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促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018-05-14李静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题单元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

李静

摘 要:海淀区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强调围绕某一意义主题,综合考虑语言、文化、生活、平行学科知识等,以单元任务为载体,整体设计和规划学习进程,使学生借助优质学习资源,围绕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历,促进认知迁移,发展其语言和思维能力。这一策略旨在帮助教师走出被动执行课本的局限,拓宽教学思路,深入学生研究,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实践,提升专业素养。

关键词: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背景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与推行,标志着我国的素质教育进入到新的研究和实践阶段。受此影响,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还要关注学科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健康生活。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理念、视野和专业素养决定着学科教育的品质。学生发展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其前提是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笔者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有着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区。无论是践行新课程理念,还是教育创新方面,我们都认真学习并积极参与研究。然而在实践中也发现,虽然老师们努力在教学中增加“思维”和“情感”等活动,但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我们的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分析后发现,导致教师无法较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原因有三:

1.过于依赖课本和教参

以往教学中,教学内容、进程、方法多是由所使用的教材规定的。而教材是由出版社、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或提供的,教师的任务多是按照课本、配套教学资料、测试试卷和标准答案等开展教学。一些教师的日常教学只是课本和教参的简单照搬者,缺乏审辩思维和创新意识。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思路受限,视野狭窄,思维单一,缺乏课程设计和资源整合的能力。还有很多教师不知如何依据学情和核心素养理念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不敢或不能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

2.教材解析和单元整体设计能力亟待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的王蔷教授曾经不止一次在培训中强调:“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材料解读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反思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碎片化,重知识(词句),轻语篇(语境、意义、内容)、轻整体(单元、主题、内容的架构)” “教学模式化,表层化,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单课时或单元教学设计以线性设计为主,缺乏结构化和立体化设计”“缺乏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忽视对语篇意义的探究,语言学习与主题意义割裂,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存在贴标的现象”等问题,均是源于教师对教学材料解读不够。

对教材的解读,除深入剖析某一教学文本之外,还包括对单元整体设计、课时或板块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单元间的关联分析。在日常教研中,教师们多是对某一课时进行深入的研磨,在某一个教学节点上做深入的挖掘或发散,缺乏对单元整体设计的解读和分析,忽视单元主题意义和各课时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导致单元教学总目标和课时目标割裂,单元主题和各课时内容、语境等缺乏内在逻辑关系,输入与输出不一致等问题,引发诸多课堂矛盾。此外,教师也缺乏整体统筹和规划单元教学的能力。

3.教师人文素养意识较弱

在一些课堂中,学生的语言学习仅停留在“学语言知识”的层面,教师没能关注到语篇中的主题意义和育人价值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致使知识、技能目標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割裂。一些课堂活动活泼有余,但很少涉及问题解决、互动研讨、实践分享等高阶思维,学生多是在机械、单一地重复说英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实践。这些问题源于教师还未真正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语言承载着生活、文化、思维、情感等,当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时,学生才会学得更好。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的学情研究,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倾向、背景经验等,结合当今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融入现实生活的素材,转变学习方式,设置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学习活动,才能在英语学科中真正实现学科育人。当英语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当生活、文化、情感、思维等成为英语课堂上教师着重关注的内容时,英语学科才能真正进入到“素养时代”。而这些能否实现都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素养,教师的素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核心素养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

为此,笔者尝试通过“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提升学科教育教学素养,以学科育人的思想整体规划和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和进程,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意识、培养学习能力。

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界定

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2015)指出,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是儿童在学习文本中获得或萃取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价值词语,即是文本的核心,也是精神生命的内涵。Joan & Crandall(2014)对主题的定义为:A theme is a“big idea” that connects language with content and culture。由此可见,语言学科教学中的主题强调的是蕴藏于某个语篇或单元各课时中的核心思想,指向语言意义、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这是因为语言的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内容和文化为依托,使学生能够围绕主题交流思想,分享情感和经历。

基于此,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界定如下:

1.主题

本研究的“主题”不等同于英语课本中的单元话题或章节标题,而是在梳理和分析教材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所提炼出来的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思想和内容任务。本研究涉及的单元主题可分为三类:基于课本单元或章节内容所提炼的学习主题;由跨教材、跨单元、跨章节内容整合而生成的学习主题;由跨学科内容整合而生成的学习主题。

2.主题单元

主题单元强调的是围绕主题而设计的系列学习进程,即:基于主题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或重组,进而形成彼此关联的系列教学活动,通常需要若干课时完成。主题单元与话题单元的不同在于,话题单元是以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进阶为主线,遵循的是“话题—功能—结构—活动”的设计思路。因此,一些单元课时间的情境、内容和任务并无较强的内在关联。主题单元则是以主题意义和任务为主线,兼顾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进阶,遵循的是“主题—任务—内容—语言—活动”的设计思路,强调单元各课时间的情境、内容、任务和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这样可以避免课时间的重复和脱节,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进程中体会情感价值,培养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本研究强调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策略,即:围绕某一意义主题,综合考虑语言、文化、生活、平行学科知识等,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兼顾语言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整体设计和规划学习进程,使学生借助优质学习资源,在探究活动中围绕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历,促进认知迁移,发展其语言和思维能力,形成文化理解和价值观,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这一策略旨在帮助教师走出被动执行课本的局限,拓宽教学思路,深入学生研究,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实践,提升专业素养。

