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
2018-05-14迟方正
迟方正
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如何获得,属于哪一个层次,如何运用估值技术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在公允价值的日常应用中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市价法、成本法和收益法是公允价值估值的主要手段。本文对公允价值估值方法的使用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公允价值 估值方法
一般而言,在活动性较强的市场中,公允价值以市场报价为基础,而在活动性低的市场的中,则需要采用估值来确定公允价值。估值方法包括市价法、成本法和收益法等三种方法,具体到应用中则有类似项目法、重置成本法、折现利率法、期望现金流量法、期权定价模型、期权调整扩展模型等等,本文重点分析了收益法所涉及到的具体方法的应用。
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次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估值的结果往往所属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的公允价值的确认采用相同资产或者负债在金融市场上直接的报价进行计量,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则使用估值技术,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市场中的观察调整值,例如利率、汇率、期限、现金流量等,利用相似的价值,通过调整测算得出公允价值。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需要使用估值技术以及不可观察调整值,即无法从市场数据中取得明确的调整值,只能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
前两个层次的公允价值可以在市场交易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方便获取,且使用的调整值能够从市场中直接获得,如:利率、汇率未来现金流等,得到的公允价值比较明确可靠;而第三个层次的公允价值则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之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认资产或负债的价值,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信用风险、市场波动率、相关性、回收期、供应周期等等,在计量时不宜控制,可靠性较低。
各种估值方法及其适应范围
(1)市价法
市价法是指利用相同或者相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
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市价法主要是适应于股票类有活跃交易市场的有价证券、为销售而处置的长期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非上市公司股权公允价值的估值,往往也会用到市场法。
在运用市價法进行公允价值估值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类似项目法、市场乘数法。使用类似项目法时市场参与者以公开报价为基础,根据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例如,资金状况、报酬率、出售和使用的限制等,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以确定公允价值。市场乘数法则是一种使用可比市场指数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方法,包括上市公司比较法、交易案例比较法等,用到的指数包括市盈率、市净率等。
选择市价法估计公允价值时,首先需要确定目标类比物,类比物确定后,对比分析各计量对象或数据,综合评价选出最合适的估计值才能成为公允价值。
(2)成本法
成本法又称重置成本法,是重置相关资产的服务能力所需金额的估值技术。现行成本法适应持有并长期使用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估值。使用成本法时需要考虑折旧、损耗、手续费等要素,因此,在计算重置成本时,并不是指重置全新资产的成本。结合资产评估的方法,可以总结出,利用成本法时可以借鉴的具体方法包括回收净值法、购买成本法等。
(3)收益法
收益法是企业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当前现值的估值技术。目前,企业经常使用的收益法下的估价方法包括:折现现金流量法、期权定价模型等,其中,折现现金流量法是企业在实务中比较常用的手段,包括:折现率调整法、期望现金流量法等。
收益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确定债券类金融工具、基金、信托、无形资产及现金流出容易确定的的负债等的公允价值,使用该方法时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时间期限、折现率与风险因素等的确定尤其关键。
折现率调整法和期望现金流量法是企业在实际应用收益法进行公允价值估值时最常见的方式,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最多。
折现利率调整法是使用在估计金额范围内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和经风险调整的折现率的一种折现方法,因此,折现利率调整法适应于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等有固定未来现金流或合同现金流的资产或负债的估值。而这些有固定现金流量的资产或负债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债、国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工具等资产或负债,另一种是一般企业债券、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等资产或负债。
在对前一种资产或负债用折现利率调整法进行估值时,因其风险小、未来现金流量稳定,使用的现金流量主要是合同现金流量,期限为合同约定的期限,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来自市场上交易的类似债券的可观察市场利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公允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的的关键就是要确定折现率。考虑到这些债券或金融工具的信用等级高、风险小,现金流量稳定,因此经调整的折现率采用来自市场上交易的类似债券的可观察回报率,而AAA级债券的可观察回报率或同期无风险报酬率可以作为这些资产或负债的经调整的折现率。
而对后一种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折现率调整估值时,一般而言企业都会签订相应的合同,其未来现金流和回收期限都有相应的约定,都可以使用合同中的规定,但确认最重要的要素折现率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企业的经营业绩、面临的风险、财务状况、使用金融工具的目的等各不相同,因此,各种资产或负债适应的折现率也各不相同。此处,应使用经风险调整的折现率,经风险调整的折现率,可以认为是无风险收益率加上投资者因持有该金融工具而要求的风险溢价。而要确定经风险调整的折现率,一般采用的即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E(ri) =rF+[E(rM)-rF]Bi;这其中无风险报酬率可以使用当期国债的利率,而要确定风险溢价所要求的B的值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财务状况、经营风险、回报期限、未来预期等等众多因素,在对比分析时还要加入许多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得出的折现率变动性比较大,所折现的公允价值也就不尽相同。因此一般企业在使用该种方法估计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出的估值尽管不同也要做到合理。
期望现金流量法所使用的现金流量是对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进行了概率加权,最终得到的期望现金流量不再以特定事项为前提条件,这不同于折现利率调整法所使用的现金流量。这种估值方法主要适应于短期债务、合同没有约定未来现金流等没有固定现金流量的金融工具的估值。其应用的关键就是确定各现金流量出现的概率。
在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进行估值时,鉴于未来现金流量蕴含的不确定性,需要对未来金融工具的现金流人或流出量的概率进行估计,这就需要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综合考虑回收期、信用风险、市场需求、企业经營业绩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用各个概率来表示现金流的可能性,用加权平均后调整的现金流量来表示可能的金额。
调整得到现金流量后,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折现得到公允价值。一是从以概率为权重调整得到的期望现金流量中扣除要求的风险溢价,得到确定等值现金流量,并按照无风险收益率对确定等值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从而估计出公允价值,折现率可以采用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或国债收益率。二是在无风险收益率的基础上加上风险溢价要求的折现率,得到期望回报率,并使用该期望回报率对以概率为权重调整后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从而估计得到公允价值,可以使用相关模型来估计期望回报率,例如,资本定价模型,使用方式和注意问题与折现率调整法的一致。
使用估值方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工具市场并不是很活跃,一般使用收益法对资产、负债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
在使用收益法进行计量时,首先要确定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如果现金流量不稳定,则采用期望现金流量法,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现金流量进行概率加权,再确定经风险调整的折现率。如果现金流量稳定,则经风险调整折现率之后就可以使用折现利率调整法计量公允价值。在确定各种可能的现金流量时,要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判断各现金流出现的概率,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切记只以财务人员的主观意忐来判断决定,否则计算出的现金流量就会偏离了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
经风险调整的折现率一般采用来自市场上交易的类似金融工具的可观察回报率,此类回报率一是容易获得,二是比较可靠,得到的公允价值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若不能获得相似的可观察回收率,经风险调整的折现率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如果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从市场上得到相关系数的数据是比较闲难的,需要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选择,而且从市场上得到的数据还需要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整,才能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到预期的折现率。
为了使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更加准确,在使用估值技术计量时应该尽量使用可观察的调整值,在保持资产或负债价值公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计量过程中数据的调整。
[1]郝振平,赵小鹿.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2]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3]胡庭清,谢诗芬.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17年第7期
[4]方天雨.收益法在计量债券公允价值中的应用一以国有四大行为例.江苏大学.2016年6月
[5]吕沙,李洋.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研究.会计之友[J] .2010年l(上)
[6]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7]王晓芳.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在新准则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