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地方台的“特产品”
2009-09-02周世群
周世群
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和实力雄厚的专业频道的涌现,地方电视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和谐发展已经成了地方台寻求生存空间、求得竞争优势的一个现实课题。笔者所在的黄冈电视台近年来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将黄冈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办成了有影响的精品频道,尤其是重点推出3—4档凸显黄冈地域文化特色、贴近时代特点、影响广泛、效益明显的电视品牌栏目,为创建地方台电视精品文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努力。
区域特色、本土文化:地方台的倾情守望
地方特色是地方电视台生存的根基和发展之本,新闻圈内有句话“因为本土,所以亲近”,讲的就是本土性原则。地方台电视新闻作为新闻媒体的“特产品”,要为本地区的受众服务,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采播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地方台如能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自然风光、名优特产等作为重要的新闻资源,并很好地挖掘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让世人了解它,进而加以发扬光大,这样的新闻报道在内容上就极具个性。黄冈电视台非常关注本土文化艺术及历史遗存,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是黄冈市的一大亮点,它为黄冈电视台的文化报道提供了方便。媒体将目光聚焦于此,不但能吸引本土的广大新闻受众,也能提高黄冈在全国的影响力。例如,《央视在黄梅拍摄奥运宣传片》、《湖北电视台来麻城拍摄(川鄂情深六百年)》、《黄州农民画落户上海》、《黄州区18位“泥腿子”的画作轰动人艺节》等,看到这样的新闻,黄冈百姓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创造力的最好体现,展示了自身的优秀文化,也就等于展示了本地人民热爱家乡的热情和建设家乡的创造力,这无疑能起到鼓舞民心的作用。
文化新闻的本土化。除了人们惯常的以表现地域内的艺术人物和艺术文化为目的较浅层次的表述外,更重要的是对本土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等深层面地进行挖掘和表达,这样才能使本土文化的精神品质得以体现,给观众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启示。黄冈电视台《岁月》栏目对采访的本土艺术家,十分注重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使观众对艺术家有了精神上更深层面的了解,对他们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并以此作为自己学习借鉴的楷模。
黄冈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著名的文化教育大市。重教兴文,是自古以来的特色,也是这里的民风之一。它构成了这座城市重要的传统文化精神。黄冈电视台以此为抓手,也使之成了本土受众关注的亮点。不过黄冈电视台并不把报道重点放到枯燥无味的教育会议上,而是着重反映社会教育的热点、焦点、难点,从新闻事实中去寻找“亮点”。黄冈电视台的《校园》栏目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为宗旨,开辟了一系列子栏目,如《论坛》、《红烛》、《校园广场》、《资讯》、《名师榜》、《学生地带》、《家长信箱》等,根据公众的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写新闻,并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去分析这些热点,凸显出新闻的社会意义,既为群众排忧解难,又做了舆论上的引导。这一类报道是从关注教育的角度来体现新闻报道的本土性、贴近性、服务性,观众看起来亲切、易于接受,因而受到本地百姓的欢迎。
准确定位、服务“三农”:地方台的制胜宝典
黄冈是一个农业大市,关注“三农”一直是黄冈电视台新闻工作的重点。《黄冈新闻》50%以上头条用来播发基层先进经验和模范典型,并开辟了“大步流星奔小康”等专栏,为服务“三农”作了大量宣传。2008年,黄冈市在湖北省广播影视大奖赛中,共选送参评节目41条,获奖作品达40条,其中有20条是反映“三农”的新闻报道,如《省委书记到农家》、《浠水县新农村建设群众唱主角》、《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浠水县实施“商标助农”实现“品牌兴农”》、《钻头开创农民工崭新命运》等。这些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报道反映了黄冈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示了新时期老区人民的新形象、新观念、新时尚、新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作为电视媒体,必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抓好政策宣传,让广大群众理解政策、支持政策、执行政策。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黄冈电视台开设了与农民切身利益挂钩的《关注三农》专栏,结合黄冈实际,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了解读。如,《抓好“一村一品”推进产业扶贫》、《创新产业扶贫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走特色路创致富业》等,新闻报道针对性强,叙事论理入木三分,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
真心为农民服务,不仅是给农民带来致富信息,更重要的是告诉农民科技的重要性、品牌的重要性、信息的重要性。传播一种新思想,转变农民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为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黄冈电视台针对农民渴望掌握科学知识,改造农田。提高山地利用率的迫切愿望,加强科技指导的有关传播工作,积极组织或参加相关社会活动,拓展服务外延。由黄冈市农业局、科技局等单位牵头,组织了有关科技扶贫、农村信息化等宣传教育活动,电视台鼓励记者、节目主持人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和农民交朋友,从农民的角度发掘新闻。制作有血有肉的鲜活作品,如《赵家寨村新农村建设春意浓》、《“五化”并举助推英山茶产业》等。这些活动及报道集科技性、知识性、服务性、新闻性于一体,面向老百姓,服务老百姓,为农民释疑解惑,较为充分地满足了农民朋友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黄冈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助推作用。
培育精品、凸显优势:地方台的品牌战略
传媒市场日益开放,传媒竞争日趋激烈,实施品牌战略,是电视新闻栏目立足传媒界,呈现蓬勃生机的根本策略。媒体的品牌对于受众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广大受众面前树立起自己叫得响的品牌,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在媒体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资源相对较少,但如果栏目的内容和形式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也能创品牌。在2007年湖北省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黄冈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评论《社会关注》被评为省电视“十佳”栏目。
有评论价值的选题可以为深刻的评论奠定厚实的基础,是决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败与否的关键。《社会关注》在创办之初就鲜明地提出用“特别的视角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你我”的主旨。正是基于“特别的视角”,黄冈电视台的《社会关注》栏目每周才会有不同的话题:“热点问题的争论交锋,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人物命运的真切展现。”这些夺人眼球的选题。既有翔实的新闻事实,又具有鲜明的思想观点,使观众在视听结合的艺术中感受深邃的道理。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出台。社会现象日益复杂,多种思想交流碰撞的今天。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需要引导的。这就需要媒体在报道上,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引导方法,遇到矛盾尖锐的问题不能火上浇油,而是因势利导,促使矛盾的缓解或解决。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这种引导作用,往往较之其他节目更为突出。《劳动维权斩断“欠薪路”》以“辛辛苦苦一整年,春节拿不到过年钱”为话题,披露了备受人们关注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反映了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及采取的积极态度:强调了借助各种法律法规维护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报道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一些相关企业立刻行动起来,很快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民工们拍手称快。在这样的好时机下,《社会关注》又适时推出了系列报道,作为这个报道的延伸。如《春风行动》:2007年的春天,由黄冈市人民政府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以“送就业服务,送岗位信息”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暨劳务招聘会在黄冈市举行。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城镇下岗人员及农民工积极地寻找着就业的机会,享受着签约的快乐;《秋实》:2007年8月,市直国有困难企业离退休职工未参保的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老人们老有所养,在秋天收获着希望等。这些报道充分体现了《社会关注》作为主流媒体的大视角和大深度。
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但又不断推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依托本土资源,强化品牌意识,才能在新闻传媒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健康发展,提高媒体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