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平安校园建设的筛选标准和评价机制研究①
2018-05-14卜庆赟
卜庆赟
[摘 要] “双一流”大学创建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平安校园是“双一流”大学创建的基础保障。平安校园筛选标准与评价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树立典范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弥补推进,有助于促进“双一流”大学的创建和发展。阐释“双一流”大学平安校园创建的内涵和筛选标准、建立的基本原则与评价机制的实施要点,对平安校园的创建和示范成果的评选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平安校园;双一流;筛选标准;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037-01
一、“双一流”大学平安校园阐释
“双一流”建设指的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大学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共生相互支撑,“双一流”的创建需要一流的管理和服
务为支撑,平安校园的建设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必须要坚持与“双一流”同步考虑、同步建设、同步检查和考核。
平安即无事故无危险之意,然而安全风险无处无时不在。笔者认为安全稳定的办学环境是建设“双一流”大学平安校园的基础和前提。平安校园是指能够做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对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潜在威胁或造成损失的隐患的校园环境。
当前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考核评价存在考核指标不明确、指标权重难量化、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双一流”的创建对平安校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立明确的平安校园筛选标准与评价机制对“双一流”创建具有切实的激励和保障作用。
二、“双一流”大学平安校园筛选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完善公信全面的指标体系
平安校园创建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校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既要避免挂一漏万,又要避免一概而论全而无当。校园安全所涉及的因子变量多,所涉及的事物领域层面广,进行全面的归纳与分类,再逐渐细化各项指标,做到不重不漏,形成层级完整的指标体系。
(二)确立科学量化的指标权重
对指标赋予权重的具体量化方法多样,需要大量的校园安全事故数据和权威专家等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权重,并且在合理范围内严谨地控制和缩小误差。
(三)兼顾一般与特殊
兼顾学校的不同特点和安全工作的共通点,不同大学的安全建设重点与难点不尽相同,必须秉持各自的实际情况,在遵从大的安全建设框架下,其考评指标需要在共性中结合个性而制定,具体的指标和权重可能会有所差异。
(四)结果导向采取一票否决制
无恶劣社会影响的焦点事件发生是平安校园参评的基本条件,但并不是认同高校人为遮掩和瞒报恶性事故的发生,而是应该采取合适方法积极回应与解决。
三、“双一流”大学平安校园评价机制要点
(一)明确评价目的与意义
对大学平安校园建设考核需避免为了考核而考核,将其作为应付性工作,以致考核评价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作用。
(二)规范评价方法和流程
以360度多元评价法让校园平安建设的直接和间接参与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可促使校园安全建设更加周到全面。同时,规范谁来执行,谁来监督执行的问题,避免实际操作发生“美化”现实的行为,保证筛选标准成为注水失真的打分表。
(三)重视评价结果与使用
结合“双一流”创建方案及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同期平安校园创建成果验收,将平安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完善下一轮工作计划。
筛选标准与评价机制的建立目标是让平安校园建设更加体系化、科学化,在建设中的问题能够被有效发现和解决,其本身并不提供安全建设的具体建议,是一种反思式参与,其本身就是“双一流”高校安全建设的一部分。筛选标准和评价效用的产生依靠每一位平安校园的创建和考核参与者的规范与遵守。
四、总结
建设平安校园是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是高校的社会责任的必然承担,是校园对家庭和师生的承诺。“双一流”高校的建设需要以平安为基,而平安的实现以思维的转变为梯,以落实行动为石。“双一流”大学平安校园创建的筛选标准与评价机制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工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筛选标准的确立和评价机制的确定都需要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和经验运用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皮祖训.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高校校园安全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
[2]魏伟华,洪林.“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8):132-135.
[3]潘静.“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 2016(5):24-27.
[4]余志红,任国友.基于AHP的校园安全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50-54.
[5]田琼,周基.PDCA方法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网络财富,2010(6):53-55.
[6]傅贵,陆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9):21-27.
[7]佟瑞鹏,刘亚飞,刘欣.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评价普适模型与实证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6):123-128.
[8]刘锐.中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