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引力模型适用性研究
2018-05-14华若虚
华若虚
利用2005-2013年中国对86个国家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检验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是否適用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完全遵循引力模型。其中中国的人均GDP对于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距离对于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东道国的人均GDP对于结果影响不显著。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引力模型 贸易开放度
引言与文献综述
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Outward Foreign DirectInvestment, OFDI)发展迅速2012年中国成为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投资国,OFDI创纪录的实现了878亿美元年,中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中国OFDI的快速发展逐渐改变了长期以来以FDI和对外贸易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格局,OFDI已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文献主要研究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H-K理论框架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跨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建厂是为了发挥其“垄断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强调了国际生产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对外投资的三种动机是提高效率、扩张市场和战略资产。而对于投资国的选择一般是工资低(成本优势),人口多收入高(市场优势)或者法制健全(制度优势)。在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当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广泛地用于研究双边贸易流量,但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理论界又掀起了对引力模型实证和理论研究的高潮(史朝兴等,2005)。Tinbergen(1962)和Poyhonne( 1963)最早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国际贸易量。他们认为一国向另一国的贸易流量规模与它们各自GDP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后续的研究中又加入了其它变量如人口(Linnemann,1996)、汇率(Bergstand,1985)、是否同属一个经济组织(Bergstand,1989)、是否拥有共同边界(盛斌,2004)。虽然引力模型在解释国际贸易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因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作为政策分析工具的功能经常受到质疑。而利用引力模型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就更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
以往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中有时直接套用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中国较早使用引力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关税水平、汇率和政策变量对中国吸引FDI具有正的显著影响,而中国的开放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吸引FDI具有负的显著影响(丁辉侠等,2005)。涂艳(2006)利用引力模型对区域经济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效应做了定量分析。贸易引力模型还被用来分析企业层面对于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分析表明经济规模、双边贸易量和空间距离等是影响粤商企业投资东盟的重要因素,东盟各国因对广东的投资引力系数不同被分为强引力型、次强引力型和弱引力型三类(邵学言等,2009)。基于美国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规模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估计了中国在美国对外投资的地位,结果表明美国对华投资总体仍显著低于模型的预测水平,而在制造业内,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却高于“正常”水平(蒋殿春等,2011)。引力模型也被用来研究中国对其他国家的OFDI的区位选择,检验表明中国OFDI有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距离对中国OFDI有负面影响,东道国制度对中国资源寻求型OFDI有显著影响(蒋冠宏等,2012)。引力模型还被用来研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于中国OFDI的技术动因的调节问题,得到了制度对于技术导向型OFDI的具体关系,高技术水平国家经济制度水平促进了投资而政治制度抑制投资,低技术水平的国家其经济和政治制度越差越有利于中国OFDI发展(饶华,2015)。可以看出引力模型在中国OFDI的探究中得到了充分应用,模型没有被证明,本文将尝试证明其在中国OFDI中的适用性。
理论分析与假设
引力模型中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与两国的CDP成正比而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将贸易额改为直接投资,就是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母国的人均GDP体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也就越有能力投资于他国,利用他国的资源来发展本国的经济。
H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的人均GDP成正比
东道国的人均GDP常被用作其市场大小的指示变量,一般而言,市场越大,越容易吸引市场导向型的直接投资。同时较高的人均GDP通常意味着更好的科技和制度水平,这些都有利于OFDI的发展。
H2-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人均GDP成正比
另一方面,东道国的人均GDP较低的国家与中国发展状况更为类似,进入的成本较低,从这个角度东道国的人均GDP低有利于中国对其直接投资。
H2-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人均GDP成反比
H2-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人均GDP关系不显著
母国与东道国距离越近越有利于两国的生产要素流动,其中就包括了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因此距离越近越有利于OFDI的发展。
H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还和东道国的开放程度有关,东道国的经济越开放,越有利于资金的流动和货物贸易的流通。
H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东道国的
开放程度成正比。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1)模型设定
本文使用了最小二乘法对于引力模型是否使用于中国对外投资进行了检验。使用的模型类比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因变量,而东道国与母国的GDP以及两国之间的距离作为自变量,用东道国的开放程度作为控制变量。线性回归的模型如下:
ofdi=c0+c1*pgdp+c2*cpgdp+c3*tra+c4*dis
(2)變量说明
ofdi表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额,pgdp和cpgdp分别表示东道国与中国的人均GDP,tra表示东道国的贸易开放程度,用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GDP占比表示,dis表示东道国与中国的距离,用人门加权的实际距离表示。其中ofdi数据来源于中国历年对外投资统计公报,人均GDP和贸易开放程度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两国间距离数据来源于CEPII的地理与距离数据库。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于人均GDP和距离都采用了对数值。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面板数据回归通常有混合OLS、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最小二乘法等。本文采取了最小二乘法,因为处理结果显示没有显著的自相关问题,因此没有用广义最小二乘法。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的人均GDP对数值显著正相关,与H1相符合。而东道国的人均GDP与对外直接投资没有显著联系,验证了H2-3。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距离和对外投资呈现了显著的反比关系,符合H3的假设。东道国的开放程度与吸引中国直接投资之间也有显著的正比例关系。上述四个影响因素除了东道国的人均GDP外,其余的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这个回归分析的拟合优度较好,F统计量显著,AIC值较小,DW值显示没有严重的自相关,故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是没有问题的。
结论
本文采用2005-2013年中国对86个国家的OFDI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研究了贸易引力模型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引力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引力模型要求的两国经济规模的吸引力只有母国既中国的影响正向且显著,而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对于中国投资没有显著的影响。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距离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负向的显著影响,这一点和引力模型以及之前的研究相一致。
虽然引力模型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模型本身套用了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引力模型,并且在国际贸易中就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应用于中国对外投资中的研究就更加有待商榷,本文验证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对于吸引中国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其余部分都和前人的研究相符合。如果查看中国投资的具体数据,可以观测出中国对外赢接投资和中国的GDP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和东道国之间却联系不大。其中原因一部分是国企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中占了半蹙江山,对外投资时会受很大的政治因素影响,由此造成了对东道国的经济相关性减弱,当然与中国的经济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都有很大的相关性。
[1]史朝兴、顾海英、秦向东: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2] Tinbergen, J.Shapingthe worldEconomy: suggestion for anInternational Economy Policy[M].NewYork: The TwentiethCentury Fund,1962.
[3]Bergstrand, J.H.The Gravity Equationin International Trade: Some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andEmpirical Evidence[J].Review ofEconomies and Statistics, 1985,,67474 - 481.
[4]丁辉侠、冯宗宪: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一一以引力模型为基础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12期。
[5]涂艳:基于引力模型对区域经济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效应实证分析,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13期。
[6]邵学言、陈静宁、冯贺喜:粤商企业对东盟投资创业的区位选择一一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蒋殿春、张庆昌: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引力模型分析,世界经济2011年05期。
[8]蒋冠宏、蒋殿春: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世界经济2012年09期。
[9]饶华:技术动因、制度调节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一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