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黄瓜春季大棚栽培的定植管理

2018-05-14郭立曼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黄瓜

郭立曼

摘 要 黄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植物,将春季大棚栽培技术运用在黄瓜的培育中,可提升黄瓜的栽培的质量及产量。春季大棚黄瓜栽培技术包括种子的选取、处理、播种、育苗以及定植等,要想有效提升黄瓜的质量及产量,就需要对这些环节加强管理。在黄瓜春季大棚栽培的定植管理中,黄瓜对于土壤温度以及气温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一定要结合黄瓜的生理活动进行温度管理。基于此,对黄瓜春季大棚栽培的定植管理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黄瓜;春季大棚栽培;定植管理

中图分类号:S64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11

黄瓜对于地温以及气温非常敏感,即使温度出现

1 ℃的变化,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比如,若是温度太高,黄瓜的呼吸作用就会变快,导致消耗过大。此外,黄瓜是浅根系农作物,所以其根量少且缺乏耐旱性,地面叶面积很大,对于水分的需要量大,若水分不够,就很难实现增产的目标。由此可见,黄瓜的春季大棚栽培定植管理是非常细致化的工作。所以,需要加强对黄瓜春季大棚栽培定植的管理。

1 土温、气温对黄瓜栽培具体影响的分析

黄瓜是一种相对“娇气”的蔬菜,其对土壤的温度及气温都非常敏感。若是种植环境的气温相差2~3 ℃,或土壤的温度相差1~2 ℃,黄瓜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1]。所以说,对种植环境温度的管理,必须要根据黄瓜的生理活动入手。在白天时,尽可能地延长光合作用适宜温度的时间,可使黄瓜合成更多的糖分。不仅如此,还需要尽可能避免过多的呼吸消耗,这样就能够让黄瓜在晚上时,以最快的速度把糖分从叶部转运到根部。

黄瓜光合作用最适合的温度是23~25 ℃,若是温度过高,就会导致黄瓜呼吸消耗过多,从而减少了糖分的积累。在35 ℃时,黄瓜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呼吸消耗是相同的。但在实际的种植环境温度控制管理中,也没必要将这个原则当成条规执行[2]。

地面的温度对黄瓜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些刚刚种植的黄瓜,地温还比较低,因此需要马上进行闷棚。即使气温短时间超过35 ℃,也不能放风,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地温,尽快缓苗。黄瓜在夜间糖分运输的速度和温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在晚上20 ℃时,黄瓜能够在2 h内完成糖分的运输;在16 ℃时,黄瓜则需要4 h才可以完成糖分运输过程;而在12 ℃时,黄瓜则需要花费6 h以上才能完成这个过程[3]。

夜间大棚中的叶温和气温是相同的,若是气温低于10 ℃,那么第二天黄瓜的光合作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会导致光合作用下降10%以上。因此,通常都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大棚中的最低气温在12 ℃以上。

大多数情况下,黄瓜定植7 d以后即可缓苗,在缓苗的过程中,不需要太高的温度,也不需要放风。若是存在双层覆盖,就需要在早上及时揭开,这样做可以尽快利用太阳的辐射热,提升土壤的温度。在黄瓜缓苗的过程中,土壤温度对于缓苗的影响超过空气温度,缓苗完成以后,还需要结合天气的状况适当的放风,需要保持在24~28 ℃,且时间要超过8 h。不仅如此,还需要注意把握好下午放风结束的时间,且在夜间时,让大棚当中的最低温度保持在12 ℃[4]。黄瓜对于土壤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其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是12 ℃,在30 ℃时,黄瓜的植株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衰老情况。通常是20~25 ℃最为合适。

2 黄瓜春季大棚栽培的定植管理的关键点

在黄瓜春季大棚栽培定植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放风和关风,在黄瓜定植以后,还要中耕松土,从而提升土壤的温度。在采收的中后期,还需要降低土壤的温度,从而延缓黄瓜的衰老。定植以后,土壤的温度较低,那么对于黄瓜吸收矿物质营养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具体来说,造成影响程度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磷、钾、氮、钙、镁,这也是黄瓜在早期容易出现缺磷症状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黄瓜定植的初步阶段,提升土壤的温度有着很大的作用[5]。

