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2018-05-14张琳筠
张琳筠
2012年世界银行警告,若不立即采取措施,全球平均温度本世纪末将比工业化以前上升4摄氏度。温度飙升会导致一系列极端天气,而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正制约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承诺在2020年前完成碳强度降低40%-45%目标。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新政策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為目的的世界发展格局新规则。从低碳经济角度,改进传统的绩效评价系统,为企业建立嵌入低碳因素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企业开展低碳环保行动。同时,关注企业承担的低碳环保责任,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建立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是为了促使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保证经济价值增长的同时,兼顾企业的低碳环保责任,来实现“低排放、低耗能、高效率”。因此,建立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在环境绩效中体现低碳经济因素,并对平衡计分卡进行改进,增加低碳环境维度。
(1)绩效评价的基础——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创新四个层面,利用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将结果考核与过程控制相结合,使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化,促进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对有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引导企业有效实现战略目标。
(2)低碳因素全面嵌入绩效评价一—平衡计分卡改进
为引导企业实现低碳环境下的战略目标,应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重新构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对传统平衡计分卡的改造有两点:一是纳入低碳环境保护维度,反映企业对环境影响的效果;二是基于原有的维度与环境绩效的互动关系,将部分低碳环境考核指标与其他维度相结合,反映企业低碳经营的成果。最终构建一个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引导,财务绩效为核心的五维一体的绩效评价系统。
1.以财务绩效为根本
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环境绩效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完成财务指标,而财务指标的高质量完成又可促进企业环保水平的提高。
低碳经济背景下,生态效益指标在对企业低碳环保责任的衡量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生态效益指标将财务指标和环境影响指标相结合,体现生态效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2.低碳环境绩效突出内部流程层面的绿色改进
从低碳价值链可知,环境绩效在内部业务流程层面上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包括绿色设计、绿色供应、清洁生产、绿色销售,与环境绩效指标相结合。企业将“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可能性嵌入整个运营流程,充分考虑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低碳创新生态技术,遵循“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的3R原则,从源头、过程、最终废弃物整个过程“低碳化”,进行绿色再造,提高原料、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低碳环境绩效。环境绩效的提高同时也体现了内部流程层面的提高。
3.在客户层面体现低碳环境绩效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倡导绿色可持续消费。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改变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只有通过低碳经营,减少碳排放,升级环保技术,设计绿色产品,注重废品回收再利用,改善产品的环境绩效,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企业绿色效益的提高可促进客户满意度、客户维持度等客户层面的表现。此外,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增强,最终体现在客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上。增加绿色产品产销率、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反映了顾客对企业低碳绿色产品的认可度。
4.从学习和创新层面提高低碳环境绩效
学习和创新维度是企业绩效突破的一种重要手。企业要想保持长期的竞争力,就必须重视员工培训、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低碳经济环境中,对员工的环保概念的培养,有利于员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提高环保绩效;对绿色技术、环保产品的研发投入,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原材料,进行低碳改造,在新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对企业员工环保意识、绿色研发投入、绿色产品产出的衡量也成为学习发展的重要方面。
结论
我国正处在低碳经济模式的初期阶段,但是实践经验匾乏,此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实现须得到客观条件的支持。一是制定和完善低碳政策法规。二是建立碳会计制度。三是提高企业低碳意识。企业应从战略层面充分认识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在文化和经营管理中贯彻低碳概念,共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