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的重要性探究
2018-05-14许馥曼
许馥曼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创新教学方法是一种必然趋势。青年教师是我国各大学校的主要教学力量,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十分重要,能够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致力于高专业水平教学质量的建设,创新教学理念,更好地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 键 词] 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057-01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地位,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要求进行了新的规定,作为新时代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对青年教师而言,工作经验比较少,是目前教育界新兴起的动力,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教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与关键。本文认为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有助于更好地改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我国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方法与内容
随着我国教育界不断改革创新,增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已经势在必行。我国定期组织国家级教师培训,采用听课模式,将国外最新的教学理念、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让青年教师了解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英语教学中的自然拼读法、数学文化理念、游戏教学法、构建主义教学法、微视频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新教学方法的渗透,让青年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二、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培训的重要性
(一)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在对青年教师培训过程中,会以当前的教学理念為主,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更好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师德。
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的教学知识内容之外,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样重要,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人性化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只有教师能力提升,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信服。
(二)致力于高水平教学质量建设
如今,我国教学理念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不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新颖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应用,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相关理念,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让青年教师熟练地掌握相关教学方法,将新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注重课堂氛围的调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致力于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建设,进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融入学习氛围中,根据所教学课程及内容的不同,灵活转化教学方法,对提升我国教育水平至关重要。
(三)创建教学理念,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注重新教学方法的培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地位,将自己的权力下放,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这样能够更好地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今,我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很好,师生之间矛盾重重,这与教师的严厉有一定的关系。若是教师能够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掌握目前教学发展方向,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地位,努力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能够更好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青年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目前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心理状态,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明确自己的教学职能,例如,在微视频教学法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负责引导。要能够科学地规划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创新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
青年教师是我国教育界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十分重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作为青年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不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会亭,赵蒙成.我国教师培训者研究: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6(23):38-43.
[2]朱益明.改革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原则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7(2):55-60.
[3]李瑾瑜,王建.“国培计划”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创新性贡献[J].教师发展研究,20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