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发展研究
2018-05-14李孟华陈立华
李孟华 陈立华
摘 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在体育项目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经济的扶持政策逐步落实,鄂温克族特色体育运动得以重视。但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阻碍。此次研究将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阐述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现状并且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鄂温克民族 体育文化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c)-0149-02
1 鄂温克族的背景
鄂温克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意为“居住在山林里的人”,主要聚居于大兴安岭西侧草坡的丘陵山区,生产方式以畜牧、狩猎为主,少数从事农耕业。人口以内蒙古自治区的鄂温克自治旗以及黑龙江境内为主,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点。由于该民族人口较少很少有人能对该民族有较深入的了解,对其传统的体育项目更鲜为人知。正是基于此,开展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发展研究尤为必要。
2 鄂温克族体育运动的特点
2.1 历史性
从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的鄂温克族,是有着光荣的战斗历史的民族,为守护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其传统体育项目中的赛马、狩猎、劲力等运动不仅赋予族人强健的体魄,也是保家卫国的战场上的武器之一。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2.2 独特性
鄂温克族的生存环境赋予体育运动独特性。生活在草原和山林里的鄂温克族人们,根据当地环境创造了各种特色的体育运动,比如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赛马、抢枢,敖鲁古雅使鹿族人在山林的狩猎、滑雪,打上大自然烙印的同时融合传统民族歌舞,颇具本民族特色。
2.3 小众性
鄂温克族总人口三万多,属于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加上在鄂温克族聚居地的学校、乡镇开展普及程度不够高,本民族年轻人更加乐于接受当今社会的新鲜事物,因此从事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者相对较少。
2.4 国际性
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赛马、狩猎等项目与国际赛事的不少体育项目存在共通点,比如贝阔与曲棍球、狩猎与射箭、套马与马术等项目都有类似的基本功。与此同时,鄂温克族人与俄罗斯境内的埃文基人有一定渊源,追溯历史到公元前属于同宗。虽然和挪威、芬兰、俄罗斯的驯鹿相比较,我国唯一的“驯鹿人”——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人占比很小,但仍具有国际性。
3 传统体育运动的现状以及问题
3.1 优势和劣势
鄂温克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最初由满足生存需要发展而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且形式多种多样,趣味性强。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磨砺意志,培养了勇敢的鄂温克族儿女,是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之一,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宗教文化色彩。但是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们迫于生存压力直接导致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后盾不足。首先由于鄂温克族缺乏本民族的文字,给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的阻碍;其次,由于该民族人口较少,一些传统体育文化随着族人的离世和转移甚至被遗忘;最后,当今鄂温克族的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足,导致从事传统体育运动的人才储备不够。因此,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展迫在眉睫。
伴随着世界性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共识的达成,对动物的保护也备受关注,而山林里的狩猎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如何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传承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值得思考。
3.2 机会和挑战
3.2.1 面临的机会
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各级政府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重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同时,近年随着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射箭、马术、滑雪等体育弱项急需有更大的国际性舞台来发挥,而传承发展该类传统体育运动,无疑是为我国的体育发展提供后援。
3.2.2 面临的挑战
在推广和发展鄂温克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时,由于地区资源有限许多人对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这将非常不利于与其他民族在同类体育项目上展开的激烈竞争。因此,加强本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发展,推广民族体育文化,提高其竞争力,显得十分必要。
4 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发展的建议
4.1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带动民族体育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可利用草原、山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着力发展畜牧业、旅游业等,从单一的第一产业逐步结合第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当地政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当地居民居住环境,提高鄂温克族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鄂温克族人受教育水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
