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烦躁的“大姨妈”

2018-05-14翟倩

心理与健康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姨妈月经期易怒

翟倩

Q老师您好!我今年38岁了,是一位5岁孩子的母亲。最近这半年觉得月经前一周特别容易发脾气,烦躁,还特别容易哭,睡眠也不好,生孩子之前也会有一点这样的感觉,但现在觉得明显比以前加重了。在孩子面前我会尽量克制自己,可有时真的是力不从心,控制不住地对孩子发火,事后也很后悔。可当时的我真的像中了魔一样,自己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很担心这样会对孩子有影响,我是不是得什么病了?我该怎么办呢?

晓萍

A晓萍你好!非常感谢你的信任。其实,你信上所说的情况我想很多女性朋友并不陌生,我身边的很多女性朋友也或多或少都有遇到,不知道你有没有找周围的朋友了解过。很多平时神清气爽、工作效率特别高、情绪稳定的女性朋友,总有那么几天的时间怪怪的,暴躁、不耐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甚至焦虑、抑郁,工作更不在状态,简直让人无法捉摸,甚至不敢接近,像个地雷,有可能还没踩到就爆炸了,可是过了几天,她又完全恢复如常了,谈笑风生,应对自如,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真的是女人的心思你别猜吗?是这样的,有研究表明50%-80%的女性会在经前一周及月经期间存在轻度的情绪不佳,如烦躁不安,情绪低,食欲不佳,失眠乏力,易怒等症状,这些症状在程度上往往达不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持续数天到一周的时间,在月经来潮后会逐渐减轻至消失。在此期间,家人、朋友、同事可谓“谁挨着她谁倒霉!”那如果这不是抑郁症的话,是什么病呢?其实这在临床上被称为经前期心境不良障碍(PMDD),PMDD是一组严重影响女性家庭、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经前期心理、身体和行为症状。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估计,符合PMDD诊断标准的女性,在全球女性人口中占5.8%,国内育龄期妇女发病率高达3%-8%。有调查显示,有PMDD的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较高,离婚率也较高。

大家对于PMDD的认识往往是女性月经期间的烦躁易怒,不可理喻。其实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出现一系列暴力攻击行为,包括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在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接连发生两起与PMDD有关的杀人案,其司法判决还引发了巨大争议。

具体来看,经前期心境不良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几组症状:

◎ 情绪:烦躁易怒,焦虑紧张,挑剔,情绪波动大,脆弱敏感;

◎ 身体:失眠乏力,食欲差,头晕头痛,口腔溃疡,乳房胀痛;

◎ 认知: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集中困难;

◎ 行为:冲动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自伤或伤害他人。

如果你在连续两个月经期都出现了上述症状,并且已经对社会、职业、生活,学习造成了影响,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上了PMDD。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经前期心境不良在月经期过后会消失,因此不需要治疗。如果这样认为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经前期心境不良需要治疗是肯定的,至于治疗方式,取决于其严重程度。

轻度者主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包括:

1生活方式改变。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须保持充足的睡眠、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最主要的是持久、规律地运动,可做中等强度、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在月经前1-2周适当增加运动量,会缓解不适。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取高脂、过甜、过咸及生冷的食物,合理地增补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减少糖、盐、咖啡因及酒的摄入。

2心理疏导。

患者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对这几天有畏难情绪,要知道这是大多数女性都经历的生理周期。也许你不刻意地去想着它,它反而不会来打扰你。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可帮助你应付甚至预防出现一些不适。其次每日观察并记录经期及情绪状态,了解自己经前的症状及情绪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自身情绪状态的掌控感,并适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做出调整。

3与家人和朋友

多多溝通。

经前期心境不良的女性,虽然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一些“痛苦”,但她们更需要理解包容,帮助她们调整自己,更好地度过这专属于女性的月经期,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鼎力相助。

4寻求专业的

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患者调整自身心理状态,认识疾病和建立勇气及自信心,给予心理安慰与疏导,进行放松训练、行为激活、自我监督、情感宣泄,心理教育等,让精神放松,有利于缓解症状。若无法通过前述方式改善不适症状,须寻求专业精神科或心身科医师进行评估,接受必要治疗,避免因拖延病情,病情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质量,造成更大的烦恼。

晓萍,就让我们从了解自己、调整自己开始,尝试着让我们自己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美丽吧!

猜你喜欢

大姨妈月经期易怒
Talking About Sleep
经期喝酒的三大危害
我们的大姨妈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
月经期内怎么吃都不会胖吗?
做仙姑那些日子
潇洒才年轻
潇洒才年轻
神回复
月经期也会怀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