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模式下农特产品推广研究
2018-05-14李玉乐
李玉乐
“电商+农特产品”能够有效调节农特产品市场衔接问题,改变农特产品经营模式与运行机制和流通状况,为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銷售提供发展渠道。本文以河南省贫困地区为立足点,分析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推广现状、基础配套不完善、主体接受度不均衡、组织化程度不高、质量标准低、资金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电商配套设施与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特产品组织化程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培养专业性人才等促进河南省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的建议。
河南省 电商扶贫 农特产品
农特产品电商推广现状: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之一,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给河南省带来了丰富的农特产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农特产品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销售成了难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解决了农特产品与市场之间的阻碍,但是农村特别是尚未脱贫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缓慢,仅有少量的微商个体,规模较小,针对农特产品推广的电商平台鲜有涉及。农特产的推广与大市场严重脱节,形不成规模效益。
在脱贫攻坚的大势下,河南省将电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基于此河南省农特产品推广状况有所转变,但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如:完整的农特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发展缓慢,农业生产者参与电商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专业型人才匮乏等等。因此研究电商扶贫模式下农特产品推广问题很有必要。
农特产品电商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电商配套设施方面
1.农村贫困地区电商基础设施不完善
河南省贫困农村多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由于农业收益性,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因此农村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普遍比较落后,路网的规划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农特产品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导致储存时间和配送时间与距离等方面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与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快捷便利不相适应;同时网络宽带普及率不高、网络信号不稳定、速度慢、网络资费相比发达地区依然较高等问题限制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另外由于农村贫困地区,文化水平整体素质不高,思想固化,从事农特产产品经营多是留守老弱群体,支付宝、微信支付、电子银行等新支付方式在农村普及率不高。这部分群体对新支付方式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物流配套设施不健全,技术落后,成本高。
乡镇及农村缺乏发展农特产品所需的快递物流,对于农特产品而言,尤其是生鲜农特产品因保鲜程度要求高进行运输、配送所需的冷藏冷冻设施设备及车辆,然而农村地区冷链物流成为短板,现有的物流技术比较落后。基本上是人工操作,缺少农特产品自动分拣系统,更没有安装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用以跟踪监控物流运输及配送情况,落后的物流技术影响农特产品网上订单的配送效率、加大了配送成本。
(2)电子商务方面
1.经营主体对电子商务接受度不均衡,专业人才匮乏
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主体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能力。受限于教育水平、传统交易习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等因素,部分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很难在短期内建立互联网思维、熟练掌握电商实务操作。在文化环境较差和社会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和乡镇,专业人才的匮乏限制了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2.农特产品电商体系不健全、运营制度不完善
电商平台整合力不强,电商协会作用不明显,仅仅是各区县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沟通不畅,散兵作战,相互竞争,未能抱团合作、尚未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部分领导对电商扶贫工作不重视,缺乏顶层设计,架构不明确,导致经营混乱。
(3)农特产品自身方面
1.特色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整体来说,河南省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程度及专业分工协作程度偏低,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畅销农产品不受订单限制,滞销农产品过多依赖订单农业”的现象依然存在,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活力不足,未能有效地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接,规模与市场优势不突出。不利于特色农产品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2.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
特色农产品生产分散、品种繁多的特点使其标准化生产难度较大,即使部分产品有标准体系,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面对大量小规模的经营主体,要严格实施也有一定难度。就目前而言,除部分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外,绝大多数特色农产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标准化程度不高。但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特产品的品质要求会不断提高。同时,就电商而言,网上交易的虚拟性、风险性也对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包装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这样,标准化程度低、粗放式生产加工的特色农产品,就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
3.特色农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不大
特色农产品虽然品种繁多,消费量大,但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思想的影响,品牌培育整体滞后,品牌推广宣传力度不大,营销方式手段单一落后,造成特色农产品尽管品牌不少,但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名牌不多,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和高附加值。品牌培育、拓展能力不强,削弱了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政府方面
对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推广来说,资金问题是大问题。从政府政策支持的层面来看,对于电商扶贫的专项资金投入仍然不足,部分专项扶贫资金拨付不及时,使得电商扶贫工作无法按计划顺利推进。同时存在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针对农特产品经营主体的贷款政策不够完善,制约了电商扶贫工程进一步发展。从融资渠道来看,乡镇金融机构和民间电商平台无法涵盖到农村电子商务的所有需求面,地方政府与互联网融资机构的合作也不够深入。
对策及建议
(1)加大电商扶贫基础設施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力争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实现宽带或光纤入户。同时,农户入驻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天猫和京东等),需要工商登记注册,政府应该在农村贫困地区实施工商登记便民措施,确保农民顺利入驻电子商务平台。同时,电子商务配套的电力、公路、电子商务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应加大建设力度。
(2)加大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应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电子商务配套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快递网点全覆盖,加大冷链物流体系和配送中心建设,需要创新设计物流模式,如鼓励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与城市社区直接对接,开展“基地+社区直供”电商物流模式,利用社区便利店、快递网点和自提柜等。
(3)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高农特产品标准化程度,打造品牌优势
特色农产品电商要有品牌意识。各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可以通过强化与农村淘宝、京东、苏宁云商等大型电商平台和中粮我买网、天天果园、鲜易网等垂直电商平台的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营销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的特性,注重大数据下的数据挖掘分析,在品牌化包装的基础上实施网络精准推广,积极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尤其是核心龙头企业,一定要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注重树立品牌形象,打造名牌产品。农特产品生产也要打造规模优势,规模化经营才能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打造优势。
(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统筹规划电商平台建设
政府在政策制定、资源整合、资金扶持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利用好现有的电商平台,推动特色农业和电商的联动发展。利用农村广阔的市场潜力,与电商巨头对接,积极进行资本投资。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借助现有主流电商平台渠道,实现大型电商平台与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对接,加快农特产品推广力度。
(5)加快专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一方面,加强宣传与教育,鼓励经营主体参与电商创业,政府培训+企业培训相结合。建立电脑培训的基础教学体系,通过企业定期离岗培训和远程视频教学等手段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吸引专业人才返乡创业,鼓励电商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通过传、帮、带,重点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以弥补农村电商人才的不足。最后、还提高农特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培养他们使用网络的习惯,加强教育培训。
[1]陈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与展望[J].中国计算机报,2010(1).
[2]谢丹,廖桂平,王晓乔.湖南省宁乡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分析及建议.电子商务,2015,(1)
[3]王宇.农产品的社区020模式探讨[J].知识经济.2016(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