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科学化
2018-05-14李东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将教育制度的改革推到国家改革的首要位置。随着国家对教育程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在高校当中设立了监察机构。本文以新时代下的工作形式为背景,讲述了高校监察机构以科学化的方式去进行执纪问责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监督执纪问责;高等学校
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背景之下,国家在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尤其的重视,而且近年来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于教育的政策,比如:九年义务制教育、初中以及高中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等,都是为了将学生培育成才,毕竟“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国家为了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在高校内设立了监督机构从而帮助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高校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相对于“高校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这句话来说,它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却包含了三项工作内容,分别为:监察机构时刻关注并监督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情况,监察机构对高校开展的法纪工作、监察机构根据相关法律对高校内部配备人员情况所进行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内部人员的配置越发的关注,因为学校是育人成才的地方,所以要加强学校内部人员的思想建设,防止高校内部出现人员腐败的情况,从而影响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虽然国家对高校的内部情况很关注,但是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恶性问题。尤其在最近几年来高校的自主招生情况愈演愈烈,导致高校在经费方面总是出现一些不好甚至违法的情况。所以在中共十八大开展之后,国家对高校的反腐倡廉问题的关注已经到了一个顶点,坚决防止在高校当中出现这些腐败之风从而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
二、高校校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1.监督氛围不浓,执纪问责乏力
之所以近几年内高校腐败问题频发,就是因为监管部门的监察机制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对于高校的频发问题大多数都是有其心而无其力。由于监察机构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一些监察方面还是存在着些许漏洞,而那些心思不正的人就在钻着这个空子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从而影响了高校内部的风气,由此可见检查机构对高校内部的监督氛围还是不够浓厚,才给了心怀不轨之人的可乘之机。而且高校内部的人员大多数都是教师和学生,虽然领导只是占了一少部分,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他们独特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身份导致了他们对反腐倡廉这件事的关注点不是很大,所以一些作风不正气的人才在近几年内越发猖狂。故而要完善对高校的管理机制并且加强监察机构对学校内部人员的监督情况,而且要将工作充分的落实到每一个人的手上做到权责分明,从而方便了以后检查机构对高校内部人员的执纪问责,不再出现在监察机构执法的时候由于对高校内部人员的职责不明确从而让执纪问责这项工作显得乏力。
2.从运行机制上来看,监督办法不多,监督措施无力
监察机构对高校内部人员的监督方式主要是以建立规章制度为主,但是俗話说“制度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得出这种条文式的监督办法在执行时显得多么的乏力。再加上在制度的执行方面也很少有相关的人去管理,导致执行力不够,从而让这种监督措施显得非常的无力。比如在高校内部的一些人员竞选的时候,表面上说的大多数都是秉承着公正公开的原则,实际上多有贿赂的情况出现,并且对人员的最终任命权也是在个人的手里决定的,这种形式的竞选大多数都是无法做到公平公正的。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能在去使用传统的单一监督方式,要不断的创新监察机构对高校的监督方式,并且在执法问责方面的力度也要加强,从而可以让监察机构的规章制度可以真正的去落实下去。
三、高校监督执法问责工作科学化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纪检干部素质
在当下这个多姿多彩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越发的注重生活的享受,而对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也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以前的人那样的爱岗敬业。所以要加强执法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要让执法人员将对高校的监督以及执法问责工作落实到底,不让作风不正之人有违法乱纪的机会。
2.突出监督重点,让工作的执行具有针对性
现在的很多的执法人员大多数都只知道自己要监督、要执法,但是这都是漫无目的、毫无根据的工作方式,就像上学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去打扫卫生,却没有说去哪里打扫或者打扫哪里,只说了要去打扫卫生,这难免会给学生留有疑问,学校那么大,要去哪里打扫呢,这和现在的工作内容一样,执法人员只知道要执法,却不知道应在具体的工作内容,或者是针对哪一方面去执法。所以就要求执法部门建立一个套执法工作体系,每个人针对一种执法内容去工作,比如说有的人要去针对受贿这方面执法,那别人就不要去做重复功,可以去做廉风建设这方面的执法。所以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执法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去执法问责。
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容不得有腐败的作风出现在高校内部让学生的发展受到腐败之风影响的情况出现的,所以监察机构定要以科学化的执法问责方式来加强对学校内部人员的检查情况,不让腐败之风影响到学生的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科嘉.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高校监督执纪问责工作[J].法制与社会,2018(08):181-182
[2]徐昳荃、陈德斌.高校监督执纪问责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49-50
[3]徐昳荃.高校监督执纪问责常态化探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39(04):36-38
[4]李香枫.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落实“三转”提高监督执纪问责能力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5(04):46-51
作者简介:
李东(1974--)男,河北承德县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理论、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