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要点

1. 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流程

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共分为“研读教材,整体把握单元设计意图;调研学情,了解学习需求;反思教学,寻找改进突破点;参照核心素养和生活实际,提炼单元主题;搜集、参考资源,丰富设计思路;理清教学主线,确定单元目标与任务;围绕主题整体规划单元学习进程,合理安排单元学习结构;设计课时教学活动,落实学习体验;融汇资源,优化学习材料;设计灵活多样的持续性评价方案,监控教学进程”等步骤。提炼这几个步骤的关键词,就可以形成“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流程图”(见图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路径起点通常是从反思和改进以往教学不足进入的,经过各要素的分析、设计、选择、修改、审核等加工后,形成教学整体方案和具体课时计划。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使设计方案更合理,使教学实践更有效。

2. 深入理解教学材料,精选主题,为语言学习创设更为真实的应用空间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能够剖析出教学材料中蕴含的育人价值,结合学生实际和发展需求提炼出有价值的意义主题,并设计相应的任务。一个好的主题有助于创设更真实、更有意义的情境。教师要将英语学习和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在语言本身,将文化、生活、情感、思辨等融入语言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交流思想,分享情感和经历。

怎样才能从以功能、话题为主线的教学材料中提炼具有育人价值的主题意义和任务呢?首先,教师需要对原教材单元的语言知识和内容结构进行细致的梳理,并在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反思教学内容的生活意义,挖掘教材内容隐含的价值意义。

以往教师多是从语言知识和技能角度分析教材,教学目标多停留在语言知识表面。如果我们从“主题意义”和“内容结构”出发,换个视角看话题,就会发现语言所承载的真实意义。在提炼单元主题时,可以参考图2中的要点提示。

3. 开展主题单元教学设計的要点建议

开展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目的是以深度备课促进深度教研,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

(1)开展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所需的专业能力

为了切实将核心素养理念落实于学科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课程实施的被动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实施者。核心素养理念既是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也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具有良好人文意识和情怀,善于发现教材和学习中的育人价值;

具有审辩思维品质,能深入解析教学材料(对教材进行客观、科学的评鉴,能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核心素养、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等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丰富和完善);

能有效开展学情调研(深入研究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认知能力、生活经验、情趣倾向等特点);

能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并能有效鉴别、筛选、重组教学资源;

能对教学实施的状况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评定,并能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锻炼和培养课程建设能力(研究、开发、设计、实施、反思、调整课程的能力)。

(2)重视学情调研,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学情调研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和生活实际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学习内容并不是指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而是该话题所涉及的生活内容和学生背景经验。如:针对五年级Travel话题,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是否有过旅行的经历(去过哪里?怎么去的?做过什么?最感兴趣或最难忘的是什么?),假期是否有外出旅游的计划等。结合一年级Drinks话题,教师需要调查一年级的小学生日常最喜欢喝的饮料是什么,是否能够甄别、选择健康的饮料,是否具有良好的饮水习惯等。这些虽然表面上看似与英语学习无关,但却能使教师真正走近学生的生活,发现学生真实的生活问题,从而为语言学习找到真正贴合学生需求的内容支持,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真实的表达,实现语言、思维、品格、问题解决能力的协同发展。

(3)基于主题整体把握、规划单元学习进程

主题单元教学强调围绕有育人价值的内涵主题,通过单元任务明确教学主线,整体设计单元学习进程。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整体、全面的分析,通过总结、归类和比较发现教材的内涵和逻辑,理清教学主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只关注某一教学板块而忽略全局”的备课现象,加深对单元课时间内在关系的理解,强调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和规划,避免教学出现碎片化和表面化。教师对教学的把握要从基于语言的教学转变为基于现象的教学,遵循“主题—任务—内容—语言—活动”的设计思路整体设计教学进程,强调单元教学情境、内容、任务和语言的统一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4)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导教师从“知识时代”的教学走向“素养时代”。在知识飞速更新的现代社会,“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力”比“学历”更重要。因此,聚焦核心素养,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我们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改进的目标之一。如果只改变内容,而不改变实质性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学改进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有了更加凸显人文内涵的文化主题,有了结构和内容更加豐富的学习材料,有了具有挑战性的主题任务,就更需要多元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结语

为了更好地展现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研究过程,本系列专题将通过“Have a Great Weekend”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和三名实验教师的研究反思进行细致说明。其中,“Have a Great Weekend”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主要是呈现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为教师们开展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教材整合研究提供样例。三名实验教师的研究反思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调研、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细致介绍“Have a Great Weekend”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过程,并提炼方法与策略。

通过参与此次研究,实验教师表示从被动执行课本到对课本进行调整和完善,再到基于主题和学情开发和设计英语课程,其教育视野和备课思路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教学理念和思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开展“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对帮助教师实现深度教研,并对推动小学英语课程建设的丰富与完善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窦桂梅. 2015.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Shin J.K. & Crandall, J.A. 2014. Teaching Young Learners English: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Boston: National Geographic Learning.

猜你喜欢

主题单元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
让主体性活动推动整体阅读教学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主题单元教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