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紫花苜蓿不同生长高度营养成分分析
2018-05-14孙群香魏仲珊刘洋唐守伟
孙群香 魏仲珊 刘洋 唐守伟
摘 要 为研究不同生长高度的洞庭湖区紫花苜蓿营养成分,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于不同高度收获并进行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长高度80 cm左右时收获,叶的粗蛋白(CP)含量最高,达25.862%;生长高度180 cm左右时收获,下部的粗蛋白(CP)含量最低,为7.719%。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粗蛋白含量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同一植株叶中的粗蛋白(CP)含量高于茎;对于全株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而同一植株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茎远远高于叶。综合得出,在洞庭湖区,以生长高度为收获标准,株高在80 cm左右时收获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
关键词 紫花苜蓿;收获高度;粗蛋白;品质
中图分类号:S541.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6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自然概况
试验地选在湖南常德汉寿县西湖管理区德人牧业基地,位于北纬29°06′23″,东经112°06′3″,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日照时间1 702.4 h,日照率38%,其中7月、8月最为充足,其日照率分别为58%和57%。7月下旬每日日照达9.2 h。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06.77 kCal·cm-2,最多年为115.2 kCal·cm-2,最少年为99.91 kCal·cm-2[1]。
1.2 材料与设计
以洞庭湖区种植的夏季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每次收获时期,取机械收割前的鲜样;分别按照株高180 cm、
115 cm、110 cm、95 cm和80 cm分两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按全株、叶和茎三部分各取样500 g,第二种分别按全株、上部、中部和下部四个部分各取样500 g;用尼龙兜装好,放入105℃烘箱杀青15~30 min,65 ℃烘干至恒重后粉碎分别取样进行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测定。
1.3 测定的内容
1.3.1 生产性能的测定
1)株高的测定。苜蓿机械收割前,在地势平坦的样地里随机测定10株苜蓿的生长自然高度,计算其平
均值。
2)风干水分的测定。对待测样品分别称取500 g鲜草(m)用尼龙兜装好,放入105 ℃烘箱杀青15~30 min,
65 ℃烘干至恒重称量(m1),风干水分=m1/m×100%。
1.3.2 粗蛋白质的测定
利用海能K1100F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山东海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进行测定。
1.3.3 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
用酸、中性洗涤剂去除饲草中的脂肪、淀粉、蛋白质和糖类等成分后,残留的不溶解物质即酸、中性洗涤纤维。
1.4 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DPS。
2 结果与分析
2.1 苜蓿不同收获高度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由表1、表2可知,苜蓿不同收获高度全株风干水分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差异不显著,当株高为
180 cm时,全株风干水分含量最低,为72.5%;当株高为80 cm时,全株风干水分含量最高76.2%。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粗蛋白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同一植株不同器官粗蛋白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叶>茎;对于全株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而同一植株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茎远远高于叶。
2.2 不同高度及不同部位紫花苜蓿营养成分分析
同一部位不同植株粗蛋白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减少;而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粗蛋白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并且不同高度植株上部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其中95 cm和115 cm上部蛋白含量相差不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9.843%,20.021%。由此可见,最适宜的刈割高度为90~110 cm。
同一部位不同植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而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由少到多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并且不同高度植株的下部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其中180 cm和115 cm下部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差不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3.73%,53.65%。
对于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而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由少到多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并且不同高度植株的下部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其中180 cm和115 cm下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差不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
64.93%,65.80%。
2.3 不同高度及不同器官紫花苜蓿營养成分分析
叶的粗蛋白含量远远高于茎,株高80 cm时叶片粗蛋白含量达到最高,为25.862%;同一部位不同植株粗蛋白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减少,但是继续降低收获高度对于机器的要求更高而且产量无法保证。由此可见,在保证生物产量的前提下最适宜的刈割高度为80 cm左右。
叶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远远低于茎,株高80 cm时叶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达到最低,为19.59%,株高110 cm时茎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为52.71%;而同一部位不同植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
叶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远远低于茎,株高80 cm时叶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达到最低,为30.73%,株高110 cm时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为64.56%;而同一部位不同植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
3 讨论与结论
苜蓿的收获技术是苜蓿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手段。收获时期、刈割高度,不仅影响着苜蓿的质量,也关系到苜蓿的干燥、再生、营养物质含量等。北美等苜蓿生产水平较高地区(美国、加拿大等)苜蓿种植者一般采用蓿质预测公式法(PEAQ)作为判断每年春季收获第一茬苜蓿的最佳时期。本研究结合国内外苜蓿的收获技术做了详细研究,为洞庭湖区的苜蓿收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紫花苜蓿不同高度营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粗蛋白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同一植株不同器官粗蛋白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叶>茎;对于全株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而同一植株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茎远远高于叶。紫花苜蓿生长高度80 cm左右时收获,叶的粗蛋白(CP)含量最高,达25.862%;生长高度180 cm左右时收获,下部的粗蛋白(CP)含量最低,为7.719%;而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粗蛋白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同一植株不同器官粗蛋白(CP)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叶>茎;对于全株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加,而同一植株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茎远远高于叶。综合得出,在洞庭湖区,以生长高度为收获标准,株高在80cm左右时刈割可以得到质量兼优的苜蓿草。
本研究按照苜蓿自然生长高度进行收割,收割梯度没有进一步明确划分,要确定具体的收割高度,还需将研究梯度进一步细化。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湖管理区自然环境[Z].2017-02-2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