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溪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对策

2018-05-14张宏盛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区域环境资源化利用

张宏盛

摘 要 以尤溪县畜禽养殖为例,分析养殖粪污的主要来源以及现有的主要资源化利用模式,并结合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总结,以期为实现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禽养殖;区域环境;资源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8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畜禽养殖总量也在逐年增加,相应的粪污排放量也急剧增长,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1]。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标排放等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和养殖业主必须应对的问题[2]。基于此,以尤溪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例,分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对策,以期为实现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1 尤溪县畜禽养殖的粪污产生量

根据国家环保部推荐的估算系数(表1),在主要畜禽养殖中,以单头动物养殖粪污计算,牛养殖产生的粪污总量最多,其次为猪,禽类最少。但由于猪、禽是我国主要肉、蛋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养殖量高于牛、羊等草食动物,依然是畜禽养殖粪污的主要来源。

尤溪县是福建省农业大县和八大养殖大县之一。2017年尤溪县畜禽养殖量以及产生的粪污总量见表2,全县2017年畜禽养殖总量达69.48万头猪当量(按1头猪相当于0.15头奶牛、0.3头肉牛、2.5只羊、25只家禽折算),产生的畜禽养殖粪尿废弃物达48.01万吨(不含清洁冲洗产生的污水、其他生产过程产生污水和病死畜禽等废弃物)。从养殖情况来看,生猪是尤溪县的主要养殖种类,其年粪污总量为36.07万吨,占全县粪污总量的75.13%。肉牛、肉羊和禽类产生的粪污总量相近。

2 尤溪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

近年来,为了缓解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尤溪县政府部门配合养殖企业开展了多种粪污资源化模式进行养殖粪污处理,并配套使用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对缓解畜禽养殖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

2.1 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模式与工艺流程

2.1.1 “猪-沼-草(果)”+达标排放生态环保型模式

“猪-沼-草(果)”模式是常见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该模式将畜禽产生的粪污粪污经过干清粪、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进行堆肥处理后直接利用或集中在有机肥厂加工成商品有机肥,液体部分经沼气池发酵处理一沼液就近林木、果园,农田农作物生长肥料,另一部分通过曝气池等深度(A/O)生化系统处理后再经氧化塘沉淀及湿地水生植物净化达标排放。

采用该模式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具有因地制宜、就地消纳和达标排放的优点。主要的缺点是投资较大,资源化利用不完整,特别是沼液完全利用存在难度。

2.1.2 粪污异位生物发酵床处理模式

异位生物发酵床模式是一种零排放环保型健康养猪生产方式,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以谷壳、锯末和复合微生物制成的混合垫料,铺垫在猪舍之外的槽床里,猪只排泄粪尿经机械或人工收集与发酵槽床内的垫料混合,经微生物作用降解消化制成有机肥。该模式的优点体现在粪便免充洗、零排放,可以实现环保养殖和无公害养殖。在应用中的主要缺点是增加了额外的垫料利用成本,技术管理温度湿度控制难,发酵菌种不稳定。

2.1.3 第三方服务(生产有机肥)

利用第三方服务,将畜禽粪污进行加工后生产商品有机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方式。目前尤溪县主要以福建省田伯生物肥有限公司集中收集固体粪污生产有机肥。2017年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推荐下,该公司与当地40多家大中型养殖场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年消纳固体粪污5.5万吨,生产优质有机肥2.5万吨。利用畜禽粪污自身的肥用价值,加工生产成商品有机肥,实现了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有机肥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养殖集中区域性环境粪污消纳压力。但该利用方式易形成二次污染。

2.2 尤溪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与利用率

经统计,截至2017年底,尤溪全县建有沼气池11.2万

立方米、贮粪棚池3.97万平方米、沉淀池3.5万立方米、氧化塘25万平方米、(A/O)生化处理系统池6.85万立方米和人工湿地28.3 hm2,同时配套固液分离机157台套、粪便(沼液)运输车5台等粪污处理设施。全年固体粪污堆肥发酵16.3万吨,用于有机肥厂生产有机肥5.5万吨,沼液(尿、水)用于就近农作施肥(沼液利用管网面积800 hm2)12万吨,无害化处理回用4万吨,达标排放处理9.66万吨。2017年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配套率高达98%,资源化利用率达78.7%。

3 尤溪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畜禽养殖废弃物与可消纳粪污耕地面积不协调。尤溪县境面积3 421 km2,其中山地27.9万公顷、耕地

2.3万公顷、水域和其他面积4.46万公顷,扣除交通、植物肥料的选择特定性因素,养殖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可利用消纳农耕地面积约0.6万公顷(含果、林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6.1%。

2)源头减量化措施不够到位,干湿分离设备不全,造成污水量大,收集、运输难,种养结合不紧密、畜禽粪肥(沼液)资源化利用低。

3)推广技术不确定,支持政策不足、引导调控难、模式多,科技支撑不到位、未能形成较成熟的统一高效运行模式。易造成二次污染。如沼液长距离输送,管网断裂、阻塞,发酵床死床、烂床等。

4 提高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的办法与措施

4.1 合理规划

按照“以地定畜”规则,形成就地消纳综合利用、分散收集集中处理、区域配套循环利用等粪污处理消纳模式,进行实用性、带动性创新,突破畜牧业发展瓶颈,促进农村环境改善,确保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2 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养猪场基础设施的“填平补齐”建设,和第三方处理加工有机肥处理的综合模式,全面改用节水型饮水器,改漏粪地面,改水冲洗为干清粪免冲洗或自动括粪,全面降低用水量减少沼液排放量。

4.3 完善设施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完善的沼液贮存、运输配套设施设备,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对大中型规模场及周边消纳地较少的畜禽养殖企业,配备废水消毒回用系统,达到废水回用,建立资源再利用模式。

4.4 出台优惠政策

对于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用地,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规定,优先予以保障。从事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个人和单位,享受国家规定的办理有关许可、税收、用电等优惠政策。

4.5 加强技术指导、强技术培训

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与创新,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示范、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快粪污处理技术推广,把低氮饲料生产使用、干清粪、污水处理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尽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4.6 认真落实各级扶持保障资金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涉农资金,执行资金统筹安排,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集中投放,打造亮点、提高效益。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农业经营新体系等方面,实行“先建后补”和“以奖代补”,并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资金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张维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及解决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7,47(1):72-73.

[2] 刘远丰,徐军.畜禽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2(8):16-1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畜禽养殖区域环境资源化利用
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研究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对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的实证研究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浅谈左权县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加强畜禽养殖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装备及应用案例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黄蜀葵花期不同组织器官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利用价值挖掘
我国浓海水资源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