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刘丽珍
刘丽珍
[摘 要] “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是基础会计课程中成本归集分配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意识及能力;掌握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为了适应中职学生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率低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探究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式教学;成本计算;分配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158-01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生产实践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此次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来探索一下“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教学。
一、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主要介绍了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该内容是基础会计课程中成本归集分配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材料物资采购成本计算的是否准确也是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准确的前提条件。因此,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材料物资采购成本计算的概念及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掌握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应用;培养学生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规范的工作态度,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教学重点是: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几种材料物资在采购时共同发生的采购费用如何进行归集分配是本课的难点,而解决难点的关键是如何计算采购费用的分配率。
二、选择合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供应过程的核算,对材料物资采购的一般业务有了了解和掌握。基于以上因素,以学科知识为链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同时,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并加以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老师的教会为学生的会学。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准备好了本课的实训资料,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T型帐进一步揭示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归集过程,让学生更加明确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核算方法,并自己总结出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以及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再通过完成对采购费用进行分配这个任务,对采购费用的分配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采购费用分配率的计算公式,从而解决本课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投影给出一个简单的材料物资采购业务1:让学生动脑、动
手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在途物资”T型明细账。学生随着业务实训的完成即复习了供应过程的核算,同时也为学习材料物资采购成本计算的业务处理方法,做好铺垫。在学生兴奋之余再次投影给出业务2:采购的材料物资发生了采购费用,要求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在途物资”T型明细账。完成业务处理后结出“在途物资的发生额”,完成一次成本的归集过程。接下来投影给出业务3:要求学生计算D材料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在途物资”T型明细账。引导学生利用业务1和业务2所记录的“在途物资”T型帐来完成这个任务。通过以上几个业务题的实训练习,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了一次简单的材料物资采购的成本计算,这让学生很有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导入新课
由上述实训引出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材料物资采购成本
的计算的定义。并让学生齐读一遍,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举例讲解,使学生更加明确掌握本课的理论知识点: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构成内容。接下来加深业务难度又依次给出业务4、业务5、业务6、业务7。并引导学生自己完成以下任务:求出运杂费的分配率、计算每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计算每种材料的总成本及单位成本、编制会计分录。业务难度加深了,学生根据业务提示,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自己完成采购费用在多种材料间分配的核算。培养了学生成本分配意识和成本分配的核算能力。实训任务完成后引出本课的第二个知识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并让学生总结回答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这样从业务题出发由浅入深,学生通过完成实训任务,总结本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踐行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原则。
(三)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笔者精选了典型业务作为本课的课堂练习,以便学生熟练掌握供应过程的核算和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四)小结
本节课通过完成实训任务,我们总结出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和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于材料物资采购的成本核算中,培养了学生的成本归集、分配意识,增强了成本核算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布置作业
为了能更加完整系统地掌握本课内容,笔者布置了理论和实训两方面的课后作业。
综上所述,以上教学设计以知识点为中心、用实际业务来设置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探究理论知识体系,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玉森.基础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玉平.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胡素青.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