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探析
2018-05-14曹玮陈羡珍
曹玮 陈羡珍
专业群构建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办学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专业群的内涵、构建意义以及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训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基本路径,以促进构建独具特色的专业群体系,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概述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提出建设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再次提出新增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379个专业(群)进行了重点建设。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根据《关于推进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加强专业群建设的通知》、《关于做好2017年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确定71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根据《关于开展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的要求,确定40个专业群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一)專业群的内涵。国内专家对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相关论”,强调专业的相关性是专业群构建的前提条件,专业群是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另一种是“多元论”,强调发挥多元专业的整体效应,专业群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二级类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引领其他专业共同发展,形成集群优势的专业集合。笔者认为,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群在考虑专业相近的基础上,更应注重集群效应的发挥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意义。专业群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办学和品牌优势、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群体的集群优势,避免各专业在建设上重复投资,节约有限的专业建设资金;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课程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整体结构不够合理。专业群由一个或若干个相近或相关专业共同组成,具有良好的共享性,但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整体结构不够合理,局限于现有学院或系部的专业,较少有跨院、系的专业群整合,使得相关资源没有得到共享。同时,还存在群内各专业间共享不畅、部门间的合作意识淡薄等问题,限制了专业群教学等活动的有效开展,给专业群的建设带来了较大阻力。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师资力量较薄弱。引进高素质人才和专业带头人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关键,同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中提出,优秀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中双师比例应超过70%。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专业群中缺乏优秀的专业带头人,特别是具有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有创新研究成果、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双师的数量和质量也未达标,在职称上多为中级职称,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专业群的教师团队优势。
(三)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专业群构建不单单是实现校内专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化配置,还应该对接企业,校企共建专业群。目前,大多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表面,深度合作困难重重。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分析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专业群应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为核心,搭建“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建立“双证”制度。“平台”由校公共课和专业群基础课组成,“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而设置的,体现专业特色,分为专业核心必修课与专业拓展选修课两大模块。同时,该课程体系将学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有机结合,建立“双证”制度。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能满足职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也能帮助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二)优化师资队伍,专业群教学团队集群建设。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决定着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同时还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以专业带头人引领、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高职院校还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在加强校内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校外企业专家教师队伍,将企业实际的工作情境、任务、案例引入课堂。定期开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得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整合实训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专业群应对实训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以避免实训资源的缺乏或闲置。建设共享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相关的共享实训基地,形成一个完整、先进的实训体系。实训资源的优化整合还需要大力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引企入校、“校中厂”等校企合作方式,共建兼具生产、教学和研发功能的专业群实训基地,以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作者单位为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来源:本文来自厦门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厦门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研究》(课题编号XMSM2017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