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性与盈利性双重目标的冲突关系研究

2018-05-14郭淑娟

财讯 2018年27期
关键词:支农双重余额

郭淑娟

始于2003年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农村商业银行逐渐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需要面对既服务“三农”又实现盈利的双重目标。本文基于2011-2016年x市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对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的冲突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间的矛盾在实践中是能够得以调和的,双重目标在农村商业银行运作过程中可以兼顾实现。

农村商业银行

支农 盈利 双重目标

引言

农村商业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第一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宗旨,特别是服务城乡统筹建设的现实需求,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不能脱离“三农”。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要努力推进力求“上市”谋求资本的不断壮大,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下乡”从事带有半公益性质的扶持“三农”。同时,一些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主客观条件的改善(例如“三农”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配套机制的完善)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甚至抵消两者之间的冲突。因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农村商业银行的双重目标的冲突是否可以缓和。

实证分析

本文以2011-2016年x市四家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数据,其中A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为2013-2016年,B、C、D三家农村商业银行在2013年完成了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A农村商业银行在2015年完成了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依据Yaron方法对x市四家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性与盈利性双重目标的冲突关系进行研究。

(1)支農性目标

1.存贷款余额

在农村,农户的储蓄和贷款大多发生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资金,所以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余额也反应了它在支农的覆盖面和增长扩大的情况。如果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存款余额及其增长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在对目标客户的覆盖面方面是增加的,说明农村商业银行加大了支农的力度。

由分析可知,x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的余额在逐渐的增加,虽然在初期增长缓慢,但是后期改革逐渐产生效果,存贷款余额增长迅速。

2.涉农贷款

A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对“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丰富配套金融服务产品,推出精准扶贫“特惠贷”、“援学贷”、“老来福”、“新居贷”、“产业贷”、“康复贷”、“两变贷”等贷款品种,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户的信贷需求。B农村商业银行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特惠贷”和“黔微贷”为主,产品基本覆盖“三农”和中小微企业领域。C银行的“致富通”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特惠贷”贫闲农户贷款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全力投放信贷资金支持当地农户的发展。D银行大力发展精准扶贫“特惠贷”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商易贷、贵同信贷通、个人经营性贷款、黔微贷等。

由分析可知,四家农村商业银行在改制后涉农贷款均大幅提高,支农力度明显增加。

3.网点数量

四家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6年末的网点数量如下图所示,基本实现了区域网点的全覆盖,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三农”。

综上所述,四家农村商业银行在2011-2016年的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和涉农贷款一直不断增加,网点数量基本覆盖全区域,这说明其支农力度也不断加大。

(2)盈利性目标

本文计算补贴依赖指数时采用Yaron(1992)的模型,并根据农村商业银行实际情况作了如下调整:

SDI=农村商业银行所获年净补贴/年均利息收入

其中A:从央行获得的低息和无息再贷款的平均余额。m:社会机会成本,可以用平均存款利率代替,为便于计算,本文用银行存款基准利率计算。c:实际支付的借款利率一农村商业银行向央行支付的支农再贷款利息支出 /A,由于再贷款利率不详,因此,此项统一为0。E:所有者权益。p:调整后税前利润。K:收入捐赠与费用折扣之和。从x市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商业银行未获得额外的收入捐赠,只是根据改革政策,享受到税收减免、保值贴保息和专项票据利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本文K取于此。LP*I: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息收入所得。

由分析可知:四家农村商业银行SDI值从2011-2016年整体趋于递减,这说明四家农村商业好的盈利能力较好,尤其在2013年以后,SDI值大幅减小,这表明在改革推动下,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实现了可持续性。即使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平均贷款利率、取消所有的补贴,其发展仍能保持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风险状况的识别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机制转换与效益增长的联动,通过借助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有效实现了资产升级,提高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根据实证分析可得,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性与盈利性双重目标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是可以兼顾的。

2.从四家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前后效果来看,改革后四家农村商业银行在支农和盈利方面均得到很大的提高。

(2)政策建议

1.坚持以双重目标为宗旨,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管水平。在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在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将农村商业银行打造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农村商业银行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宗旨。农村商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必须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

2.建立政策配套机制。地方政府应对支农贷款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返还、损失补偿等优惠政策;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不应局限于弥补支农资金缺口,更应发挥政策导向和引流作用,以及对涉农票据实行差别的再贴现率等,吸引农村信用社加大支农贷款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最终实现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营与支持三农在实践中的统一。

[1]吴俊杰,周再清.基于DEA模型的金融支农效率研究[J].求索,2009(9).

猜你喜欢

支农双重余额
乡村振兴致富路越走越宽
2020,余额不足
农业农村部将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流程的双重逻辑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
学写双重否定句
5月广义货币增长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