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漫谈

2018-05-14马建青许文英

心理与健康 2018年7期
关键词:咨询师来访者焦点

马建青 许文英

“自进入大学以来,一直感觉很孤单,觉得没有什么朋友可以交往,每次看到其他一些同学聚在一起聊天、一起玩,自己好像很难融入进去,一想到这,就觉得很难受,也觉得很委屈。”面的这段话,是一位大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师说的开场白。按照一般的咨询模式,咨询师通常会假设他(她)可能经历了一些事或碰到了一些困难,需要专业的帮助,于是开始着手收集资料,了解问题何时、何地、怎么发生的等,并关注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或关注问题背后的根源,或者开始构思咨询师需要做些什么,以期能帮到来访者。

但也可以是下面这样的焦点解决取向的对话,不究根问底去探讨事件发生的原因,亦不过多催化来访者情绪的宣泄,而是关注问题解决,以焦点解决导向的技术介入,挖掘来访者自身的资源,让来访者从原有的问题中释放出来,对自己的问题及其想法进行新的正向的建构,从而带来新改变的可能性。

来访者:我觉得很孤单,没有什么朋友,看到别人在一起,会更觉得自己孤单。

咨询师:那么,当你有一个好消息时,你会想到要和谁分享?

来访者:想不出来。

咨询师:你慢慢想想,谁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性,或许你会告诉他。

来访者:如果实在要找一个的话,我有可能会告诉小A。

咨询师:恩,不错,你找到了一个你可以分享快乐的人。那么除了他,你再想想,还有谁或许也有那么一点可能性的?

来访者:哦,小B也有可能性。

咨询师:恩,你又找到了一个可能分享快乐的人。你再想想,还有谁也有可能?

来访者:现在想来,小C跟我也处得还可以,他也可以算一个。我有事也找过他的。

咨询师:真不錯,你又找到了一个可能帮助你的人。想想看,还有谁其实也是可以帮上忙的?

来访者:好像还有一些的……细细想想还是有些人可以相处,可以分享高兴的事,分担烦恼的。哎,现在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像原来想的那样孤独可怜了,我还是有朋友的。

咨询师:太好了!很高兴你能有这样的新感觉。

……

从上面的事例可看出焦点解决取向的某些特点来。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以下简称焦点或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由美国人史蒂夫·德·沙泽尔 (Steve de Shazer)和妻子茵素·金·伯格(Inn Berg Kim)以及同仁们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出来的。沙泽尔于1982年出版了《短期家庭治疗的范式:一个生态系统的取向》,标志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正式诞生。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治疗学派,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尤其是建构主义的理念,从积极面去了解来访者的问题,重视来访者原本具有的天分与能力,强调来访者是自己的专家,强调以正向的、积极的、朝向目标的态度,寻找、挖掘来访者的资源和成功经验,从小的改变进而带来来访者大的改变,这既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的精髓与核心理念所在,也是它不同于传统模式之处。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很多治疗模式的假设,它明确提出“把问题和人分开”、“人不等于问题”等咨询理念,重视正向思考及未来导向,强调个体之所以产生问题,往往是其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当,它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而非问题的成因,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体现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尊重、关爱,使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成就感、归属感,也符合现代人高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SFBT的基本理念和观点包括:一是来访者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力量和资源;二是改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会持续不断地发生;三是小的改变带动大的改变。小的成功经验会引发涟漪效应,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四是每个问题都有例外,这些例外可以用来建立解决方法。鼓励来访者做点不一样的尝试,强调采取行动而不是获得领悟或情绪抒发;五是来访者是可以合作的;六是来访者是解决他自己问题的专家,而咨询师是改变过程的专家。咨询师朝向来访者的目标,协助来访者发现他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法。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焦点关注的是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的原因。沙泽尔夫妇在治疗实践中感到,与其耗时费力、徒劳无功地寻找(实际是建构)原因,不如直指目标,尽快寻找解决之道。

另一方面,他们从太极图中受到启发,因为一个人就是一个系统,就好像一个太极图,黑、白部分分别代表有问题、没问题。传统的咨询、治疗取向是,从原因入手,包含“探索问题成因”、“问题归类”、“提出解决办法”三个要素,努力减少黑从而增加白的部分。而焦点主张发展取向,从解决入手,聚焦解决,短平快地解决问题,努力增加白,白越来越多,黑自然越来越少。