此外,在原有基础上改善当地落后的经济结构和老化的产业链,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如大力开发“驯鹿”、民俗游、狩猎游等特色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经济产业化经营的同時带动鄂温克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通过经济带动文化的传播使更多的人知道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又将该民族的体育与文化相结合,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为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加政府重视程度,多方位地传承与发展
当地政府应根据鄂温克民族的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政策和计划,如:可以根据国家《体育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鄂温克族体育和发展的规划纲要,在注重创新性和传承性的同时,出台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尽快帮助鄂温克族申请国家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保护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体育运动的推广提供基本条件。
在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为了更全面地梳理鄂温克族的历史文化及传统体育特色,当地政府应在和鄂温克族人有效沟通后,设立专岗派遣专人收集整理民族文化,抢救濒危性的传统体育运动,挖掘更多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亮点和特色,努力寻找遗失的民族体育文化。通过成立专业素质的工作队伍,有重点、有目的地将保护、推广工作落实到位。
此外,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将统体育项目推广进学校,从基础教程的设立到高校的选修体育课程,选拔专业人才开设专门的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课程,提高当地族人的文化水平,提高本民族族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尤其是提高青少年的参与本民族体育的热情,培养青少年成为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传承发展的生力军。
4.3 采用多种媒技术扩大宣传力度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传播媒介的转变,当今的传播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将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从法国电影《狼》到中国纪录片《远方的家之边疆行》都揭开了鄂温克族的神秘面纱。
政府、体育协会等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资金,开展与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深入合作,从报刊、杂志、纪录片、影视广告拍摄,到自媒体新媒体类的微信公众号、微博,都将成为大力宣传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些传播媒介把鄂温克族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抢枢、滑雪、套马等体育运动以生动、直观、便捷的方式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因此媒介是推广和发展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
4.4 将传统体育运动和旅游业相结合
旅游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生活方式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传统的休闲式旅游,探险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当地政府和居民可以因时制宜地发展旅游业,利用当地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原等自然风光给游客提供别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体育游。夏秋季,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集聚效应下,以畜牧业为主的鄂温克自治旗地区的居民可以结合当地美景美食和民族歌舞,同时提供套马、抢枢体验游;冬季,以狩猎为主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人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撮罗子”民居特色发展民宿游,开展狩猎、滑雪的探险游。
值得注意的是,敖鲁古雅部落“驯鹿”这一特色与国外圣诞节不谋而合,大大满足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浪漫的旅游需求。敖鲁古雅部落作为我国唯一的“驯鹿”地,其原始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可以实现品牌战略,对这一资源进行品牌设计、品牌定位营销,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竞争优势,在旅游推广的同时也发展了传统体育运动。同时,当地居民可以成立旅游合作社,在政府带动下逐步加强与旅游网站、旅游公司的合作,推广当地特色游,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推广传统体育运动,形成经济发展和体育文化的良性循环,实现双赢的互惠局面。
4.5 打出多民族合作的“组合拳”
鄂温克族聚居地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聚居地内民族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整合以及合作,在保留自身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打出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组合拳”,积极举办参与各种民族文化节。毗邻蒙古族的鄂温克自治旗、陈巴尔虎旗等,可以将套马、抢枢等与“那达慕”大会上的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合作,在大项目下保留小项目的民族传统特色;敖鲁古雅使鹿族人可以与鄂伦春族合作发展东北民族特色游的同时推广传统体育项目贝阔、嘎哈啦、拉棍等项目;嫩江流域的鄂温克族人可以在赫哲人“查干湖”捕鱼节时推广劲力等体育项目。
随着中俄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开展与同宗的俄罗斯埃文基人的文化交流,积极参与中俄民族文化节,交流经验的同时推广中国特色的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有助于鄂温克族传统体育运动走出中国登上国际舞台。
5 结语
总之,以经济发展为基石,在当地政府科学合理政策的带动下,鄂温克族人通过便捷有效的媒介手段,开展和其他民族的有效合作,传承和发展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尽可能的保护传统民族文化,保護人类文明的瑰宝。
参考文献
[1] 王瑞.浅谈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4):429-430.
[2] 杨喜君.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164.
[3] 李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