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收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

2018-05-14贺茜张婉紫

财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税收收入分权系数

贺茜 张婉紫

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使用税收分权总体指标和人均指标,研究税收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存在地区差异,相比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更大。

税收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地区差异

随着分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政府规模不断扩大。但日益膨胀的政府规模造成运转成本的提高与运行效率的降低。如何限制政府规模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是实行财政分权的一项重要目标。我国对财政支出实行分权管理而对税收实行一定集权管理,中央政府拥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可能会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

税权划分是财政分权的重要内容。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赋予地方政府自主支配的财力规模不同,对其行为模式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文献综述

沈伟(2008)较早提出税收分权这一说法,使用各省人均税收收入与全国人均税收收入的比值衡量税收分权,结论为分权和集权均表现出阻碍经济增長的作用。单新萍,卢洪友(2011)用地区财政税收收入与全国税收收入之比和地区人均税收收入与全国人均税收收入之比衡量税收分权,结论为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呈U形关系。胡志勇,卢以恒(2015)较早研究税收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用各省地方税收收入与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值衡量税收分权,结论为影响不显著。

国内已有文献大部分从财政分权角度研究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从税收分权的角度研究的文献很少。孙群力(2009),郭庆旺(2010)等人的研究结果均为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导致更多的地方政府支出。

模型设置与变量说明

(1)计量模型

采用2007-2015年的我国30个省(除西藏)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更好。模型为:

govtsizeit=αi+β1TDit+β2FAit+β3gdpit+β4openit+β5youngit+β6unemployit+εit

(2)变量选择

被解释变量为地方政府规模,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衡量。

解释变量为税收分权,包括总体指标TD和人均指标PTD。将各省地方财政税收收入与国家税收收入之比作为税收分权总体指标,各省人均地方财政税收收入与人均国家税收收入之比作为税收分权人均指标。

财政自主度FA,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衡量,反映地方政府依靠自有财政收入为财政支出融资的能力,衡量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

控制变量:

经济发展水平。根据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提高。用人均实际GDP衡量,预计系数为正。

经济开放程度。贸易开放使产出结构改变,故政府支出在总产出中的份额改变,地方政府规模变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开放程度更高且政府规模更小,猜测可能为负相关关系。用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预计系数为负。

少年人口比例。教育支出是地方政府支出中最重要的支出之一。用0-14岁人口数占人口数的比值衡量,预计系数为正。

失业情况。失业人数越多的地区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会改变。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衡量,预计系数为负。

实证分析

(1)回归结果

为减弱数据的异方差性,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税收分权总体指标的系数为0.391,人均指标的系数为0.260,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税收分权与政府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扩张作用。目前我国税权分配现状为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在地方政府可获得财政资源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税收分权度的提高,地方税收收入增加,非税收入和制度外收入相对减少,对其规模产生显著的扩张作用。

财政自主度的系数分别为-0.745和-0.683,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转移支付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地方政府规模。

控制变量符号符合预期。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验证了瓦格纳法则。发达地区对地方政府职能需求小于落后地区,市场经济可发挥更大作用。经济开放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少年人口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失业情况的影响不显著。

(2)分地区回归结果

为了探寻不同地区的影响,将数据分为东部11个省份与中西部19个省份。对于东部地区,税收分权总体指标与人均指标的系数分别为0.589和0.371;对于中西部地区,系数分别为0.314和0.264。四个变量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分地区税收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相似,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东部地区在经济资源禀赋上具有明显优势,市场化水平更高,地区经济的增长对政府的投资依赖程度较低,弱化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动机.因而财政支出效率相对较高。

政策建议

(1)适当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权。地方政府更了解辖区内居民的偏好,增加税权有助于发挥其优势,可改善目前地方政府存在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问题,减弱扩张政府规模的动机。

(2)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财政自主度。目前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政转移支付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不仅降低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也使其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提高其财政自主度有利于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减弱扩张政府规模的动机。

[1]沈伟.试析中国税权划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税务研究,2008(10):49-51.

[2]单新萍,卢洪友.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1(5):41-47.

[3]胡志勇,卢以恒.中国税收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5(6): 46-50.

[4]孙群力.地区差距、财政分权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J].财贸经济,2009(7):56-61.

[5]郭庆旺,贾俊雪.财政分权、政府组织结构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J].经济研究,2010(11): 59-72.

猜你喜欢

税收收入分权系数
集权分权哪个更好?
China
分权与增长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贵州国税收入首次过千亿
市场化进程、财政分权与收入差距
待定系数法在分解因式中的应用
客观、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