由此可以看到,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与传统的治疗模式是不同的。传统治疗是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focused)的,它视治疗师为专家角色,治疗过程聚焦于诊断来访者的病症与缺失的所在,深入探讨的是来访者固着的问题形态,并且追溯问题的成因与过去的一切;而以解决为导向(solution-focused)的治疗,则视来访者为自身问题解决的专家,治疗过程聚焦于改变何以发生以及可能性、小改变的所在,探讨来访者的目标、资源、例外正向经验与未来愿景(许维素,2009)。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种非问题导向的取向,其基本态度是始终将视线聚焦于来访者正向的、积极的方面。强调要用正向的、朝向未来和目标解决的积极观点,从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入手来促成改变。具体来说,有两个层次的意思。

第一层:以正向、积极的视角,关注来访者身上正向的资源。

举例说明:来访者自述长得不好看,学习也不好,因此没有自信。

传统:围绕问题进行—试图帮助来访者找到缺乏自信的深层根源,改变对自己成绩及相貌的看法来提高他的自信。

焦点:围绕资源进行—聚焦于来访者积极的方面,比如主动热情、动手能力不错、为人善良、兴趣广泛等。通过围绕资源的、正向的方面来工作,这样来访者的自信就会有所提高。

第二层含义:指向未来,聚焦问题解决。

引导来访者将注意力放在未来,澄清自己的期待,聚焦于如何解决及希望情况有何改变,集中思考自己想要的及改变的方向。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往偏向于让来访者描述过去发生的种种困难与创伤而被无助、痛苦的情绪塞满的情况。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常用技术

焦点解决技术的核心是经由体验已经发生的小改变,寻找积极的经验,来维持、扩大并累积成大的改变,利用当事人既存的力量和资源来达成改变的目标。针对整个咨询过程,沙泽尔等人设计了13项技术,包括:

一般化 normalizing 咨询前改变询问 pre-session change

预设性询问 presupositional question

评量询问 scaling questions

振奋性鼓舞 cheer leading

赞许Compliment

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 first sign

奇迹询问 miracle questions

关系询问 relationship question

例外询问 exception questions

任務/家庭作业 tasks/homework

应对询问 coping questions

EARS询问 Eliciting、Amplifying、Reinforcing、Start again

其实,焦点技术应该是个开放的系统,所有符合焦点理念的咨询方法都可以纳入其中。

焦点技术除了具备一般咨询所强调的重要的基本元素、技巧外,其鲜明的特点就在于更突出语言在建构现实中的核心作用,协助来访者对问题产生新的诠释,提出要重建积极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技巧,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简要评价

后现代旗帜下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和建构主义的特征,远离过去病理学的问题思考取向,不去探究坏的、不良的所在,也抛弃了传统咨询与治疗理论的庞杂繁复,为咨询师和来访者提供一个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选择,强调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合作的姿态邀请来访者共同寻找好的、有资源的、有用的例外,从小步的改变做起,形成问题的解决之道。

SFBT是这三十多年内所形成的一种短期治疗学派,目前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热烈的肯定。透过文献资料发现,SFBT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发展中,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临床问题,如解决婚姻家庭冲突、学生问题行为、青少年危机事件、自杀、性侵害、酗酒、药物滥用、婚姻暴力和创伤经验等。同时,SFBT也从个别治疗,发展到团体治疗和专业督导,并开始大量应用在学校教师的咨询训练、家长亲子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及学校气氛的营造方面。

可以说,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本身就是从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坚实的实证基础,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也逐步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SFBT视每次咨询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较为常见的治疗次数是平均3到5次。

如同任何一种咨询理论和方法都会受到怀疑、指责一样,焦点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其中,既有焦点本身可能存在的不足或漏洞,也有因为对焦点不够了解所致。因此,在学习、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要通过研究和实践来不断完善焦点的理论和方法。

焦点模式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作为一种引人关注的有效咨询方法,还在于它对其他咨询理论和方法所可能带来的启示。同时,焦点模式不只是一种咨询流派,更在于它还是一种教育的模式,一种生活的方式。

猜你喜欢

咨询师来访者焦点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咨询师带给来访者的礼物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焦点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谈“共情”
“两会”焦点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彩世界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