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科学管理下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①

2018-05-14张婷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大学生学生

张婷婷

[摘           要]  大学生群体由于智商、生活状态等原因,成为新型手机的重要使用和推广对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虽然智能手机的应用为大学生的交流与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的体验,但也使大学生成为手机依赖行为的主要组成。当前阶段,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这一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结合行为科学管理的理论,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  行为科学管理;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34-02

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功能越发强大,如今的智能手机功能囊括了社交、娱乐、学习等各方面,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学生作为接受新鲜事物效率最高的群体,更是将智能手机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新型手机推广的主要对象。也正因如此,手机在大学校园中普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学家将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定义为“由于过度地、不节制地使用手机,而造成人的心理、生理甚至社会形态受损的社会现象”,可见,大学生手机依赖必须受到我们的广泛关注,在直面问题的前提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本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表现以及成因进行了探讨,结合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

一、当前阶段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具体表现

当前阶段,手机依赖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男女老幼,手机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对象,而大学生正是应用手机最为广泛、对手机的依赖性最为严重的群体。具体来说,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有如下表现:首先是过度使用手机。许多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情况已经达到了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上课下课都要看手机、有没有电话或者信息也要刷下屏,生怕漏掉了什么。“低头族”在大学校园中比比皆是,无论是在校园的哪个角落,只要有大学生的地方,就有大学生在玩手机,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根深蒂固的习惯之一。其次是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适应。大学生配备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惯性,一旦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手机不在身边,他们就会感到若有所失、惴惴不安,假如长时间没有手机,其情绪就会变得低沉、焦躁,甚至无法忍受,必须尽快取回手机,才觉得心里踏实。最后是将手机的功能拓展到极致,将学习和生活的所有内容都依靠手机完成,比如在手机上学习,利用手机软件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用手机与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进行交流、下载各种娱乐软件,排遣业余时间等。以上种种,只是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大致表现,具体说来,情况只能更加严重。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由于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造成学生在上课时无法集中精神,听讲不专心、完成学习任务不专心、研究学习内容不专心,许多学生因为玩手机而造成成绩下降、学业不理想,甚至一些学生由于迷恋手机游戏而逃课,可见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其二,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多样,一些不健康的思潮或者内容也因此乘虚而入,这些内容被大学生不加过滤地接受,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会因此受到影响,产生一些极端的、偏激的想法,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道德问题。其三,手机的使用助长了校园中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的风气,许多学生为了购买最新型号的手机无所不用其极,想尽一切办法跟家长要钱,在得不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就自己寻求所谓的“生财之道”,而这些赚钱的途径中很多都是违纪行为,甚至违法现象,手机导致的消费观念畸形,造成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变化。其四,长时间无节制地,不分地点、不分时间地玩手机,使许多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手机使学生远离了其他活动,而看手机的行为本身会提高学生患颈椎病的几率,视觉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手机依赖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威胁作用。其五,大学生的日常交流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信息、微信、QQ等成为他们日常了解他人和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长此以往,大学生习惯了这种虚拟空间的自说自话和交流互动,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感觉更加的孤独无助,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自身的发展。

三、从行为科学管理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形成原因

行为科学概念的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综合不同学派对这一理论的诠释,最终可以归结为以下内容:从广义上讲,行为科学是指运用一些科学方法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和人群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从狭义上讲,就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管理行为,即在管理中强调寻找人的行为的动机,即人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过程中满足人的动机和需要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结合科学行为管理理论对当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手机依赖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需求。首先,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以后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的,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无暇顾及一些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和情趣,手机就是其中之一。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基于弥补自己的心理,大学生都会放纵自己去领略和感受原来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内容,因此,手机就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渴望交流的阶段,但当今的大学生个性较强,与同学和身边的人交流时往往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交流障碍,手机的应用使这种交流障碍得到了缓解,大学生可以在手机上通过虚拟软件构建一个理想化的自己,并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2)手机依赖是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在社交中表现得较为虚荣,手机作为大学生重要的消费途径,是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许多大学生都会将手机作为相互攀比的条件,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往往可以使自己感到无上的荣光。(3)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旺盛的时期,喜欢表现自己,争强好胜,手机中的一些竞技游戏正好满足了大学生这方面的动机和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某人的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可以通过手机游戏实现自己的英雄梦想,这一需求也是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重要成因。

四、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应对策略

行为科学管理针对人的动机需求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式,在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以行为科学管理为依据,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身心及情感等各方面的诉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策略性的行为干预,往往能够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切实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工作热情的重要措施,就是满足人各方面的诉求,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纠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行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首先,建设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管理机构,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广泛的调研,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大学生心理、生理诉求;其次,利用学生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转移大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例如利用广播、墙报、展板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等,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应当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新时代青年,告诉自己不要将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再比如,通过举办校内或者班内的学生交流和展示活动,使大学生接受更多正能量的教育和熏陶,从而认识到自己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自觉抵制手机依赖;最后,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之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方向,從而不再虚耗时光。

(二)重视团队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

行为科学认为,无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在组织内部都存在由情感作用而形成的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例如学校的学生组织以及社团组织等,结合这些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影响和干预。例如,可以利用青年节等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对大学生自觉抵制手机依赖的行为发起倡议,以学生组织的名义要求大学生履行自己作为学生的职责和义务,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宣扬社会正能量。再比如,利用社团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通过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密切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使大学生从手机的世界中走出来,看到身边世界的精彩,锻炼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能力。

(三)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肯定和激励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其中受尊重和受肯定的需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为他们创造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正面评价和激励式评价,同样是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重要方式。这一点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努力。社会层面中,可以将一些基于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进行更大范围的开展,例如,当前许多电视台的国学诵读活动,为大学生以及一些普通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每年备受瞩目的世界大学生辩论赛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学生运动会都是很好的范例,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学校方面,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家庭方面,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发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使之被存在感包围,相信一个有理想、有上进心、有追求、有成就感的大学生,能够自觉抵制手机的影响,更加健康地成长。

综上所述,大学生手机依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有义务展开行动,抵制手机依赖对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行为科学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结合行为管理的理论,展开一系列的工作实践,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这场战役,我们没有退路!

参考文献:

[1]王小运,伍安春.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0-43.

[2]郝其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因及对策:基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8).

[3]陆润泽,孔青,薛晓嘉,等.泰安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6.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大学生学生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学生写话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