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课课堂观察:维度与案例

2018-05-14鲁子问陈晓云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意义建构认知发展语言学习

鲁子问 陈晓云

摘 要:阅读课在严格意义上是基于阅读的整合學习课,是中小学英语的常见课型,其教育教学成效直接关系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为提高阅读课的质量,我们需要观察他人的阅读课。观察阅读课涉及对阅读课的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我们建议从阅读教育的高度观察阅读课,把握语言学习、认知发展、意义建构三个维度,而具体的观察点,则根据每一节课的实际需要与重点而选择设定。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其可能实践。

关键词:阅读课课堂观察;语言学习;认知发展;意义建构

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篇是最常见的课文形态,基于阅读语篇课文的整合学习也是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最常见的课型之一。我们通常直接采用阅读方式进行短文语篇教学,也经常采用听对话理解与阅读对话理解相结合的方式对对话课文进行教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基于阅读语篇课文整合学习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出现重语言、轻意义、少认知的偏差,在短文语篇课文的教学中尤其突出。为此,我们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鲁子问,2010,2016;鲁子问、张荣干等,2016),在本文中,尝试从阅读课的课堂观察视角探讨如何提升基于阅读短文语篇课文的整合学习成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限于篇幅,本文聚焦探讨基于短文语篇课文阅读的整合学习这类阅读课,对可能存在的其他类型的阅读课,本文不展开讨论。

阅读课课堂观察的维度

课堂是教育发生的基本场域,是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学习内容与活动,形成行为与态度积极变化的场域。课堂是否有效,是实现教育预设目的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观察学生行为与态度是否发生预设的积极变化,发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评价课堂教学成效的基本方法。通过课堂观察评价课堂教学成效,有助于教师学习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监督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评估教育经费使用绩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或者说,课堂观察具有学习、研究、评估三种功能。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平常更多地聚焦其学习功能,即通过课堂观察,学习如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实现课堂观察的学习功能,我们需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应学习、可学习之处,这就需要我们有合理的观察维度,而观察维度须有明确的学理基础。

任何阅读课堂学习都是一种促进学生态度发展的活动,建构意义是态度发展的基础。与日常生活层面的阅读不同,课堂层面的阅读并不以获取信息、体验愉悦情感为主要目的,作为一般学习行为,课堂层面的阅读是一种个人发展取向的行为;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行为。二者都指向意义建构,因为只有建构意义,才可能真正形成态度发展。所以,阅读课堂的观察维度首先应该是意义建构。

任何阅读课堂学习都是一种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活动。意义建构需要对价值的认知,价值认知是意义建构的基础,而价值认知需要知识认知,价值与知识的认知都需要方法的认知。所以,任何阅读课堂的观察,都必须有认知发展这一维度。

英语阅读课堂学习当然还是一种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活动,这包括阅读课可能专项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常见的是语篇课文教学中的新语言理解能力、新语言运用能力,而新语言学习自然需要新语言知识的学习。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阅读课的课堂观察需要从语言学习、认知发展、意义建构三个维度进行观察。如前所述,语言学习的二级维度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发展、语言知识学习、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认知发展的二级维度包括知识认知发展、价值认知发展;意义建构的二级维度包括文本意义建构、个人与社会意义建构。这些维度总体上与PISA所界定的reading literacy的维度(OECD,2017)相对应。

确定维度之后,我们需要确定课堂观察的工具。课堂观察的工具可以分为质性观察工具和量化观察工具。质性观察是对课堂的质性判断,其工具可以是书面记录、录音录像等。书面记录指观察者采用纪实性描述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记录。观察者可以记录课堂上教师的指令、学生的行为、各项活动开展的时间、衔接及其效果等等。当然,观察者也可以有选择性地记录课堂操作,而不是如实记录课堂上的一切过程。相对于书面记录,录音或录像只是媒介的不同。尤其是录像,由于录像可以如实记录课堂的一切,并且观察者可以反复观看、分析,因此可以为评价和自我反思提供可靠的数据。

量化观察主要采用观察量表的方式。观察者在听课的过程中记录每项指标的实施情况,给予适当的等级判断,然后进行二次量化,对课堂教学给予应有的价值判断。

一般的教学观察把质的观察和量的观察结合起来进行,比如都会采用课堂观察记录,记录方式也可能相同,只是记录材料的解读方式不同。课堂观察记录的方式很多,纯粹的文字记录、符号记录都可以。记录的对象也可以根据观察目的而确定,比如观察教师语言(teacher talk)与学生语言(learner talk)的关系,观察活动的发起者与评价者是教师还是学生,观察这样的关系怎样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等等。

无论是质性分析还是量化分析,都需要课堂观察记录,甚至都可以采用文字记录、符号记录。这些方式也都可以进行量化记录,只是对记录的解读方式不同,所以设计课堂观察量表非常重要。而课堂观察量表的基础是观察维度与要点的确定,以及对不同维度与要点的权重的分配。权重分配具有人为性,不同的研究者可能设定不同的权重,不同的研究目的也可能设定不同的权重,甚至在不同阶段也可能调整权重。

基于我们对阅读教育的已有研究(鲁子问,2015,2016,2017;陈晓云,2017),结合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应要求,我们认为,英语阅读课的课堂观察维度与要点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观察。

英语阅读课首先是英语语言课,是学习语言的课,是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课,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课,所以英语阅读课的课堂观察必须首先从语言学习维度进行观察。基于语篇与阅读的特性,我们认为,英语阅读课的语言学习维度课堂观察应基于表1中的要点开展(见下页表1)。

从表1可知,阅读课的语言学习这一维度显然包括阅读课应该发展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语篇知识等语言能力的内容,这一维度也包括阅读课相关的学习能力这一素养。

