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05-14刘智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传统中职素养

刘智慧

[摘 要] 民族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全球的视角和历史的高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就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文本探究、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构想。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中职语文;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145-01

我国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就职业教育而言,社会不仅需要技艺精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具有人文素养和敬业精神的大国工匠。然而,现阶段许多职业教育课堂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渗透往往只流于表象,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利于学生的职业成长。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由于招生形势的严峻,中职学校的就读门槛降低,导致在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一些学生认为没能考取普通高中是一种失败的表现,因此,他們在学习过程中意志薄弱,并存在一定的自卑感,无法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也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来学专业的,文化课学与不学都无所谓;更严重的是,一部分学生因受家庭、社会等多重原因影响,缺乏精神泉源的滋养,变得懒惰、自私、冷漠、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再加上中职学校本身的教学定位问题,使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求新求变,立于文化自信视角之下,构建具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二、“文本探究、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语文教学模式的构想

(一)围绕教学文本探究传统文化精髓

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如,尚德明礼的淳朴家风、重义轻利的君子之交、宁静致远的洒脱意趣、惩恶扬善的正义理想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奋发崛起的精神品质,民族危亡前挺身而出的英雄大义等,教师应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实质,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教材,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和整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以专题探究的方式,对文本内容、意义、价值等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鉴赏能力。比如学习了老舍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反映亲情的名篇,可开展“孝亲文化”主题探究;学习了《论语》,可以此为基点,开展“诸子百家”主题探究;学习了陶渊明、孟浩然的田园诗,可开展“隐逸者的山水情缘”主题探究等。通过对文本的充分阅读和探究交流,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开展校园活动,培养文化素养

语文教师要通过多种校园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让优秀思想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这项活动并非一时一地,而是长期进行的,是一种教学常态。教师可利用早读课,指导学生有计划地、由浅入深地对《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庄子》等国学经典进行诵读,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情感。语文教学还需借助校园环境,积极为学生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摄影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答、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这样既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又在竞争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依托社会实践提升审美认知及精神境界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于对知识层面的理解和探究,更在于审美认知的形成、精神境界的提升。思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让文化因子真正融入血脉还需要长期的社会实践。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从学校延伸至社会和家庭。例如,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可与当地著名人文景观相结合,组织安排学生参观游览、实地考察、寓教于乐,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当地的人文之美。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可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如带领学生参加助学扶贫社会公益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还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如通过亲子沟通活动、和家人一起过传统节日等方式,培养良好的尊老孝亲的家庭观念。总之,中职语文教师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中建立文化自信,并最终将人文科学精神融入个人的专业技能素养之中,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职语文教育应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建立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经验,加强社会责任感,发扬伟大的创造精神,使人文素养真正成为促进发展、涵养心灵、自我砥砺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曲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

猜你喜欢

传统中职素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少年力斗传统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