营中就可能会出现交通组织和疏散方面的问题。过去的城市商业景观空间考虑公共服务的功能意识并不强烈,主要是为建筑本身服务,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地铁、共享单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业又是人群集聚的地方,小汽车停车的需求也十分强烈。在室外的交通组织中,这些因素都应予以考虑。

1.2 功能复合性设计策略

复合型商业景观设计通常将空间本身赋予多元化的功能,不仅考虑景观本身的美学观赏价值,同时也赋予空间其他用途。例如,徐汇区的绿地缤纷城景观设计,项目由地铁出入口、商业、影院、办公、SOHO、画廊和公交枢纽站等功能组成。通过步行道、回旋式斜坡以及内街将各功能清晰、顺畅地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绿色第二大地”。整个“绿色第二大地”在剖面上呈现出一个山谷的形状,而地铁站就是谷底的部分,通过逐渐上升的山坡将地铁出站的人流引导至宽广的大屋面。在空间利用上,宽大的屋面上布置了屋顶花园,除了能缓和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能耗外,还能够吸引大量人流聚集,充分利用垂直的空间,提升了项目的价值。另外,通常商业建筑室外会有较大面积的硬质广场空间,作为人流集散空间,但平时的利用率较低。设计师在对这类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这类空间中是否可以在平时人流较少时增加其他功能,如可以活动的树箱、座椅、游戏设施等,形成临时的休憩空间。

1.3 人性化设计策略

任何空间的活动主体都是人,所谓人性化的设计,指的是不仅要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注重不同空间重点使用人群的重点需求,在复合型的商业空间设计中,根据建筑功能室外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功能需求。从商业建筑的主要特征出发,室外空间可能更加强调商业氛围的渲染,整个空间呈现为外向开放以及活泼的个性。例如,商业景观中对于室外灯光设计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要求较高,可利用喷泉水景结合灯光装置艺术、景观雕塑小品等,在充分营造商业氛围的同时,也增加人们在室外的逗留时间和对场地的记忆时间,增加场地的个性。有些商业综合体中会有办公、商务洽谈等功能,这类室外空间需要运用增加围合的设计手法,增加较为私密的小空间。另外,在以儿童活动主題为主导的室外空间设计中,空间的尺度、细节以及植物配置都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进行设计。

2 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

2.1 合理组织景观空间

合理组织景观空间,首先要对商业区域与城市界面过渡空间进行合理设计,保证两个区域的有效交界,不应出现断裂的情况,具体可以通过设置活动广场、休闲区域或是步行街等来实现,使其形成一个由社会活动转向城市的良好通道[1]。一方面,社会活动可以作为展现城市活力的形式,另一方面以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城市交通空间也会对社会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边界空间处理时,需要打开、围合、交融还是封闭,需要进行合理组织。

2.2 硬质空间和绿化空间的交融

商业空间给与人们刻板印象的大都是大面积的广场、喷泉等元素,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复合型商业景观设计的需求,在这类空间的设计中,特别要注重对于自然的追求和渴望。例如,通过在商业休闲空间中布置树阵,形成树影斑驳的休闲空间,作为室内商业空间的延伸。又如在商业建筑的屋顶平台布置小型的室外花园,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渴望。再如,不仅布置具有气势的大面积水景,还要利用小的水景作为室外空间的转换和点缀,提高商业空间的灵活性和亲和性,通过创造特殊的场所体验,让商品和场景融为一体,以满足都市时尚人士的多方面需求,营造多元化城市的精神归属[2]。

2.3 创造标志性的景观

强调商业景观的标志性,是由商业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特征所确定的,商业景观空间中无论是布置大型的雕塑艺术品,还是丰富的水景或其他LOGO元素,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3]。吸引力不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观赏层面,而是要更多地设计商业景观的参与性,增加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为人们提供多种体验。同时,大型艺术品的置入,是对空间设计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途径,将公共艺术品和艺术家文化一起置入场地,能够增加场地的文化氛围,赋予景观更多文化层面上的意义。

3 工程实例分析——上海金山工商联大厦景观工程设计

3.1 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

上海金山工商联大厦位于上海金山区,基地与杭州湾大道、龙山路相邻,位于金山区新城建设的中心位置。地块周围多为大型公共服务建筑设施,成为工商联大厦的潜在用户。大厦作为金山区域的地标建筑,对于整个区域的商业、办公和景观环境都有较大的影响。

3.2 设计构思

1)打造区块可识别性,重点强调区块主要出入口景观的标示性,另外由于建筑功能的复合性,其他出入口较多,为了保证与周边区域交通衔接的合理性,需要对较为统一的元素进行组织。2)特别在沿市政道路的人行道界面的处理上,需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竖向关系,为周边地块提供交通缓冲空间。3)在景观元素的运用上,不仅要考虑硬质元素的运用,同时要注重绿化在空间视线组织中的价值。

3.3 设计手法

采用缝合的设计手法,利用统一的景观元素将破碎的空间进行组织。工商联大厦北侧主入口和市政道路相邻的主要景观观赏面利用有机组织的流线形铺装,活泼的涌泉水景以及异形形态的花坛,形成了沿城市道路的主要展示界面,虚实结合,层次丰富,在提高区域景观效果的同时,也成为建筑向城市环境自然过渡的空间,如图1所示。南侧以绿化空间为主,结合水景提供林荫休憩空间。商业空间绿化打破传统乔灌草的搭配模式,以草坪和林荫乔木为主,营造开阔简约的绿化空间。东侧、西侧和相邻还未开发的地块考虑到未来的接壤问题,没有布置围墙,以绿化作为主要空间隔离手段,最终形成完整的地块划分。

在交通组织上,设计不仅仅只考虑基地内部的交通,还考虑了和周边交通的衔接问题,形成完善的人车分流系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人车混流的隐患。大厦在地面停车位方案设计中,在原有交通批准的地面机动车停车位方案基础上,通过对空间进行灵活组织,增加了地面停車位,为邻近地块提供了一部门交通服务功能。另外,对于市政人行道界面的处理上,将场地周边市政人行道纳入场地的整体设计中来,不仅能扩大场地本身的范围,同时也能丰富城市界面。

在区域文化的塑造方面,金山区原为城市的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区域环境欠佳。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区域环境得到了逐步改良,城市商务办公酒店等经济类型也呈现出越来越蓬勃的趋势。金山工商联大厦作为区域的地标性建筑综合体,在商业景观设计中运用了现代的景观元素,营造了外向活泼的景观特性,向大众展示了其在生态环境塑造和提供公共活动空间方面的前瞻性和开拓性。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土地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复合型的空间设计成为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商业空间设计逐渐呈现出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的特点,特别是大型综合的景观设计,其建造的意义已经超过为建筑本身服务的范畴。景观设计对于商业空间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商业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也同时为整个社会创造了效益。通过不断运用创新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可以推动城市综合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消费者在愉悦、舒适的环境中购物消费,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价值。

参考文献:

[1] 裘颖.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J].城市建筑,2014(15):15.

[2] 王毅.浅析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J].山西建筑,2010(25):43,72.

[3] 赵迎.城市复合型商业空间景观设计的探索——以南京软件谷智慧园商业项目景观工程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17(8):90-9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设计手法复合型
以产品为核心的专卖店空问设计
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与传统景观设计的对比应用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