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语文教育及对策建议

2018-05-14梁仲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陈村师资精准

梁仲瑜

[摘           要]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条件,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着力做好政策落实、师资培养以及注重文化教育三个方面的工作,才能使农村语文教育成为精准脱贫的主要途径。

[关    键   词]  语文教育;精准扶贫;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28-02

2017年10月18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本文以舞阳县桐陈村为例,根据当地的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一、农村教育现状及问题

桐陈村位于舞阳县文峰乡,距离县城较近,目前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并且村庄临近乡道,人流量较为可观,带动了部分经济发展。在对桐陈村三十位常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后,得知桐陈村现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教学设施较为完备,但是乡村学校的教学弊病却仍旧存在。

(一)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根据调查,现在桐陈村的常住人口主要是中老年人以及学龄儿童,绝大部分为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关于农村孩子是应该读书还是工作的问题,有20%的村民认为应该早点出来工作以减轻家里负担,53%的村民认为只要成绩好就一定要念书,47%的村民认为至少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只有7%的村民认为应当根据家庭的贫困情况决定。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7%的村民是大力支持语文教育扶贫的,20%的村民是比较支持,只有13%的村民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人反对。然而村民对当地学校教育的评价,却不容乐观,只有13%的居民认为当地学校很好,60%的村民认为很差,47%的村民认为比较差。如图所示,村民对教育的期望值与现阶段的教育现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农村教育现如今较大的一个弊病。

(二)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落后以及制度政策的偏向。

第一,家庭教育的缺失。调查结果显示,碍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大部分学龄儿童由于常年缺少父母的关爱照顾,同时隔代看管又存在监护不力、缺乏照顾等情况,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的留守生活使农村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感、厌学甚至辍学。

第二,学校教育的落后。农村学校的条件设备、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和县城学校相比都处于劣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软件设施仍旧处于匮乏状态。师资力量薄弱就是最大的问题。首先乡村的条件不好,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想要在城镇学校任课教书,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村里的学生本来底子就不好,再加上师资力量又十分薄弱,便造成了如今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

第三,政策制度的偏向。以往的扶贫除了针对学校的一些硬件设施进行帮扶,就是进行一些“送教下乡”“送书下乡”等活动,县里或市里的学校派遣教師代表来到农村为学生授课,但活动结束后,一切又回归原位。真正需要帮扶的师资力量这一方面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

二、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源

造成以桐陈村为代表的农村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增加,留守老人儿童数量日渐增多。基于桐陈村的经济环境,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经济情况普遍较差。家长常年在外,缺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缺少关注。留守的老人妇女等,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的限制,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也没有更大的投入。农村学校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本身就容易存在心理问题,家长对其又疏于管教,缺乏家庭教育,再加之农村学校教育落后,学生得不到合适的学习引导,对学习的兴趣便随之减弱,即便学生喜爱学习能够主动学习,但限于农村的教育条件,农村学生的水平与城镇学生相比,也是相差很远。在这种条件下,农村学生便逐渐产生厌学心态,严重的会逃学甚至辍学。根据调查,一部分家长认为学习没用,包括很多学生也是这种心态,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第二,学校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育资金一直存在缺口,但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加上社会爱心人士的大量涌现,农村学校的募捐金额也大幅上升,学校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硬件条件的改善,并没有提升农村学校的软实力。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农村学校最大的问题。根据调查,年轻教师只占20%,而且流动性大。师范大学生在毕业时普遍不愿来农村学校教学,通过招聘来的年轻教师也往往在三年任期结束后就另择高处,不愿扎根农村。真正驻扎农村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教师,虽然这些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但社会在进步,农村教师队伍也需要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

第三,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政府号召教育扶贫已经很多年了,但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问题。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政府出台的相关政治政策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符合,没有结合当地的教育实况,脱离社会群众,精准扶贫不到位。尽管在近几年教育扶贫的重视度得到大幅度上升,各项教育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但是政策的落实却是参差不齐。很多教育扶贫的政策没有完全在农村学校中体现出来。这也就导致了农村教育的持续落后。

猜你喜欢

陈村师资精准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假如你来陈村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陈村:那就和自己好好玩一场(6)
陈村:那就和自己好好玩一场(1)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爱情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