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航线网络经济效益分析

2018-05-14孙潘萍

财讯 2018年28期
关键词:点对点中枢网络结构

文章描述了我国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的发展现状,从不同层面对目前我国航线网络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列举;然后比较分析了点对点网络与中枢航线网络的特点和经济效益;最后针对我国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发展意见。

点对点网络

中枢航线网络 经济效益

我国航线网络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航运输业在整个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发展现状又决定着我国航线网络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航线网络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点对点网络(FC)和中枢航线网络(HS)两种模式。其中点对点网络主要集中在一些旅客运输量比较大的城市之间,例如北京、上海和广州,任意两个城市直达航班较多。如果某段航线上旅客需求量较少,但是又不得不开相应的航线时,航空公司就会选择某个中心城市的机场作为枢纽,旅客要想从上述旅客需求较少的城市之间往返,都要在枢纽机场进行经停或中转,这就是中枢航线网络模式。鉴于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同,不同城市之间的航空运输需求量有所区别,目前我国的航线网络结构主要是以点对点网络结构为主,中枢航线网络结构为辅的混合型网络结构,中枢航线网络结构的枢纽机场主要以位于我国的中心城市郑州和武汉为主,这种混合式的网络结构是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我国的航空运输旅客需求相适应。

航线网络结构对航空公司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1)HS网络和FC网络经济效益分析

Jank Brueckner(2004)简要分析了网络结构对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航班计划,客运量和飞机尺寸选择的影响。文章建立模型描述了最简单的情况,垄断航空公司仅在三个城市提供服务。在点对点网络中,航空公司经营三条航线,连接每对城市。在一个中枢轮辐式(HS)网络中,一个城市作为枢纽,航空公司运营两条路线。在城市对市场中的旅客,必须通过枢纽机场进行中转才能到达目的地。分析的目的是比较FC和HS情况下航空公司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除了比较飞行频率,分析还比较了两个网络结构之间的飞机大小,乘客量和票价。分析表明,网络结构从点对点转换成中枢轮辐式网络会导致飞行频率和飞机尺寸的增加,同时也会刺激本地的进出港旅客流量。另外,当旅行需求低,航班运营成本高,乘客比较在意飞行频率但也不会因为中转航班所需要的额外旅行时间而感到太大的不便时,航空公司会首先选择HS网络。

(2)航线网络的规模经济性

航线网络的规模经济性主要是指航线网络规模扩大时的经济性。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逐渐下降,就说这种产品具有规模经济性。民航业作为比较特殊的行业,没有具体的实物量的输出,因此在研究航线网络的规模经济时,大多数学者都采用一些替代变量如客公里、吨公里等进行分析。在一个航线网络中,使吨公里或客公里增加的方法有多种:如任意两个城市对之間的航空运输需求量增加、增加新的航线点等。当旅客需求量增加时成本的变化可以通过下面一个简单的例子表现出来:在原有航线的基础上当旅客运输量增加一倍时,如果机型保持不变,则会使中枢航线网络中的航班数量增加,由于变化前后都使用同种型号的飞机,每架航班的客座率会增加,而飞机固定成本保持不变,所以,当客座率提高时,旅客的单位成本就会下降;另一方面,虽然旅客数量是成本增加的,但是投入的航班数量并没有成倍增加。总的来说,每吨公里或客公里的单位成本是下降的,所以,就产生了规模经济。

(3)航线网络的范围经济性

在航空运输业中,同时生产多种航空运输品比只生产一种航空运输产品的平均成本低,称为运输业的范围经济性。学者们通常把不同属性的航班称为不同的运输产品,例如(机型,中转机场和时间,起止时间和起止机场等)。当航线网络增加时,航空公司就会连接更多的起讫点,能够产生更多的航空运输产品,从而有利于实现范围经济。在现阶段,航空公司联盟成为了一种常态和趋势,航空公司的联盟则更有利于实现范围经济,例如,联盟后的客座率会有所提高。当城市之间某种航空运输产品需求量较大时,航空公司就会采用点对点航线网络进行运输;当某种航空运输产品需求量较少时,航空公司就会选择中枢航线进行运输旅客。当采用枢纽航线网络运输旅客时,就会在中转机场进行中转,同一架飞机就会乘坐起讫机场不同的旅客,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航空运输产品,客座率相应提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平均客公里或吨公里的成本会降低,从而实现范围经济。

我国航空公司航线网络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1)我国航线网络发展的方向

现阶段我国航线网络虽然已经形成了以点对点航线网络为主,中枢航线网络结构为辅的混合式网络结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航线网络在不断的的扩张,但是一些新航线的开辟,往往会发生客座率低、成本高的现象,从而导致航空公司亏损。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分析,航线开辟初期,航空运输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航空公司应该根据各个航线的运输情况不断调整航线网络规划,在为人民服务为前提的情况下,朝着规模经济的方向发展。

(2)我国民航航线网络发展的对策

航线网络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定位和开发是航线网络规划的基础。首先,在航线网络规划方面,规划人员要以实际情况出发,全盘把握市场动向,政府主管部门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航线航班审批方面,根据实际客运量需求对原有航班航线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干线网络的同时,支持支线网络的发展,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航线网络结构。

总而言之,航线网络规划应当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其最终的目的是发挥生产规模的经济性。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大航空公司应从民航的整体利益出发,及时地对航线网络和机队进行调整,提高我国民的整体竞争力,从而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1]David Gillen.William G.Morrison. Regulation,competitionandnetwork

evolution in aviation[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Management,2005,11: 161~174.

[2]刘虎,田永亮,刘宇轩,等.面向航线网络体系的客机设计指标权衡方法[J].航空学报,2016,37(1):96-111.

[3]宗康,胡志华.基于复杂网络的海运航线网络连通性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7(1):79-84.

作者简介:孙潘萍(1992-),女,河南周口人,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邮编:300300

猜你喜欢

点对点中枢网络结构
生猪“点对点”调运管理制度探析
基于SNA的网络舆论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干预系统 在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基于虚拟电厂能量管理的点对点市场交易模型分析
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
借力行业指导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辟谷”能治便秘吗?
试论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分析与优化
带通信配网故障指示器故障监测方法及安装分析
非常规突发事件跨组织合作网络结构演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