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财务会计处置分析
2018-05-14宋永杰
宋永杰
文章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财务会计为要点,针对财务会计处置进行了分析,从补价、换入资产入账实际价值、当期损益三个方面做出了阐述,希望能够切实提高财务会计处置效率,将企业财务问题及时解决。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渗透至财务会计领域,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财务会计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同时与使企业中管理会计的运用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之后,和会计领域实现了深入结合,着重突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信息化会计行业的融合。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往往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和其他企业实施交换活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工作,其目的在于完善资产结构,最大程度的规避信用方面存在的风险,可见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财务会计处置要点
(一)明确补价
所谓补价,其本质在于交易双方因为已经交换出的非货币性资产所附有的价值不相等,其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的补足份额。如果其本身带有商业性,那么其计量标准为公允价值,其中所涉及到的补价便是双方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差额。如果不存在商业性,那么计量标准则为账面价值,补价一般会双方按照合同规定向另一方补付货币资金。无论采用哪种计量标准,最终补价都不含有增值税,若实务内补付货币资金当中包括增值税,最终计算时则要在资产入账过程中将其扣除。
(二)明确换入资产入账实际价值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换入资产入账的实际价值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需要支付税费、补价令收到补价三者相加之和相等。关于这一点,需要了解到的是公式内需要支付税费是换入资产所形成的税费,也就是换出资产产生的税费,不能計入到换入资产成本当中。其中税费不需要对增值税进行考虑,一般纳税人所缴纳的增值税能够进行抵扣,所以增值税可以不计入到资产成本当中。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财务会计处置总结
第一,补价方面。了解还不是十分深入的工作人员需要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期间的货币资金进行关注,重点包括两点内容,其一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依据,双方会因为所交换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同,而补足公允价值差额,由此便出现了补价;其二,换入、换出的资产关系到增值税进项以及销项税额差额。增值税进项属于本质上的补价,对非货币性资产交判断标准以及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方面。其一,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算公式,即将换出资产被赋予的公允价值、支付补价、税费相加,最终结果和换出资产被赋予的公允价值、支付不含税补价以及换入资产税费相加结果相同;其二,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其本质属于一种先卖出、后买入的行为,所以由此可以总结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算公式,即换出资产被赋予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支付涉及到的增值税销项税相加之后减去能够抵扣换入资产增值税进项税,结果与补价、换入资产税费相加;其三,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算需要将换出资产具有的账面价值、支付补价、税费相加,如果需要计算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则要将换出资产所具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实际收到补价,加上税费,计算换入资产入账价值,需要将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减去实际收到的补价,再将结果与税费相加,由此便可以得出换入资产实际入账的价值。
第三,当期损益方面。明确损益和补价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补价是被当做换入资产入账对其价值进行调整。无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标准如何,均存在损益确认。对当期损益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样,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等;(2)换出资产与资产出售(处置)相同,其中不包括增值税;(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关系到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那么金融资产以及采用公允价值为计量标准的投资性房地产,便会在持有过程中由于公允价值出现改变被计入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范畴内,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结束之后再将其计入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中,最后再予以转出,这样一来便会对当期损益造成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企业而言,有利于降低货币资金的流出量,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方面的建议,以此为前提开展财务会计处置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在分析之后选择最大价值换出资产,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者单位为四川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