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活动,更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课堂就应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课程,英语阅读课必须是认知发展的课。所以,英语阅读课的课堂观察必须包括认知发展这一维度。认知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我们对英语阅读课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观察,当然应基于英语课程,然后选择相关认知领域作为观察点。基于认知和英语课程特性,我们认为,英语阅读课认知发展维度的课堂观察应基于表2中的要点开展(见下页表2)。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知识的认知,包含在认知能力发展维度之中,对文化意识中的价值、意义的认知,也属于认知发展。思维属于人的认知行为,思维能力当然属于认知能力,思维品质亦在认知发展之中。表2中的认知方法的发展都体现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认知发展这一维度涉及英语学科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三项核心素养。

我们知道,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活动,英语课堂就应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英语阅读课必须是意义建构的课。所以,英语阅读课的课堂观察必须包括意义建构这一维度。基于意义建构的特性,我们认为,英语阅读课意义建构维度的课堂观察应基于表3中的要点开展(见第13页表3)。

显然,这一维度主要指向的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相关意义的建构。

至于是否可以直接使用四项核心素养进行课堂观察,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以上三个维度能更好地突出阅读课的本质特性,而不是各种英语学习活动的共同特性。此即,我们认为,若要重点观察阅读课的阅读本质,语言学习、认知发展、意义建构这三个维度的观察会更指向阅读本质,更指向阅读课的特性,而且这种维度划分对相互交叉的相关素养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区分,故更聚焦阅读本质。

对于以上三个维度,我们可以选择从哪个维度进行观察,或者从哪几个维度进行观察,做出选择的依据是教师发展的目标与阶段,也可以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当我们专注于阅读如何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时,可以选择只进行语言学习维度的观察;当我们希望开展全面意义的阅读教育,而不是常规的阅读教学时,则应基于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观察,而且我们认为这也是英语阅读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从发展學生语言能力这一现实出发进行阅读教学,同时也一定要坚持走向阅读课的远方——阅读教育。

对于三个维度的权重,在三个维度分开进行观察之时,我们可以给每个维度赋予1的全部权重;而进行三个维度综合观察之时,我们建议按照语言学习0.2,认知发展0.25,意义建构0.55的权重比例进行设置。因为,就阅读教育而言,阅读的目标第一在于建构意义(权重0.55),第二在于发展认知(权重0.25),第三才是语言学习与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发展(权重0.2)。若没有建构意义,一节阅读课会失去55%的价值;若没有发展认知,一节阅读课会失去25%的价值;一节阅读课若只进行了语言学习,发展了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哪怕是发展了阅读理解能力,也只获得其20%的价值。显然,在阅读教育层面上,尽管语言学习是阅读课的基础价值,但阅读课的最重要价值在于意义建构,其次在于发展认知。具体观察点也会随着阅读课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变化、丰富。

基于目标的阅读课三维度综合课堂观察案例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堂观察也应有明确目的。课堂观察的目的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形态:一是来自教师自身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者课堂观察活动组织者预设的观察目标,如教师预设的目标之一是通过批判性阅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或者组织者明确表示,将向我们呈现一节批判性阅读研讨课,显然是要求或建议课堂观察者重点观察这节课的批判性阅读的特性,如批判性意义建构、批判性思维发展等;而若教师预设的目标是新课文中的新语言教学,或组织者明确表示,将向我们呈现一节新教材课文中的新语言的教学研讨课,这显然是要求或建议课堂观察者重点观察教材课文阅读教学中的新语言学习方式等。二是来自学习者自身,我们观察一节课,可能是带着自身的目的去观察的,如我们希望学习如何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或者学习如何开展帮助困难学生学会阅读的小组合作阅读,因此课堂观察重点是我们自身的目的。三是第三方要求的观察目的,比如课堂监督的教学观察,我们通过课堂观察进行教师教学质量和/或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甚至通过课堂观察了解、评估互联网的使用程度与成效等。

限于篇幅,此处仅讨论基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观察。以下课堂观察表和观课记录中的目标为教师预设目标,分值为观课组织者在课前设置,观察记录和得分为课堂观察者随堂的记录和打分。

从观察可知,这节课预设目标符合前述阅读课的目标,而且成效较好。显然,基于教师预设目标的观察使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合理设计预设目标、如何实现预设目标。

由此可知,了解教师预设教学目标对课堂观察非常重要。在实际的课堂观察中,我们要尽可能在课前获得教师的教学设计,基于此进行针对性观察。若我们观察之前无法获得教学设计,则可先进行观察,记录课堂教学活动,然后再 基于表1、2、3所述维度与要素,分析其成效,从而达到对教学实施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目标及其成效的评价与分析。

参考文献

OECD. 2017. Defining Reading Literacy, PISA 2015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Science, Reading, Mathematic, Financial Literacy and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revised edition [M] Paris : OECD Publishing.

陈晓云. 2017. 基于深度提问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实践分析[J]. 英语学习(教师版). 17(06)

鲁子问. 2010. 英语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子问. 2015. 批判性阅读的性质与教学实践思路[J].英语学习(教师版). 15(09)

鲁子问. 2016.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原则与策略[J].英语学习(教师版). 16(08)

鲁子问. 2016. 公开课的上课与观课[J].英语学习(教师版). 16(09)

鲁子问等. 2017.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 17(01)

鲁子问, 张荣干等. 2016. 公开课观课和评课的方法与策略[J] 英语学习(教师版). 16(09)

猜你喜欢

意义建构认知发展语言学习
众人拾柴火焰高
关于情景认知与意义建构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扎根语言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让英语教学闪现创新智慧的灵光
社交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用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阅读本质的多角度思考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播和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