由于温室效应,大棚中的气温上午比土壤的温度上升要快很多,而上午也是黄瓜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时刻,若是土壤的温度较低,那么黄瓜对于水分以及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以及供应就显得不够,它会严重影响黄瓜的光合作用。所以,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土壤的温度[6]。黄瓜是浅根作物,其根量较少,却缺乏足够的耐旱性,地面以上的叶面积较大,水分的蒸发量也很大,黄瓜的果实含水量通常达到90%以上。若黄瓜在生长时不能满足水分,便很难实现有效的增产。

缓苗的第一步就是让根系成活。所以,土壤中一定要有足够的水分,但若水分含量过多,又会导致土壤的温度下降,其中的氧气含量也会减少,这样对于新根的生长也十分不利。在黄瓜定植3~5 d之后,若是生长点出现嫩叶,也就说明已经缓苗。

通常来说,在定植时,如果水分的浇灌不够充分,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那么缓苗后土壤就会显得比较干燥,这时就需要运用暗浇法,在午前浇一次水,如果土壤显得比较湿润,就不需要浇水,这样就能够让黄瓜的根系有效的吸收肥料以及水分,促进秧苗的茁壮成长。

在根瓜刚刚生长,还没有坐住,为了避免茎叶徒长,引起化瓜,这时往往不能浇水。这是由于浇水会导致地土壤温度的下降,引起寒根等情况的出现。对于土壤水分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一定不能够过度,除了随时需要结合黄瓜幼苗的生长长相展开诊断,还需要结合土壤的水分状况,决定是否进行浇水。

当黄瓜进入结果期时,温度和气温都已经提升,黄瓜茎叶和果实的生长一起进行,果实连续不断地采收,对于水分的需求会变得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株黄瓜每天都能够消耗4 kg的水分,因此需要加大灌水量,需要2~3 d浇一次水,浇水的时间正好处于早上和晚上,而且早上浇水的效果是最好的。一直到黄瓜顶瓜生育阶段,黄瓜的植株就会开始衰老,这时其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会逐渐减少,但因回头瓜还在生长中,气温也变得更高,对于黄瓜的水分灌溉依旧需要重视。

3 结语

黄瓜对于气温以及土壤温度非常敏感,因此,在黄瓜栽培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注意对气温以及土温合理、细致的调控。具体来说,需要保证黄瓜光合作用处于最合适的温度,这样有利于其光合作用物质的积累,这对于其夜间的糖分运输速度有着很大影响。通常来说,定植后一周就可以缓苗,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太高的温度,也不需要放风。定植管理除了要及时放风以及关风,还需要及时中耕松土,从而提升土壤的温度。除此之外,黄瓜对于磷钾肥的需求也很大,最好就是将尿素和复合肥轮着使用,并且要及时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1] 王铁臣.北京郊区2014年春季大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J].中国蔬菜,2015(3):78-81.

[2] 马燕芹,孙成洋.迷你黄瓜春季大棚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4,27(3):59,61.

[3] 贾利元,靳秀丽.黄淮海地区水果黄瓜春季大棚栽培技术[J].蔬菜,2013(7):52-53.

[4] 丁进府,刘杰.春季大棚黄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6,99.

[5] 孟焕文,程智慧,陈燕君,等.黄瓜新品种春季大棚栽培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2):106-114.

[6] 劉向阳,田忠.黄瓜春季大棚栽培定植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2(11):10.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黄瓜
黄瓜是绿的,为什么叫“黄瓜”
黄瓜
黄瓜
黄瓜
咸菜的奥秘
斗智斗勇野黄瓜
黄瓜
不绿的黄瓜俏市场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
凉拌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